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被特征

植被特征

植被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植物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5551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四川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14年大会暨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草学会2013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等;植被特征的相关文献由89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希来、孙华方、金立群等。

植被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5551 占比:99.61%

总计:65806篇

植被特征—发文趋势图

植被特征

-研究学者

  • 李希来
  • 孙华方
  • 金立群
  • 孙宗玖
  • 张建锋
  • 张静
  • 李世雄
  • 王彦龙
  • 王晓丽
  • 马玉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孟琦
    • 摘要: 目前利用NDVI对云南省昭通市地区植被长势进行趋势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对地表温度季节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将对2010~2020年内共11个时段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研究区内植被特征变化及其响应特征,为云南省昭通市生态环境、农林业生产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 谢婷; 马育军; 杨晨
    • 摘要: 土壤温度与地气间能量交换、水分循环密切相关,影响着植被生长乃至区域生态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青海湖流域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实测的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然后结合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土壤温度对SHAW模型进行了率定,并根据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观测数据对率定参数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植被和土壤参数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伴随深度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5 cm深度逐日平均土壤温度的极差达到25.50°C,而35 cm深度极差为20.19°C,均远低于相同时期气温的极差(36.32°C);②率定期各层土壤温度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均高于0.94,均方根误差(RMSE)由表层(1.91°C)至深层(0.86°C)逐渐减小,模型模拟精度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提高;验证期各评价指标略低于率定期,但各层NSE均超过0.93,RMSE由浅层的1.98°C降低至最深层的0.98°C,说明SHAW模型可以模拟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③土壤温度变化与叶面积指数、土壤容重均呈负相关关系,饱和导水率、孔径指数和进气势分别降低60%、40%和30%以后,土壤温度才有明显响应。
    • 高丽菊; 王浩宇
    • 摘要: 姚安县前场镇素有“前场关”“姚安东大门”之称,年平均气温13.5°C,海拔落差917m,属于高寒冷凉山区,野生植物种类、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境内的紫甸河、石者河、文龙河、庄科大河为牟定县、大姚县提供了良好的水源,保护好前场镇的森林资源,对于前场镇辖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前场镇相邻县的水源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黄欣宇; 黄春晖; 聂锦燕; 叶锦培; 邓文军; 蒋维昕
    • 摘要: 对苍梧县国有天洪岭林场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桐棉种源)-湿加松P.elliottii×P.caribaea人工混交林及桐棉种源、土贡种源马尾松人工纯林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种源、林分类型对林木生长量以林下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湿加松混交林的树高生长量显著高于桐棉种源、土贡种源马尾松纯林(P<0.05);马尾松-湿加松混交林中树木的平均胸径(14.96 cm)与土贡种源马尾松纯林(15.06 cm)相当,但显著低于桐棉种源马尾松纯林(15.90 cm)(P<0.05);马尾松-湿加松混交林与桐棉种源马尾松纯林在单株材积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优于土贡种源(P<0.05);马尾松-湿加松混交林内马尾松的生长显著优于湿加松;从多样性指标均值看,混交林灌木层植被的多样性较纯林高。综上,营建马尾松-湿加松混交林在林分生长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维持方面均优于马尾松纯林,且桐棉种源马尾松相对土贡种源马尾松及湿加松均具有显著生长优势。本研究结果为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提供了一定参考。
    • 李波; 贺萌; 肖红艳
    • 摘要: 公园绿地是破碎化城市生境中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其植被特征是影响鸟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山地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公园植被特征对鸟类群落的影响作用尚不明确。本文以山地公园典型代表——重庆鸿恩寺森林公园中的夏季鸟类群落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CA主成分分析、Ward聚类分析、Pinaka指数等方法,对公园鸟类集团构成及其空间生态位重叠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公园植被特征对其活动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鸿恩寺森林公园夏季鸟类可大致划分为6个鸟类集团;鸟类栖息、取食和运动等方面需求在空间上的互补与重合关系导致了各鸟类集团在空间生态位上的重叠与分离;乔灌草层次上的植被垂直结构特征,以及植物种类组成等对夏季鸟类群落均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角度开展山地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管理提供参考。
