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李泽厚

李泽厚

李泽厚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836篇,主要集中在美学、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1篇、会议论文5篇、相关期刊442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文史哲、高校理论战线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当代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建设暨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等;李泽厚的相关文献由664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小龙、刘再复、卫毅等。

李泽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1 占比:99.4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60%

总计:836篇

李泽厚—发文趋势图

李泽厚

-研究学者

  • 韩小龙
  • 刘再复
  • 卫毅
  • 杨斌
  • 李泽厚
  • 赵士林
  • 杨春时
  • 萧三匝
  • 赵景阳
  • 刘悦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史华威
    • 摘要: 赫伯特·马尔库塞“新感性”的美学思想对李泽厚“新感性”的建立有窾要之功,他们之间的联系从文献资料来看始于20世纪80年代。李泽厚的“新感性”并非一日之功,早在7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建构主体性实践哲学,作为“积淀说”的完善和“情本体”的基础,“新感性”肩负起复兴中国美学的使命。挖掘二人观点的相通性和差异性,理解李泽厚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借鉴中西合璧的学术思路,以期对目前的中国美学研究有所帮助。
    • 韩彩琼
    • 摘要: 李泽厚前期的主体论实践哲学(人类学本体论)和后期的心理本体论是李泽厚实践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泽厚前期的主体论实践哲学(人类学本体论)存在着理性的假定、排斥个人的社会总体人类的倾向,导致人成为被抽空的人,成为掌握规律又目的明确的理性社会总体,人的个体和感性生命等减缩。李泽厚后期的心理本体论对上述论述作了补充,一定程度弥补了前期理论中人的个体和感性生命等减缩的问题。但是从工具本体向情感本体的转换路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着将心理本体纳入工具本体、人类主体性压过个人主体性的倾向。
    • 陈鑫亮
    • 摘要: 艺术作品的特质被英国艺术理论家罗杰·弗莱与克莱夫·贝尔总结为“有意味的形式”。该理论首次提出是在贝尔的《艺术》中,此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但随之而来的如循环论证、前后论证不一致、存在矛盾等问题,也受到很多人的批评。因此,“有意味的形式”产生的影响和相关问题都值得学界进一步研究。通过对贝尔理论中的循环论证问题及其《艺术》一书进行细致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并结合中国艺术理论家李泽厚提出的“积淀说”,对贝尔理论问题进行合理的补充说明,通过中西方理论的结合达到互补的效果,并使其更完整、逻辑清晰。
    • 孙海燕
    • 摘要: 李泽厚是一个卓越的、有着极强理论建构能力的思想者,他早年以美学家的身份进入学界,后来相继推出了《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历史本体论》等轰动学林之作,成为当今中国思想界的标志性人物。李泽厚的一生,是直面时代困境、不断进行思想探索的一生,充分展现了一个情系中国并关心人类命运的公共知识分子以人类“理性”向价值“虚无”抗争的精神历程。李泽厚的哲学论述,大多问题重大,说理深刻,提纲挈领,思路清晰,以“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为要义的“人类历史本体论”是他最重要的学术贡献,其中“情本体”学说是他留给后世的一份独特生命答卷。研究、消化、继承和超越李泽厚的哲学思想,是今后哲学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 王逊
    • 摘要: 学界对晚明有广义的晚明(作为时段)与狭义的晚明(作为话题)之区分,前者是相对单纯的历史分期,主要指明代中晚期,后者则受到特定理论的影响,有其特别的研究对象及旨趣。现代学人视域下的诗学晚明深受后者影响而形成。就形式上看,现代学人较之以往研究,对诗学晚明的旨趣可称之为从全景到异质,即它并不是对彼时诗学流派、主张、现象等的通盘系统考察,而是专注于以公安、竟陵派为重点,认为其具有革新、解放等特征;就本质上说,现代学人对晚明的研究则表现为从“矫弊循环”论向“进步”史观的转型,认为诗学历史的演进轨迹不该被视为单纯的替代模式。在一部分现代学人看来,复古与革新二者分别代表了落后与进步的发展方向,由复古向革新的演进具有充分的历史必然性。该思路较之以往虽日益丰富和完善,但个中缺失也亟待反省。
    • 陆宽宽
    • 摘要: 人性是伦理学中的一个基础论域。李泽厚从历史视角出发把人性理解为“内在自然人化”中的“软件”,从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对人性作意志、观念与情感三分,从人类总体视角对“至善”加以创造性诠释,并使之成为人性的最高范导原理,从而建立起作为其重要伦理命题的“共同人性”论。在此基础上,“共同人性”从与伦理问题相关的“自然人化”延伸出与美学问题相关的“人自然化”,这种转向既指向人性的健全,也关乎哲学的未来。
    • 魏敦友
    • 摘要: 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大凡在其人生的某一时刻,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某一时刻产生过奇特的生命体验,都可以称之为其认知路途上的“震撼性时刻”。正是这一“震撼性时刻”开启了思想的门户,进而形成系统的思想。这一奇特的精神现象是我们深入把握伟大思想家及其思想的重要入口,也是我们认识思想诞生奥秘的重要途径。钱穆、李泽厚和邓正来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我们在分析他们的思想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他们都有各自的“震撼性时刻”。这一精神现象给我们重要启示:我们要在思想上做出重大贡献,必须有意识地把握自己认知路途上的“震撼性时刻”。
    • 章念驰
    • 摘要: 在章太炎众多学生与弟子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弟子,他对政治的兴趣与热衷仅次于乃师,他对学术的钻研与创新也不在一般弟子之下,他就是曹聚仁先生。二三十年前社会上有一股"曹热",人们对他的经历与治学都抱着极大兴趣,直到如今他的影响犹在。"文革"后的"改革开放",首先来自思想的解放,一些人开始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如王元化、李慎之、李泽厚……比他们稍年长一点如曹聚仁、钱穆等等,他们无论如何是扮演了思想解放、文化启蒙者角色。
    • 崔越
    • 摘要: 在本世纪初,李泽厚在《历史本体论》中提出21世纪美学的课题走向是回归到生活当中."生活"在李泽厚的思想体系生成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工具本体"和"情本体"形成的基础与归宿点."生活"在根本上是人与(内外)自然之间历史的、积淀的关系.在这历史积淀的过程中形成生活的两个重要要素——理性与情感,共同构成多彩人类生活世界.
    • 王毅
    • 摘要: 《论语今读》是李泽厚宣称的"第四期儒学"的旗帜.李泽厚以哲学家的眼光,为《论语》重新建立了一个以塑造文化心理结构为基础的完整的、循环的哲学架构.这个结构的前提是"一个世界"的世界观,内核为"情本体",目标为悦志悦神.此架构具有开放性与实用理性的特点.在《论语今读》中也蕴藏着李泽厚对个体、家庭和社会价值的思考,他深刻探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一位大哲学家深沉的现代人文情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