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李劼人

李劼人

李劼人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8381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郭沫若学刊、文史杂志、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等;李劼人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艾芦、廖鹏飞、张勇等。

李劼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9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8381 占比:99.93%

总计:258561篇

李劼人—发文趋势图

李劼人

-研究学者

  • 艾芦
  • 廖鹏飞
  • 张勇
  • 郭志强
  • 龙彦竹
  • 付金艳
  • 伍加伦
  • 刘萍
  • 包中华
  • 吴国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希东
    • 摘要: 袍哥文化在巴蜀近现代社会盛行,这使得袍哥语汇逐渐演变成为巴蜀方言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显示其生命力;李劼人小说创作注重巴蜀地域特色,巴蜀方言俗语是他小说创作地域特色的重要反映,而其中滋生于近现代巴蜀的袍哥语汇也是其明显表现;在李劼人的小说创作中,袍哥语汇的大量使用对李劼人近现代巴蜀袍哥人事的表现、袍哥文化的表现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巴蜀特有的民俗与语俗。
    • 朱昱璇
    • 摘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巴蜀位于西南一隅,远离中原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蜀地域文化,影响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作家的写作风格。他们笔下刻画出了独具巴蜀特色的女性形象。成都作家李劼人的作品便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带有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反抗权威与追求自由的勇气以及新旧观念的矛盾,凸显出在巴蜀地域文化的熏陶下,四川女性独有的特色——大胆、泼辣、开放、自信,敢于追求自己的情感生活。
    • 闻子易
    • 摘要: 李劼人的小说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地域风俗风貌和城乡人情人性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死水微澜》的创作初衷就是展示中外对立和战争背景下的袍哥和教民两种势力的消长与其他民众的众生相。利己又重情义的蔡大嫂、地位具有复杂性的袍哥罗歪嘴、唯利是图加入洋教的顾天成、坐井观天又自大守旧的官绅们、只顾当下不管国家的女人们、固守封建但又目睹洋人洋货之好的百姓们,展现辛丑条约签订前普罗大众的矛盾心理和尚未启蒙的精神状况。
    • 姜异新
    • 摘要: 在以“五四”为主轴的现代性视野下的主流文学史讲述中, 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的《狂人日记》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开端。然而, 1917年陈衡哲便发表了白话小说《一日》, 1915年李劼人已在成都创作《儿时影》等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学研究逐步挑战主流文学史叙述,由小说这一视角出发重思何为现代、何以现代、何以开端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语言工具、主体意识、文学场域三个方面进人这一问题域,论证《狂人日记》所具有的统摄力及其何以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叙述端点。
    • 陈俊宏; 于敏章
    • 摘要: 李劼人笔下的成都不仅是历史深厚的千年古城,更是近代转型中的新型城市。在李劼人笔下,成都的历史和现实紧密相关,城市与乡村共同构成了独特的空间场域。该研究从日常生活空间、阶级空间和性别空间3个视角入手分析李劼人小说的空间场域特点,借此探寻小说中的权力表征及其背后的权力更替。李劼人小说十分注重空间性,无论是从小说中城市地理空间的构建,还是性别空间的表现、社会权力空间的变化,都能看出这一点。他对于四川风俗、成都景观的描写,都反映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成都社会是怎样面对复杂且快速的时代变迁的。
    • 田闻一
    • 摘要: 在名人辈出的成都,名人故居至今原封不动保存下来且对外开放展出的,只有李劼人故居。1939年,为逃避日军轰炸,劼人先生在当时成都比较偏僻的东郊狮子山麓买了一小块地,置一陋院,院中有茅屋两三间,全家从市内桂花巷迁居至此。
    • 龚静染
    • 摘要: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其中,《死水微澜》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精致、最完美的长篇”。但是,创作这三部曲的过程,却是李劼人一生中特殊的一段时期,他在生活最为贫困的时期写出了这三部优秀作品,而这段时期恰巧也是他较鲜为人知的个人历史时期。
    • 袁红涛
    • 摘要: 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然而关于它却存在着“接受之谜”,已有研究难以揭示并支撑其文学史价值,究其因乃是因为文学研究者对其“社会”主题的陌生。纵览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它以绅士阶层的分化、蜕变、扩张与局限为线索叙写的四川近代历史画卷,同时是以学堂、社团以及报刊言论为支撑的“绅士公共空间”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从而也是四川地方社会近代化的标志和开端。社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空间不可分割,几十年间成都和四川绅士阶层的分化、蜕变,伴随着一个新的社会空间的兴起,也是近代“社会”兴起的过程。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是一部有意识地叙写“社会”在内陆兴起历程的大书。
    • 杨雨
    • 摘要: 李劼人的作品《死水微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四川乡土小说的先声,然而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人忽视。本文从小说《死水微澜》的创作背景出发,结合李劼人所写大河小说的特点,着重论述了李劼人以及他的作品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型,从而让我们更加了解李劼人的作品,既开拓了文学的新批评空间,又展现了近现代四川巴蜀作家们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
    • 刘萍
    • 摘要: 李劼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但报人生涯亦是其生命历程中大放异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成都早期报业领军人物,李劼人敢为人先,以报纸为阵地积极传播新思想,对"五四"新文化在成都这一内陆腹地的有效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年代,李劼人饱蘸情感的笔触对准军阀政客之丑相、底层民众之惨象,展现出中学时代受教于恩师刘士志与刘豫波先生并厚植其心的"正谊勇进""爱人"之文化品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