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延法

流延法

流延法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12718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塑料包装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2009中国氟化工生产技术交流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第二届一次全体大会暨塑料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交流大会等;流延法的相关文献由386位作者贡献,包括温廷琏、晋晓瞳、余彬海等。

流延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2718 占比:99.95%

总计:212834篇

流延法—发文趋势图

流延法

-研究学者

  • 温廷琏
  • 晋晓瞳
  • 余彬海
  • 余树东
  • 李宗涛
  • 汤勇
  • 袁雪鹏
  • 颜才满
  • 吕之奕
  • 孙克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美荣; 田丰源; 颜晓敏; 邹高昌; 刘江
    • 摘要: 采用流延法分别制备了以可溶性淀粉、石墨和玉米淀粉为阳极造孔剂的阳极支撑型SOFC。以8%(摩尔分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ZrO)_(0.92)(Y_(2)O_(3))_(0.08)(YSZ)为电解质材料,Ni∶YSZ为1∶1(质量比)的金属陶瓷(Ni-YSZ)为阳极,Ag-GDC为阴极,在电解质和阴极之间制备一层GDC为过渡层。采用加湿H_(2)[H_(2)O含量3%(体积分数)]作为燃料气,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800°C下,玉米淀粉的功率密度845 mW/cm^(2)为最大,远高于石墨(422 mW/cm^(2))和可溶性淀粉(312 mW/cm^(2))的功率密度。通过阻抗谱、扫描电镜和孔隙率测试对不同造孔剂制备的阳极微观结构与电池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 吴鹏; 吴战战; 袁建; 薛雯雯; 谢宇
    • 摘要: 以马铃薯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明胶和甘油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流延法制备复合淀粉膜,以复合淀粉膜的机械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淀粉膜配方。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添加量3%、木薯淀粉添加量0.5%、玉米淀粉添加量0.15%、明胶添加量1.25%和甘油添加量4%时,复合淀粉膜的机械性能最好。
    • 王洪玲; 韩俊彪; 韩路路; 崔维真
    • 摘要: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纤维素复合膜.探究了纳米纤维素和壳聚糖不同质量比时复合膜的各项性能:表征了膜的形貌,测定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热收缩性、吸水性、降解性、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膜中壳聚糖和纳米纤维素混合均匀,纳米纤维素和壳聚糖质量比为10%的复合膜吸水及降解性好,CNC质量比为50%时,膜拉伸强度最大,比单纯壳聚糖膜提升了154%.
    • 曾国兵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多层共挤高阻隔薄膜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并指出使用流延法生产的多层流延膜,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机械性能、拉伸成型性能和热封性能,并且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能耗低、生产效率高、制品种类多,符合环保要求,有很好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 陈婕; 梅林玉
    • 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对复合包装膜性能的影响,以获取具有优良保鲜性能的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方法以可降解生物材料聚乳酸(PLA)为基材,掺杂茶多酚(TP)活性物质,分别采用静电纺丝法和流延法制备不同质量比的PLA/TP复合包装膜,通过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溶胀性测试、水蒸气透过性测试及抗氧化性测试分析薄膜的形貌和理化性能,并对2种方法制备的复合膜的TP释放行为和草莓保鲜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流延膜呈致密多孔结构,纺丝膜呈多层纳米纤维叠加结构;2种复合膜的接触角均随TP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当TP质量分数从0%增加至20%时,流延膜的接触角从62.70°±3.09°减小至44.08°±2.24°,呈亲水性,纺丝膜的接触角从124.39°±1.69°减小至112.90°±2.42°,呈疏水性,且流延膜的水蒸气透过量随TP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当TP质量分数为20%时,水蒸气透过量增大至(396.93±16.36)g/(m^(2)·d);纺丝膜的溶胀性远高于流延膜,当TP质量分数为20%时,纺丝膜的溶胀率高达347.63°±5.36°,流延膜的溶胀率仅为13.36°±0.56°;随着TP质量分数增加,流延膜和纺丝膜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逐渐提高,最高分别达(89.76±1.4)%和(97.26±1.25)%;2种膜中TP的释放行为均符合先快后慢的规律,且随着TP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不同流延膜在720h后累积释放百分比范围为50%~85%,纺丝膜在240h后基本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百分比为75%~95%;流延膜比纺丝膜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更优,分别将草莓的货架寿命延长至18 d和9 d。结论流延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亲水性、高水蒸气透过性、高抗氧化性能和优异缓释性能,能有效延长草莓的货架寿命至18 d;纺丝膜制备的复合膜具有疏水性、高溶胀率、优异抗氧化性能,但释放速率快,能有效延长草莓的货架寿命至9 d。
    • 李亚楠; 廖明佳; 龚耿浩
    • 摘要: 以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硅源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多孔聚合物基底上沉积桥联微孔有机二氧化硅活性分离层,制得高性能聚合物支撑的柔性有机二氧化硅"层杂化"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手段系统地考察了支撑体孔径大小以及有机二氧化硅溶胶含量对有机二氧化硅层的形貌以及杂化硅微孔网络的影响.随后,将该膜应用于异丙醇/水混合液(异丙醇质量分数90%)的蒸汽渗透脱水.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溶胶含量和基膜孔径,可有效调控柔性有机二氧化硅"层杂化"膜的结构与成膜质量,最终获得具有高性能的柔性有机二氧化硅杂化膜.结果表明,随着BTESE溶胶含量的增加,BTESE层厚度呈线性增加,溶胶质量分数为5%时,BTESE层厚约300 nm,膜BTESE 5%/NTR7430的分离因子最高可达1200,水通量约为1.77 kg/(m^(2)·h).此外,聚合物基膜的孔径尺寸也明显影响有机二氧化硅活性层的沉积量并最终影响膜的分离性能.
    • 曾凡坤; 马洪兵; 江南; 薛晨
    • 摘要: 为了制备出具有优良热物理性能的石墨/铜复合材料,采用流延法将天然鳞片石墨定向排列在铜箔表面,并使用真空热压法制备具有层状结构的高定向石墨/铜复合材料.使用XRD和SEM等表征方法分析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在高温的作用下,流延所使用的溶剂充分挥发,热压后石墨仍高定向排列在相邻的两层铜箔之间,并相互搭接;部分熔化的铜在压力作用下渗透到石墨层的孔隙处,铜层之间相互贯穿.这种结构使石墨/铜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当石墨体积分数为20vol%~70vol%时,石墨/铜复合材料在高导热平面内热导率高达402~743 W/(m·K),抗弯强度达到126~48 MPa.深入讨论了石墨/铜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机制,并建立了导热预测模型.
    • 蒋里锋; 董云飞; 沈鹏飞; 许明杰; 陈通
    • 摘要: 采用静态热机械分析仪(TMA)测量流延法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的热膨胀系数,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循环升降温扫描、不同升温速率、不同负荷、不同恒温温度)对流延法生产的聚酰亚胺薄膜在MD(机械方向)、TD(垂直机械方向)方向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 表明,测试过程中热处理能消除制膜过程中的热应力;聚酰亚胺薄膜在MD方向交联作用要明显强于TD方向,导致其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MD方向的热形变和膨胀系数与TD方向有较大的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