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普世主义

普世主义

普世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宗教、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774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法学家、法学论坛、中国统一战线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第7届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研讨会等;普世主义的相关文献由7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北方、宋婉佩、张劲松等。

普世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1.3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774 占比:98.67%

总计:5852篇

普世主义—发文趋势图

普世主义

-研究学者

  • 李北方
  • 宋婉佩
  • 张劲松
  • 张献生
  • 王云多
  • 田马爽
  • 郭洪纪
  • Dr.TobiasBrandner
  • 代璐遥
  • 任瑞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时世平
    • 摘要: 通用语的前提是人类交际必须在享有共同语码的群体中进行,共同语码规定了交际双方需要遵守或接受的规则.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字或语言,不能根据使用它的民族文化发展状况作为评判标准.世界文字主要分为表音系统与表意系统两种类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书面语采用表音的文字系统,而汉语书面语则是表意文字系统类型的典型代表.汉字言文不一致,晚清以来学界一直都有人对此颇多诟病,甚至不乏有人推动"言文一致"的文字改造运动.但是,汉字对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无疑启迪了人造通用语的理念和实践.世界语描绘了一个世界大同的语言乌托邦,实际上是一种乐观的在科学主义层面上生发的语言乌托邦.以吴稚晖为代表的《新世纪》派提出的废除汉字、径用万国新语的主张,虽然其渴望"进步"、追求变革、向往"世界大同"的心理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废弃汉字而使得民族文化无以立根的民族虚无主义思维逻辑却是不可取、不可行的,其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唯理主义、独系进化论和价值一元论的乌托邦主义心态则是应该加以反思的.无论是强调汉语需要一切欧化,还是强调汉语的不可更改性,从根本上都可归结到文化自信上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汉语的优长处,立足于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汉字的根柢而坚定文化自信,在适当借鉴外来语言的基础上,使汉语更加精细化,更具有审美性.
    • 王云多
    • 摘要: 文章旨在从制度变迁进程视角探析福利国家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将福利国家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嵌入在给定历史机遇和应对福利需求所做制度调整之间的辩证关系中。通过国家对紧急情况、经济挑战和政治过渡方面福利需求进行的制度调整,对这种制度变迁流程进行分类,将西方福利国家现存的古典主义、保守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归为社会控制理论,通过将制度上的调整与社会控制理论进行比较,解释和强调制度变迁方法在福利开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王云多
    • 摘要: 文章旨在从制度变迁进程视角探析福利国家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将福利国家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嵌入在给定历史机遇和应对福利需求所做制度调整之间的辩证关系中。通过国家对紧急情况、经济挑战和政治过渡方面福利需求进行的制度调整,对这种制度变迁流程进行分类,将西方福利国家现存的古典主义、保守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归为社会控制理论,通过将制度上的调整与社会控制理论进行比较,解释和强调制度变迁方法在福利开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蒋晓萍; 张嘉洛
    • 摘要: 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中的长期导向维度,意指儒家物力论,用以描述儒家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群体特征,但存在一定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在普世主义语境下,可通过揭示儒家思想的普世性、动态发展性的特征,重新构建微观、中观、宏观三位一体的儒家物力新论.微观层面的新论,是个体追求提高内在修养的动态发展观;中观层面的新论,是个体不断调整个人与家庭、社会、政治、自然之间适应关系的动态发展观;宏观层面的新论,是儒家文化个体追求实现"内圣"和达到"外王"的动态发展观.以动态发展观为核心的普世主义语境下的儒家物力新论,丰富了儒学普世化研究,也为儒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 黄蕉風
    • 摘要: 先秦墨家給人的普遍印象是一個倡導和平主義的學派團體,其兼愛交利的思想主張和止戰非攻的偉大事迹,爲歷代所傳頌。墨家兼相愛、交相利、不相攻的特色"愛觀"被後世人們表彰爲最能代表其思想特色的部分,及至當代仍被認爲具有從中挖掘普世價值並進行現代化詮釋與轉化的重要意義。《天志下》曰"順天之意何若?曰:兼愛天下之人","兼愛"之源起在"從天所欲",應用在"興利除害"。前者爲後者所行之目的,後者爲實現前者之途徑。今人論及墨家兼愛,大抵留心於致用層面探討其可行性,未多措意兼愛之超五倫、超血親的倫理論述。有鑒於是,筆者將在下文加以申説。
    • 张劲松; 宋婉佩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寻求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召唤共同行动,有助于摈弃西方现代性以个体为中心的单边主义和自由主义;它凝聚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尊重文化差异,能够超越现代性的普世主义价值观;它倡导和平共处和共享发展成果,力图克服以对抗为基调的“强国必霸”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有效地解决全球性危机并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开辟一条避免西方现代性各种弊端的新型道路.
    • 摘要: 中国人常常会觉得,外部世界总是不理解我们的善意,而根源则在于他们不理解我们的文化。举个例子,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也有一种普世主义睛结,那就是儒家的“天下”。“四海一家”,如果外人(外国)有意和我们做朋友,那么我们就会友善地对待他,会给予他各种支援和帮助。当然,这些支援和帮助有功利主义倾向,但也包含强烈的情感因素:你是我的朋友,我要对你好。不过,现代西方文化很难理解这种情感因素。或者说,西式思维里的理性特征自觉地忽略了情感因素,本能地把它排除在分析系统的变量之外。功利主义原则,是理性,尤其是政治理性的基础,“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当我们说“强而不霸”的时候,主观上我们是相信、自信的,这与我们的文化遗传有关,但客观上则很难获得外部理解。
    • 张劲松; 宋婉佩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寻求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召唤共同行动,有助于摈弃西方现代性以个体为中心的单边主义和自由主义;它凝聚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尊重文化差异,能够超越现代性的普世主义价值观;它倡导和平共处和共享发展成果,力图克服以对抗为基调的"强国必霸"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有效地解决全球性危机并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开辟一条避免西方现代性各种弊端的新型道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