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79篇,主要集中在人口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42篇、会议论文442篇、专利文献25821篇;相关期刊2751种,包括黄河.黄土.黄种人、南方人口、人口学刊等; 相关会议191种,包括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人口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流动人口犯罪司法应对研讨会等;流动人口的相关文献由13673位作者贡献,包括武俊青、李玉艳、段成荣等。

流动人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42 占比:28.06%

会议论文>

论文:442 占比:1.21%

专利文献>

论文:25821 占比:70.73%

总计:36505篇

流动人口—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方黎明; 林珑
    • 摘要: 本文以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为例,考察了流动人口参加本地基本医保的情况,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基本医保未参保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具有低收入、低学历、未签订劳动合同以及老年等特征的流动人口本地基本医保参保率相对更低.文章提出了分类解决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受基本医保待遇的对策.
    • 袁悦; 樊继达
    •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这导致越来越多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发展.这部分流动人口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红利下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但在消费支出上仍显著低于城镇平均水平.对此,本文探究了2011-2019年流动人口消费弹性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消费弹性的差异,以期为各地区制定科学政策激发流动人口消费活力提供理论借鉴.结果表明: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流动人口总体消费弹性为0.668,同时明显处于上升趋势,2019年已达0.775的较高水平.东部地区消费弹性较低,而中部地区消费弹性较高,东北和西部地区消费弹性较为接近.由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的消费弹性比由城镇向城镇流动人口的消费弹性低;跨省流动的消费弹性比省内流动的消费弹性低;有住房的消费弹性比无住房的消费弹性高.
    • 生欢欢; 李田田; 崔海牛
    • 摘要: 利用2017年拉萨市流动人口动态检测报告数据,分析影响拉萨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文章利用Logit模型分析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并以走访数据来补充拉萨市特有问题.从Logit模型显著性分析以及居留意愿与社会融入的数量关系得出居留意愿和社会融入关系呈因果关系,并且居留意愿对社会融入的影响程度最为强烈,同时得出影响拉萨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拉萨市就业环境状况,影响社会融入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流动人口的学习能力和拥有宅基地与否.
    • 郭庆; 吴忠
    • 摘要: 目的 结合“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后扶贫时代”背景,考察城乡居民医保的制度效用和公平绩效。方法 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两期中国劳动力动态微观调查数据,选用虚弱指数和贫困脆弱性衡量个体的健康水平及防贫能力,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和安慰剂检验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对流动人口的促健防贫效用。结果 流动人口总样本共计6004个,平均年龄48.47岁,虚弱指数均值为0.168,贫困脆弱性均值为0.269;其中,实验组样本393个,虚弱指数均值为0.159,贫困脆弱性均值为0.23;对照组样本5611个,虚弱指数均值为0.168,贫困脆弱性均值为0.272;PSM-DID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医保降低了流动人口的虚弱指数(P<0.05)和贫困脆弱性(P<0.01)。结论 城乡居民医保对流动人口发挥了良好的促健防贫效用,政府应进一步扩大制度效用,提升流动人口的异地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 赵建国; 王净净
    • 摘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处理效应模型(TEM)深入分析了“流入地”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内外部身份认同均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就业质量。这一结果在拓展被解释变量维度、运用工具变量回归及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内生性和自选择偏差后仍然稳健。中介机制表明,流动人口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与流入地群体进行积极的社会交往拓展社会关系网、积极参加工会组织提高劳动积极性以及努力工作提高就业地位进而弱化就业歧视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对流入城市的身份认同对男性、农业户口、新生代、自营劳动者及迁移到省外和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的就业提升效应更为明显。因此,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不仅要关注其心理要素增进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归属感,更要内外合力探索完善针对性的多元化就业支持体系。
    • 刘兵慧; 李薇; 马慧强
    • 摘要: 探究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对推进国家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提高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重要支撑。利用2021年太原市六区调查数据,从教育机会、教育基础设施、教育质量、教育管理及教育效果5个维度构建教育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将长期居住意愿、户籍迁入意愿及本地购房打算3个指标等权加总测量流动人口居留意愿,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探究教育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效应及不同衡量维度下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变化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中等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有显著正向影响;班师资源配比及教师教学能力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正向作用更明显。
    • 曾文忠
    • 摘要: “很多经营网约房的人没有经营许可证,也存在无法核实人住网约房的人真实信息,流动人口的信息无法采集,由此会带来许多治安风险,严格规范网约房经营,落实实名、实情、实数、实时刻不容缓。”1月19日,在四川省人大代表驻地,省人大代表、四川瀛领禾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曾文忠接受了记者采访。
    • 秦蔚瑶
    • 摘要: 一线城市作为流动人口主要的聚集地,肩负着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压力。文章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选取四个一线城市作为样本构建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和居住意愿受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影响各有不同,对不同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整理有利于制定更为精准合理的政策。
    • 张卫国; 张威
    • 摘要: 语言能力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流动人口与本地人通婚是他们得到社会接纳进而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体现。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考察流入地方言能力对流动人口婚姻匹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婚姻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语言偏好,流动人口和本地人通婚与其流入地方言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流入地方言的婚配效应在农村地区、南方方言地区更加明显,同时该效应还随性别而变化,其对女性的影响要略高于男性。在理解和剖析流动人口婚配及社会融合途径的过程中,应提高对语言经济社会价值的认识。
    • 摘要: 2021年9月14日,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今天宣布授予10部英文学术图书“中国新发展奖”,并在北京举行颁奖仪式,以表彰中国学者对于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出的重要研究贡献。由余卫业教授、陆普选教授、谭卫国教授合作主编的Tuberculosis Control in Migrating Population一书荣获2021年度“施普林格·自然:中国新发展奖”,并应邀在颁奖仪式上发表演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