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涎流冰

涎流冰

涎流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林业、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4091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环球人文地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甘肃科技纵横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14年技术交流会、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等;涎流冰的相关文献由193位作者贡献,包括喻文兵、郭明、何乃武等。

涎流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4091 占比:99.94%

总计:134169篇

涎流冰—发文趋势图

涎流冰

-研究学者

  • 喻文兵
  • 郭明
  • 何乃武
  • 俞祁浩
  • 刘永智
  • 董元宏
  • 赖远明
  • 马磊
  • 关立中
  • 刘东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天望; 戴长雷; 邹德昊; 宋成杰
    • 摘要: 对哈尔滨市典型公路隧道涎流冰病害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冰体发育过程中的水源及渗流通道。通过实地勘察与计算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水源的渗流情况以及隧道所受冻胀力作用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为涎流冰发育过程提供物质基础,结构表面和内部的裂缝为水源提供渗流通道。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渗流量的大小,是造成隧道涎流冰病害的重要因素。另外,裂隙间的水分在低温条件下发生冻结,向外施加压力产生冻胀力作用,扩大原有裂缝,导致隧道冻害更加严重。
    • 刘英伟; 汤飞熊
    • 摘要: 在对我国寒冷地区涎流冰病害传统处理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连接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多处山坡涎流冰病害,分析了涎流冰产生的原因,根据路堤、路堑及低填浅挖路基不同部位的特点,拟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通过4年的运营,效果良好。
    • 王亚坤; 孙爱斌; 张国祥; 何宏伟
    • 摘要: 在我国新疆、内蒙古及东北等寒冷地区,涎流冰病害分布广泛.这也是寒冷地区道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它会造成水毁、塌陷、裂缝、板块破坏、边坡塌陷、滑坡、剥落、路基失稳等道路病害,对道路安全及畅通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某道路涎流冰病害进行调查,对本道路存在的涎流冰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了经验.
    • 李海亮; 丁姣月; 段德峰; 梁斌
    • 摘要: 针对西藏自治区羊八井至大竹卡段公路改建工程涎流冰病害问题,研究了季节性冻土区公路涎流冰病害成因及防治技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建立边坡渗流模型,分析了边坡开挖后边坡内部的渗流分布、坡面渗水位置、渗水大小及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冻土地区涎流冰主要由于施工边坡开挖的裂隙水、地下水和地面水漫溢、高山冰雪融水等冻结产生.边坡从上往下顺坡向总水头值依次递减,在碎石层呈锐减趋势,变化区间为1.0~75.0 m.边坡孔隙水压力从坡顶到坡底呈递增趋势,变化区间为38.9~75.0 m,顺坡向呈递减趋势,变化区间为75.0~15.6 m,在坡脚处达到最小值.薄弱层孔隙水水平向流速一般比其他土层或岩层快.边坡因切坡等原因被破坏,其薄弱层出水量最大,是涎流冰病害防治的重点位置.采用挡冰墙和聚冰坑等综合施工措施对边坡涎流冰进行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
    • 王崇艮; 赵文; 王国生; 唐川; 徐正宣
    • 摘要: 涎流冰是高寒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现象,青藏高原具备产生涎流冰的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涎流冰对川西-藏东地区交通廊道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卫星地图识别和现场调查,对川西-藏东交通廊道涎流冰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川西-藏东交通廊道区涎流冰主要位于以阴坡为主的缓坡地带,以坡面溢流型为主,主要位于海拔3500~4500 m之间,宽度以5~10 m为主.涎流冰对铁路路基、桥梁和隧道工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铁路线路应尽量避开影响隧道进出口和桥台的涎流冰发育点,绕避难以防治的严重影响路基的涎流冰点.对于具备排泄引流条件的涎流冰点,设计时应加强工程防治措施.
    • 王宏博
    • 摘要: 结合国道216线白杨沟至后峡沟口段公路改建项目分挖方路段涎流冰状况,对比分析涵洞方案和填石渗沟方案,选取合理方案处理涎流冰病害。
    • 赵天望; 戴长雷; 张凯文
    • 摘要: 公路隧道工程的建造成为了提高人们出行便利的重要途径,但隧道渗漏一直是个质量通病.通过调查发现,北方寒冷地区由于低温时间较长,隧道渗水处出现很多涎流冰,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由此可见,尽早地对路隧涎流冰产生的危害做出预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为此,文章针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数据分析,总结路隧涎流冰在不同条件作用下的形态特征.主要是考虑结构强度、气候变化、防排水系统和施工处理等方面的影响,指出:①渗水是造成涎流冰现象频繁发生的基础,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流,为冰体发育提供物质基础;②根据数据分析,发现涎流冰形成的温度条件在0°C以下,温度的变化也是成冰的关键因素之一;③基于现有的工程技术,进行多方面的优化,才是解决寒区隧道结冰病害的高效防治措施,研究结果可供类似病害治理借鉴.
    • 胡佳佳
    • 摘要: 对于我国北方山区公路而言,在寒冷冬季常会出现涎流冰病害,该病害的产生给公路建设、运营、养护均带来极大困扰,严重时会威胁到行车安全性,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鉴于此,本论述以甘肃省在建的泾源—华亭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整理分析了该公路工程涎流冰病害的形成原因,并基于保温、集水、引流的处治原理,综合考虑有效防治、易于施工、节省成本等特点提出了针对挖方边坡单个及小面积框格梁内涎流冰病害治理的新型防治措施,旨在为西北地区涎流冰病害处治提供科学依据及工程指导作用.
    • 张立敏; 李冬冬
    • 摘要: 在龙蒲高速建设过程中路基挖方边坡、小桥涵洞进口沟谷均出现大面积涎流冰病害.文中对造成桥涵阻塞及路桥水毁的原因经过调查和分析,分别结合项目涎流冰的类型、特点、规模,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下,采取排、挡、积、截等工程处治措施,后期实施效果较好.为日后季冻区治理涎流冰病害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 马丽芙
    • 摘要: 通过“涎流冰”路基施工病害防治措施,进行技术总结、浅析病害成因,待施工技术成熟进行大范围推广.工程技术人员以此借鉴,施工环境下采用治理措施取得治理效果.利用成形技术处治涎流冰病害,提高公路使用性能,保证道路通行安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