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比兴

比兴

比兴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7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8篇、会议论文4篇、相关期刊457种,包括中州学刊、青春岁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比兴的相关文献由68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节末、段全林、毛宣国等。

比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8 占比:99.4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56%

总计:712篇

比兴—发文趋势图

比兴

-研究学者

  • 张节末
  • 段全林
  • 毛宣国
  • 王抒凡
  • 陶水平
  • 李亚峰
  • 杨柏岭
  • 王兵
  • 石恪
  • 顾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郝鑫淼
    • 摘要: 比兴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法,比兴的出现改变了原始歌谣中直言其事、直抒其情的表达方式,比兴萌芽于《周易》中的卦爻辞,其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手法并得到广泛应用是在《诗经》中,后来的楚辞作品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中的比兴手法,逐渐演化出一个具有道德意味的象征系统,对后世文人的情感表达起到了典范作用。
    • 雍文昴
    • 摘要: 王维《袁安卧雪图》中所绘的“雪中芭蕉”,作为一个特殊的图像,在历代的画论与研究中多有论及,又因王维一生“笃志奉佛”,所以后世从佛学角度对之进行的解释也相对最为常见,现已在“身”与“意”的层次上形成了多种解释。本文尝试回到《袁安卧雪图》所绘制的“袁安卧雪”的咏史题材,并结合王维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文创作,对“雪中芭蕉”作为《袁安卧雪图》中局部图像的绘画构思进行再研究。
    • 李冰
    • 摘要: 在《诗经》所处时代,人们往往以朴素直观的心理,借自然外物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情绪,“比兴”是《诗经》中最常见的文学艺术表现方式。《诗经》将自然界大量的植物物象作为“外物”援引入诗,成为隐喻意义的“比兴意象”,借助比兴的艺术方式,使客观的植物与人们的主观情绪之间产生了内在的联系,通过这种别致的文学修辞形式,或触物起兴,或托物喻意,或遥寄情思等等,《诗经》比兴之美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诗经》为起点,把一个精彩绝伦的草木意象天地开辟了出来,并形成《诗经》中特有的植物美学。本文在对诗经以及其中的比兴修辞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就《诗经》中植物特性与比兴关系展开了研究。
    • 李有光
    • 摘要: 从阐释学视域出发,诗歌创作全面运用比兴的最终旨归是为了作用于读者的审美接受和审美理解,唯有“托物寓情”而不是“正言直述”,读者才能基于物象的主观化和主观的物象化而生成属于自己的理解。对于比兴之诗作,读者必须放弃因言求旨、由词通义的训诂考信之法,将理解力的锋芒直指比兴所祈向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象外之境,如是才不负诗人和诗文本意在激活并丰富读者理解时的良苦用心。在接受实践中,以兴解诗是一个双向互动、彼此难分的过程,由文本之兴作用于读者和由读者之兴作用于文本总是同时发生的。一方面,没有欣赏者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兴发与参与,诗文本中的形象就不可能转化为意义和情感;另一方面,没有诗人运用比兴在文本中精心安排的寄托、隐喻、象征等,读者的自由理解与阐释就失去了基本的起点和依据。
    • 凌逾
    • 摘要: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和影像大有取代语言文字统治之势。新文学的应对之道为融媒介,方法之一为整合文学、图像和影像的叙事,即“图、影、文”融合:既指语言画意或图像叙事的时空互渗;也指文影合体对现实进行模仿、隐喻、双关呈现;更指图文、语像叙事结构借鉴相生。中国当代文像融合叙事结构开拓出较传统的对比、比兴和较现代的对倒、对角等新手法。这些手法已成为当前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新热点,有望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融媒介新理论话语。
    • 蒋向艳
    • 摘要: 法国哲学汉学家朱利安指出,中西都存在“间接书写”的诗学传统。在中国,源自《诗经》的比兴传统引致间接的情感表达,和“风”“味”“象外”等其他中国诗学的原创性范畴共同构建了“含蓄”的中国文学传统,与体现西方“间接书写”传统的象征相对应,突显了中西诗学传统的异质性。但事实上,“间接书写”在汉语里的意义对等词是“婉言”,而形成汉语文学婉言性的根源、方法和内容的是比兴尤其是兴。故比兴和象征方为中西之间平行对照的两个原创性诗学范畴,通过这两者中西诗学话语有可能实现“对话”。
    • 李春青
    • 摘要: 中国古代人们对诗歌的理解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演变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一定普遍性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诗歌理解方法和路径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模式。因为理解本身即具有生产性,所以不同的理解模式也就是意义生成不同的方式。春秋之前的贵族时代居于主导地位的诗歌理解模式是“断章取义”或“随机赋义”式;诸子时代儒家的诗歌理解模式是“告往知来”或“衍义”式;汉代经学语境中的诗歌理解模式是“比兴赋义”或“曲折成义”式;魏晋时期随着文人个体性创作的勃兴,形成了一种与儒家诗歌理解模式并行不悖的文人诗歌理解模式,其以“文人趣味”为主导,以情感体验为主要方法,故可以称之为“披文入情”式。作为儒家诗歌理解模式和文人诗歌理解模式的互渗与融合,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语境中的诗歌理解模式是“讽诵自得”式或“涵泳体认”式。每种诗歌理解模式的产生都是言说主体与其言说语境互动关系的产物,与作为言说主体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因而也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历史演进息息相关。
    • 戴文静
    • 摘要: 本文从跨学科的研究角度探究《文心雕龙·比兴》篇名及理论范畴“比兴”定义之英译所引发文字层面的学术思考,并分别从比兴的语义结构、语义性质及语义内涵三个层面,参酌刘勰“比兴观”的本义,对比兴言述场域中的翻译及阐释进行观照,解蔽其中的误读与局限、合理与创见,以拓展中国传统“比兴”说的理论阐述空间。
    • 戴文静
    • 摘要: 本文从跨学科的研究角度探究《文心雕龙·比兴》篇名及理论范畴"比兴"定义之英译所引发文字层面的学术思考,并分别从比兴的语义结构、语义性质及语义内涵三个层面,参酌刘勰"比兴观"的本义,对比兴言述场域中的翻译及阐释进行观照,解蔽其中的误读与局限、合理与创见,以拓展中国传统"比兴"说的理论阐述空间.
    • 徐湘龙; 楼宇
    • 摘要: 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由诗歌语言"多义性"引起的"多义性解读"是常见现象。这主要是由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特点以及诗人为讲究"诗家三昧"的作诗诀窍、追求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引起的,当然也与读者不明"诗家语"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