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极化敏感阵列

极化敏感阵列

极化敏感阵列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武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4057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国防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中国航空兵器大会、第十四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等;极化敏感阵列的相关文献由278位作者贡献,包括司伟建、李会勇、徐振海等。

极化敏感阵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4057 占比:99.93%

总计:114134篇

极化敏感阵列—发文趋势图

极化敏感阵列

-研究学者

  • 司伟建
  • 李会勇
  • 徐振海
  • 肖顺平
  • 刘芳
  • 庄钊文
  • 王雪松
  • 吴娜
  • 廖桂生
  • 杨志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炜彤; 杨健; 郭晓冉; 刘鲁涛
    • 摘要: [目的]针对传统的极化敏感阵列的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运算复杂度高、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压缩感知的正交偶极子极化敏感阵列结构。[方法]将数据压缩思想应用于阵列结构设计,压缩接收信号矢量维度,减少射频前端链路数量,以控制系统的复杂度,使阵列结构设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基于结构降维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首先,通过空间谱搜索实现信号的DOA估计;然后,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降维;最后,通过解决优化问题获取信号的极化参数信息。[结果]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所提阵列结构及方法在入射信号完全极化且非相干时,可以获得正确的信号DOA和极化参数联合估计;在信噪比(SNR)大于10 dB的环境下,俯仰角均方根误差(RMSE)低于0.05°。[结论]与相同条件下同等通道数的非压缩结构相比,基于压缩感知的正交偶极子阵列参数估计结构的估计精度更高、运算复杂度更低。
    • 金鸣; 吕婷婷; 周曼丽; 李昊阳; 曹源
    • 摘要: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及干扰的复杂化,传统的空时滤波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需要,在空时滤波过程中,如果卫星导航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来波信号相同,天线增益不仅会在干扰来向上形成零陷,同时也会极大程度地衰减卫星信号。通过多域联合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来抑制干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在空时滤波的基础上引入了极化域信息,实现空、时、极化三维域的联合抗干扰。在传统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inear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LCMV)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信号的极化域信息,有效地解决了在期望卫星信号和干扰信号来向相同时卫星信号受影响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当期望和干扰信号来波方向相同时,空时极化自适应抗干扰算法可以从极化域的维度上将期望和干扰信号分离开,从极化域上形成零陷,滤除干扰信号,保留期望信号的天线增益,具有十分实用的理论意义。
    • 杨松桥; 辛吉荣; 唐文岐; 陆路希
    • 摘要: 短波经电离层反射后产生的多径具有不同的极化状态。为充分利用多径信号间的极化差异改善短波通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极化敏感阵列的短波多径合成方法。首先用改进的极化空间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实现每条径到达角、极化参数估计,采用估计的参数设计滤波器分离出每一条信号单径,将各条径的时频参数补偿对齐,对分离出的多条径按最大输出信噪比进行接收波形合成。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分离出的单径相比极化空间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方法具有信噪比上的提升,并且能够通过多径间的合成在单径的基础上获得信噪比的增益,改善信号质量。
    • 杨环; 谢宏
    • 摘要: 针对当前DOA估计中基站布设复杂和阵元间距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极化敏感圆形阵列单基站定位方法.通过对圆形天线阵列布设进行分析,根据信道传播模型得到阵列接收信号,进而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定位.在考虑电磁波极化特性的基础上,经过对圆形天线的数目以及基站的规模大小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给出一种比较理想的基站布设方式.仿真结果表明,上述圆形阵列定位模型实现了较为精确定位,对阵元间距降低了要求,增强了可行性和实用性.
    • 杨美娟; 李文龙
    • 摘要: 角度估计是雷达的一个关键功能.极化敏感阵列用作雷达天线可有效减小模型误差,改善测角性能.为提高目标角度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加权融合测角方法.首先对完备电磁矢量进行介绍,建立了极化-空域信号处理模型;其次推导了扩展后的加权融合测角方法;最后结合稀疏恢复测角方法,以双正交电偶极子阵列天线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极化信息的引入,减小了阵列信号模型的误差,并通过极化加权使得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目标空间角度估计的精度.
    • 薛守彬
    • 摘要: 极化敏感阵列卫星导航自适应抗干扰技术是建立在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上的1种高性能、高精度、小型化的多维域滤波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实现空间电磁干扰的有效滤除,增强卫星信号,从而实现高精度定位;该技术比传统阵列信号处理技术拥有更高的干扰抑制自由度,以N个极化敏感阵元抑制2N-1个宽带干扰的卓越性能(传统阵列N个阵元可抑制N-1个宽带干扰)实现了高性能卫星导航抗干扰设备的小型化。本产品基于该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极化敏感阵列卫星导航自适应抗干扰天线的工程化应用。
    • 徐海峰
    • 摘要: 针对传统极化敏感阵列测向算法在相干信号入射条件下估计精度低、 运算复杂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稀疏贝叶斯学习框架下的波达方向与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数据接收矩阵稀疏得到观测矩阵,再利用酉变换将观测数据矩阵从复数域转化为实数域,并且对模型参数施加一个三层的稀疏先验.然后,根据变分贝叶斯理论,用得到的模型参数均值和方差构造稀疏信号的功率谱函数,通过谱峰搜索得到信号的DOA.最后,利用已估计的信号DOA和模值约束算法,获取信号极化信息.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在入射信号相干时能够正确测向,并且具有较高的测向精度和较低的运算复杂度.
    • 李玉玲; 徐少波
    • 摘要: 本文基于小孔径极化阵列天线,提出一种有色噪声和副瓣的联合处理算法,以解决传统抗干扰阵列天线孔径大难于部署的问题。由于阵列孔径下降,噪声环境和主副瓣性能均有损失,极大影响了抗干扰性能和后续接收的处理能力,通过噪声白化处理和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能够有效改善小孔径阵列的抗干扰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算法能够有效改善噪声环境,降低副瓣,提升抗干扰能力,进而提高后端接收机的捕获性能。
    • 曲明超; 司伟建; 袁雅芝
    • 摘要: 针对传统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没有充分利用有源诱饵和雷达的信号特征,导致反辐射导弹的角度分辨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全重合信号的极化敏感阵列单快拍测向算法.首先,对阵列接收到的单快拍数据进行极化平滑处理;然后,利用雷达信号和诱饵信号是不完全重合信号的特点,对构造的共轭复制增广矩阵进行差分,得到各信号的共轭复制增广矩阵;最后,通过求解凸优化问题分别求解每个信号的DOA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更低的算法复杂度.
    • 蒋驰; 王文晴; 张晓丽; 秦令令; 赵勇武
    • 摘要: 采用共形天线的反辐射导弹探测系统在对大入射角信号测向时,由于信号多路径、折射、绕射等情况产生的干扰,会直接被引入到极化敏感阵列空间谱估计理论模型中,从而导致测向误差偏大。针对该问题,基于均匀共形圆阵天线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域补偿的极化敏感阵列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测向算法。该算法用误差补偿方法对空间域分量进行修正,结合MUSIC测向算法,构造四维极化敏感阵列空间谱函数,通过降维谱峰搜索实现目标信号的二维测向。经仿真验证,与经典极化敏感阵列MUSIC测向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修正了系统的前端误差,避免了测向过程中的空间域分量与算法理论模型失配问题,可实现对目标信号的高精度测向及跟踪。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