    • 王志婷; 刘廷玺; 童新; 段利民; 郝丽娜; 李东方; 王冠丽
    • 摘要: 以科尔沁草甸草地、沙丘-草甸过渡带草地和沙丘草地为研究区,研究围封禁牧(UNM)、禁牧+割草(M)、禁牧+火烧(F)和围栏外放牧(G)4种处理方式对植被数量特征(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特征以及土壤电导率(ESC)、有机碳(SOC)和土壤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等土壤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沙丘-草甸草地的最佳管理方式,为我国半干旱地区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土壤各特征指标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表聚性。(2)沙丘-草甸草地F、M和G处理较UNM处理植被群落多样性特征均增加。(3)沙丘-草甸草地M、F和G处理较UNM处理植被和土壤特征指标差异明显;F处理植被数量特征和土壤特征指标增加,G处理降低,M处理草甸草地植被数量特征和土壤酶活性降低,而沙丘-草甸过渡带草地和沙丘草地均增加。综上所述,控制性火烧是沙丘-草甸草地的最佳管理方式。
    • 周英锋; 贾文丽; 马澍
    • 摘要: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固碳速度更快,被称为地球上的“蓝色碳汇”,该生态系统拥有高初级生产力及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气候改变情况下,湿地土壤的水分与盐分含量因为大气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而发生变化,进而干扰植株代谢,最终改变该地植株的生理特性。2019-2020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春季大气降水增多时,2019与2020年芦苇与白茅的生长指标(株高、株数、盖度)会增大,而碱蓬的植株高度则会减小。
    • 董怡玲; 尹亚丽; 李世雄; 赵文; 刘晶晶; 苏世锋; 杜世丽
    • 摘要: 为明确植被重建对极度退化草地植被、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以极度退化草地(EDG)和未退化草地(NDG)为对照,对极度退化草地上建植的4年单播草地(SSG)和混播草地(MSG)的植被特征、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碳氮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重建草地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极度退化草地和未退化草地(P0.05)。对各草地植被、土壤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植被重建后,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状况发生一系列变化,且植被因子与土壤指标相互影响。各草地熵权-TOPSIS法综合分析发现,4年单播、混播草地相对接近度(Ci)值高于极度退化草地,且混播草地Ci值高于单播草地。综上,植被重建后极度退化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土壤碳、氮储量增高,且混播比单播措施恢复效果好,与未退化草地相比,4年植被重建草地需要更长时间的演替才能恢复到稳定的多年生草地状态,且4年植被重建草地应及时补充氮肥。
    • 孙华方; 李希来; 苏晓雪; 金立群; 张静; 阿卓毛世吉; 刘凯
    • 摘要: 为研究草地退化对高寒草甸碳排放的影响,选取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的未退化(No degraded,ND)、中度退化(Moderate degraded,MD)和重度退化(Serious degraded,SD)高寒草甸,利用LI-8100A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CO_(2)通量。结果表明:草地退化能够显著降低高寒草甸CO_(2)通量。未退化高寒草甸CO_(2)通量为12.44μmol/(m^(2)·s),显著高于重度退化高寒草甸4.64μmol/(m^(2)·s),中度与重度退化草甸差异不显著。全氮含量在重度退化区最高,全磷含量表现出相反趋势;速效养分随着退化的加剧逐渐减少。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发现,植被特征中杂类草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是降低CO_(2)通量的关键因子,各土层中土壤pH,0~2、2~5 cm土壤细砂粒比例和5~10 cm土壤全磷含量为关键因子,均与CO_(2)通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高寒草甸的退化引起植被类型和土壤特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CO_(2)通量发生变化,且不同土层关键因子具有差异,因此,研究黄河源高寒草甸碳排放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植被类型和土壤变化。
    • 赵思腾; 赵学勇; 李玉霖; 毛伟; 王宁; 陈云; 卢建男; 陈雪萍; 王瑞雄; 杨小菊
    • 摘要: 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是限制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我国北方普遍出现以极端气候变化、地表水体萎缩和地下水位下降为特征的生态过程,对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有关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埋深变化驱动退化植被恢复和稳定性维持方面的系统研究尚存不足。系统总结了地下水埋深变化分别对植物、土壤产生的影响及其三者间相互作用关系,比较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地下水埋深变化的驱动作用和影响因素,以及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对植物土壤系统影响的预测模型研究,以期为今后应对地下水埋深变化制定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对本研究做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