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泪囊炎

泪囊炎

泪囊炎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0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6篇;相关期刊413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全国中医眼科名家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儿童视觉发育保健及弱视斜视防治学术会议等;泪囊炎的相关文献由2307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刘东光、吴月等。

泪囊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5 占比:95.49%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74%

专利文献>

论文:46 占比:3.77%

总计:1220篇

泪囊炎—发文趋势图

泪囊炎

-研究学者

  • 刘东光
  • 吴月
  • 刘凤仪
  • 范萍
  • 马玉华
  • 卢跃兵
  • 吴文灿
  • 唐晓燕
  • 张丽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梦君; 戴嵩; 唱得龙
    • 摘要: 目的 比较同期与分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6月于东北国际医院诊治的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泪囊炎患者94例,按手术不同分为同期手术组(n=58)和分期手术组(n=36),同期手术组加以同期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和泪囊鼻腔造孔术,分期手术组一期加以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二期加以泪囊鼻腔造孔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鼻部症状、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同期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分期手术组,住院费用少于分期手术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鼻塞、头痛、黏脓鼻涕VAS评分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同期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7.34%,与分期手术组16.67%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同期与分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泪囊炎患者总体疗效相当,同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以及术后患者鼻部症状更轻等优点。
    • 薛嫚
    • 摘要: 总结83例慢性泪囊炎行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76例患者自觉流泪和流脓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内镜下观察鼻腔泪囊吻合口通畅,总体疗效满意。
    • 季青山; 陈圆圆; 韩婧; 罗丹; 温跃春; 石磊
    • 摘要: 目的观察2种不同的填塞材料在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入院的慢性泪囊炎并行EES-DCR患者,按术中鼻腔填塞物不同分为A组(纳吸棉组)和B组(明胶海绵组),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分析手术失败原因。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有60例患者,其中A组32例,B组28例。术后12个月随访时,A组手术成功率96.9%(31/32)高于B组78.6%(22/28),χ^(2)=4.855,P=0.028。A组有1例因瘢痕组织增生、B组有3例因局部粘连、2例因肉芽组织增生和1例因瘢痕组织引起吻合口阻塞或闭锁导致手术失败。结论EES-DCR联合纳吸棉填塞优于联合明胶海绵填塞,可提高EES-DCR手术成功率。
    • 苏锐锋; 谭小波; 苏畅; 董微莉
    • 摘要: 目的:探讨DIP内镜评分对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同期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01/2021-02诊断为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并经鼻内镜同期行鼻窦开放术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共96例96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术前对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并录像行DIP内镜评分。术后随访6mo,疗效以末次随访结果为准。根据DIP评分和术后疗效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DIP内镜评分对经内镜鼻窦开放合并鼻腔泪囊吻合同期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分析得出的最佳截断值对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结果: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96眼中,86眼(90%)治愈,4眼(4%)好转,6眼(6%)患者无效。ROC曲线分析显示,DIP内镜评分预测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合并鼻腔泪囊吻合同期手术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约登指数最大时以DIP内镜评分16.5分为最佳临界值,此时敏感度为80.0%,特异性为86.0%。亚组分析中,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均无差异(P>0.05);DIP评分<16.5分的患者手术疗效优于DIP评分≥16.5分的患者(P<0.05)。结论:DIP内镜评分对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合并鼻腔泪囊吻合同期手术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叶青; 黄慕贞; 刘青
    • 摘要: 婴幼儿泪囊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病,表现为含脓性分泌物的过量累积。婴幼儿泪囊炎可发生在一只眼睛,多数患儿都会呈现出泪水溢出,分泌大量分泌物,多数婴幼儿泪囊炎都是先天性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导致更多角膜疾病改变,影响婴幼儿视觉功能的发展[1]。目前,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是泪道早期扫描、抗生素凝胶或滴眼液注入泪道,以上方案均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将氧氟沙星凝胶注入泪道不仅可以起到支持泪道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抗感染效果,提高婴幼儿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探讨不同给药方法对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 俞佳伟; 邢悦; 王晓辉; 顾若姝; 张玮玮; 王冬玲
    •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在不同时间段内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的疗效成功率及恢复时间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眼科收治的新生儿泪囊炎116例133只眼,按月龄分为3组(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全部于局部麻醉(表面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术,并对其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组间治愈率无差异(χ^(2)=2.589,P>0.05);三组间泪道探通术术后恢复时间患儿(眼)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7,P<0.05);3~6个月龄组泪囊炎患儿术后两周内恢复比例最高。结论 3个月龄以上各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行泪道探通术成功率均较高,其中3~6个月组患儿术后短期内恢复比例最高,3~6个月月龄是行泪道探通术的最佳年龄段。
    • 杨峰; 李静
    •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为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患儿均采取综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34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中,34例(25.37%)患儿在经滴眼液及泪囊按摩治疗后成功治愈,83例(61.9%)患儿经泪道冲洗治疗后成功治愈,14例(10.4%)患儿经泪道探通术治疗后成功治愈,探通不成功的有3例(2.24%),考虑泪道畸形.结论:针对不同月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可对患儿施行最小创伤,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秦蕾蕾; 陈梦; 刘夫玲
    • 摘要: 患者,男,40岁,因左眼内眦处肿物生长伴流泪9个月余来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就诊。约9个月前患者发现左眼内眦处小肿物,并伴有流泪症状,曾于外院诊为泪囊炎,未行诊治,近2周自觉肿物增长较快,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常规、胸部CT等术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右眼眼压1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5 mmHg,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 李琴
    •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儿该疾病,联合运用以上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的90例(140眼)人员,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泪道冲的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儿以上两种联合治疗的方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情况比对照组好,且优势明显(p<0.05)。结论:给予该疾病患儿以上两种方法的联合治疗,一方面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宋小华; 马莹颖
    •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泪囊炎和细菌性结膜炎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637例泪囊炎和260例细菌性结膜炎的患儿,留取其眼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泪囊炎病原菌生长277例,阳性检出率为43.49%;细菌性结膜炎病原菌生长104例,阳性检出率为40.00%.泪囊炎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细菌性结膜炎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较敏感的药物有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革兰阴性菌较敏感的药物有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药物对大多数病原菌敏感.结论 婴儿泪囊炎和细菌性结膜炎感染病原菌种类多,应根据耐药性特征选用抗生素治疗,以确保婴幼儿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