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林奈

林奈

林奈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1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普通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053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青年博览、东南亚纵横、人与自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97年会等;林奈的相关文献由10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汉良、Christine Soares、Djebar Abdallah Borhane等。

林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1.0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053 占比:98.93%

总计:9151篇

林奈—发文趋势图

林奈

-研究学者

  • 张汉良
  • Christine Soares
  • Djebar Abdallah Borhane
  • Elzbieta Podsiadto
  • Grace
  • He Wang
  • Huijie Zhu
  • Jiasheng HAO
  • Jing XIA
  • Mohammad EI-Mor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欧攀
    • 摘要: 18世纪的时候,瑞典植物学家卡洛斯·林奈设计了一种花钟。它是用花做的时钟,利用一天中某个特定的时间开花和合拢来计时。林奈的设计并不完美,但是他的想法是对的。花朵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感知时间:早晨的光线使花瓣展开,就像清晨的发条装置;一朵合拢的白色水莲意味着是下午;还有月光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只在月光下开花。
    • 李智宇
    • 摘要: 在两个半世纪之前,卡尔·林奈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套以拉丁文为基础的"动植物双名法"系统,而随着生物学研究范围的扩展,真菌、细菌和病毒学家也加入了"双名法"为生物命名的队伍,让这种古老的欧洲通用文字体系迎来了"第二春"。不过,在多数外行人眼里,林奈的做法似乎有些"多此一举"。大多数常见动物可是早就有了自己的名字了,为什么还要取一个大伙儿别说看懂、就连念出来都费劲儿的双截拉丁名字?
    • 蓝江
    • 摘要: 在当代思想家,尤其在阿甘本那里,人与动物的区别,实际上是人内部的区别.人处于在超人的超越性和动物的世俗性的张力状态之中.而人与动物的区分在历史上是一个动态的机制,即林奈的将自己认识为人的人类机制.相对于无机物来说,动物与人都拥有着构筑自己的生态圈或周遭世界的能力,但是,在海德格尔看来,动物更沉浸于自己的生态圈,而人面对既定的在之中的世界,有一种烦的情绪,这种情绪让人走向了敞开,打破了封闭的循环,让人可以面对一个实在的外部世界.但是一旦人面对无蔽的外部世界,意味着这样的人变成了"少数人",也意味着他们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都将异于和动物一样沉浸在自己生态圈中的常人,一旦我们寻求无蔽的世界,在一个无意义的虚无中游牧的时候,也意味着激进生命的可能,这是一种后人学的怪物化的激进生命,也只有这种激进生命才能实现世界真正的敞开.
    • 张汉良
    • 摘要: 分类性的定义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基础,盖分类为世界系统和语言系统建立对应关系,或透过语言为世界建码的工程.《范畴篇》关注“元类”(γενo(s))、“次类”(εíδo(s))和“区分特质”(δ(c)αΦoρα(c))这三元项的逻辑关系,这是西方分类学的开始.随着古典后期和中世纪的注疏,它影响了近代生物学的分类,18世纪的林奈为集其大成者.本文将从《范畴篇》出发,考察亚氏分类理则对后世的启发,及其修正扬弃,重点在探索亚氏分类概念对林奈代表的近代(前达尔文)生物分类学的影响,最后检讨达尔文和福柯对林奈分类系统的回应.
    • 赵青新
    • 摘要: 现代生物学迅猛发展,卡尔·林奈(1707~1778)居功至伟。在林奈之前,人们习惯用特征法来为动植物命名。想象一下,“翅褐色或紫褐色,前翅顶角和后翅臀角向前后延伸,呈叶柄和叶尖形状的节肢昆虫”,这种叫法多么冗长累赘又多么让人糊涂,称呼它为“枯叶蛱蝶”多么明确清晰。
    • 张小平
    • 摘要: 1727年,来自乡下的瑞典青年林奈到隆德大学读书。当时,学校宿舍正在改建,他只能暂时租房子住。林奈在校园附近找了很久,终于在一个小广告上找到了合适的房子。他撕下广告,准备去看看。这时,一个学长劝阻道:“你千万别租这老屋,房东性格很古怪,长相也很可怕,像个魔鬼……”林奈一听很失望,
    • 摘要: 据2017年6月11日《光明日报》报道,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大学等单位合作,确认了两个哺乳动物新物种。研究成果发表在《林奈学会动物学报》上。
    • 刘青玉; 刘中亮
    • 摘要: 林奈生态思想、天人合一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都是中西方思想家关于人、自然、社会关系的理解与诠释,三种生态自然观具有明显差异:林奈的帝国式自然观把自然描述为机械式经济系统,人类与自然是主人与仆人之间的人格化经济关系,上帝同时创造了人类与自然,但在等级制度上,上帝高于人类,人类高于自然,人类应该根据上帝的授权合法统治掌控自然,以最大限度从经济学角度合理利用自然;天人合一自然观则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个生命生态自然统一体,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融入自然、服务自然、服从自然、统一于自然,人类与自然地位平等,不存在经济关系,没有任何利害冲突,高度和谐,永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自然为客观自在物质世界,人类思维为主观自为精神世界,主张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而不同,有机联系,空间运动,时间变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Carolus Linnaeuss ecological thoughts, ecological thoughts of“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ecological thoughts of Marxism are all the great thinkers’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man, nature and society. The three are different in the views of nature. In Linnaeuss imperial nature view, nature is a mechanical economic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ter and servant. God created man and nature, but God is superior to man, and man is superior to nature, and therefore, man should legally control and exploit nature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 with maximum limit in accordance with Gods authority.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of“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nature, with the same status, constitute an ecological unity, in which man should submit to nature with reverence and awe. There is no economic relationship and conflict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ith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man and nature should maint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thoughts of Marxism take nature as an objective material world and human mind as subjective spiritual world. Man, nature and society relate to one another. They develop with the changes of place and time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 摘要: 《伟大的博物学家》讲述了自古典时期到19世纪末世界上最伟大的39位博物学家的故事。通过他们的生活、探险经历、观察和发现透视着自然的历史,他们用自己勇敢无畏的旅程和开创性的理论改变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 林莘1; 林志芳2
    • 摘要: 一、初识花钟,说说第一印象师:请大家注意听,认真地听。(音频播放"嘀嗒、嘀嗒"的声音)听见了吗?嘀——嗒、嘀——嗒,这是什么声音?生:是钟的声音。师: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闹钟、时钟,钟的声音。(板书:钟)再仔细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花钟的图片)大家一起喊出来。生:花钟。师:对,由鲜花组成的钟,我们就叫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