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杨尚昆

杨尚昆

杨尚昆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84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6篇、相关期刊283种,包括福建党史月刊、共产党员:上半月、瞭望等; 杨尚昆的相关文献由51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尚昆、苏维民、李欣等。

杨尚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6 占比:100.00%

总计:846篇

杨尚昆—发文趋势图

杨尚昆

-研究学者

  • 杨尚昆
  • 苏维民
  • 李欣
  • 王凡
  • 丁艾
  • 李鹏
  • 倪良端
  • 阎明复
  • 刘明钢
  • 朱瑞真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志明
    • 摘要: 聆听习仲勋讲述徐老的故事1979年4月,我和杜鹏程(《保卫延安》的作者)在广州协助习仲勋和杨尚昆两位老革命家撰写怀念彭德怀老总的文章。习仲勋,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杨尚昆,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兼广州市委书记。他们谈话中,多次讲到徐特立和彭德怀关系密切,同时还讲到徐老是他们尊敬的老师,说了一些与徐老有关的故事。
    • 杨绍明(口述); 楼乘震
    • 摘要: 他从小对摄影有兴趣,四岁就被摄影大师吴印咸摄入镜头;十二岁就玩过父辈在战场上缴获的莱卡M2相机;十七岁就在怀仁堂后面为十三位国家领导人拍了一张合影,记录初始的新中国领导人;二十三岁时和毛主席握手被“红色摄影家”侯波摄入镜头……他叫杨绍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尚昆之子,著名摄影家,曾长期从事新闻记者工作。
    • 李屺阳
    • 摘要: 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前夕,刘少奇率北方局机关和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途经介休、离石,移驻晋南临汾刘村(也称帽儿刘村)。八路军总部及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亦相继移驻临汾一带。太原失守后,临汾成为山西抗战的政治中心,也成为人心向往的地方。一些进步人士如李公朴、沈钧儒、沙千里、江隆基等纷纷来到临汾,先后有十八个省市的热血青年和一些归国抗日的爱国华侨学生5000余人聚集临汾。晋察冀、晋西北、晋西南和晋冀豫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开创了山西和华北抗日的新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北方局在刘村举办八路军学兵队和党员训练班。党员训练班由刘少奇主持,学兵队由杨尚昆主持,招收平津和太原的知识青年共三四百人。刘少奇、杨尚昆、彭雪枫、张震等都经常给学员讲课。他们结业后分配到各县成为开展游击战争和党的工作的骨干,推动了人民武装自卫队和游击队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北方局还积极帮助当时的友军建立相应的学兵组织,扩大民族抗战力量。这些工作大都由彭雪枫负责,他经常介绍新人到友军参军,去得最多的是阎锡山的民族革命大学和山西新军决死纵队。总司令部有个直属学兵队,参军的青年先到学兵队接受短期速成军事政治培训,大约一个月左右结业后,分配到各支部队,学兵队各期总数不下千人。本文作者李屺阳当年参加了八路军学兵队,她在遗稿中回忆了自己那段难忘的人生经历。本文最初写于1998年,曾于2003年作修改,近日由李屺阳之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向东提供给本刊,编辑时略有删节。
    • 李崇寒
    • 摘要: 在贵州遵义,随处可见红色元素。1935年1月15-17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张闻天、刘少奇、王稼祥、邓小平、刘伯承、李富春、彭德怀、杨尚昆、李德等人聚集在遵义一幢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里,召开了一场"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重要会议,对党和红军产生深远影响,遵义也因此在长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 摘要: 杨尚昆旧居坐落于潼南区双江镇金龙村,又名"四知堂""长滩子大院",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出生地。杨尚昆旧居里陈列着大型历史图片文物展——《杨尚昆生平业绩展览》,按杨尚昆的人生经历分为投身革命、留学前后、率部长征、领导北方局、延安岁月等10个部分,通过4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200余件文物文献资料和多部影视资料片,充分展示了杨尚昆光辉的一生。
    • 摘要: 1962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邱少云,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在他的故乡铜梁开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坐落在铜梁凤山之巅。纪念馆正门的石壁上,镌刻着杨尚昆题写的馆名。馆内塔柏挺秀,香樟芳菲,古榕树撑开巨大的华盖点缀在绿草红花之间。全馆由纪念碑广场和烈士事迹陈列馆两部分组成。陈列馆和纪念碑隔着天然水池,遥相雄峙在绿荫丛中,肃然壮观。邱少云烈士纪念碑高15米,碑顶是5米高的烈士青铜塑像,碑名由朱德题写。邱少云烈士事迹陈列馆展出烈士衣物、图片和辅助陈列,展示和歌颂了邱少云烈士的一生。
    • 汤小玉
    • 摘要: 近日,赤水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县级离退休干部赴重庆潼南参观杨尚昆故居,开展“讲述入党故事重温入党初心”考察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离退休干部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在杨尚昆雕像前,离退休干部面对着庄严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93岁的离休干部张资德讲述了他的入党故事。
    • 鄢德全
    • 摘要: 为寻找一位八路军女战士的战斗踪迹,我们特意来到了太行山区。女战士叫黄君珏,又名黄维佑,是湖南湘潭人。辽县麻田镇西山脚下,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在群山簇拥之间,有一座“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这座由杨尚昆题词的纪念碑上,携刻着《新华日报》华北分社在抗战时牺牲的57名烈士的英雄名录,黄君珏名列其中。
    • 摘要: “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却丝毫动摇不了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这是杨闇公在牺牲前怒斥敌人的话,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守自己的信念,宁死不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杨闇公,又名杨尚述,杨尚昆同志的四哥,四川潼南人,生于1898年3月10日。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立志救国,1913年,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
    • 谢圣兰(口述); 陈守凤(整理)
    • 摘要: 导语: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军团长彭德怀和政治委员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在广昌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这就是著名的高虎脑战役。此役是红军长征前的一场激战,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第五次反“围剿”后期,原昆明军区政治委员谢振华刚从红军大学毕业,就被派往保卫红色首都瑞金的战斗前线,刚到前线就被任命为红军主力团政治委员,刚上任就受命率部在高虎脑阻击数倍于己之敌。当时,他还未满18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