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淋巴引流

淋巴引流

淋巴引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4281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中国微循环、中国美容医学、中华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七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会议、2009年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误诊误治专题学术会议、第13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等;淋巴引流的相关文献由333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保亮、何桂珍、周开国等。

淋巴引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4281 占比:99.65%

总计:34400篇

淋巴引流—发文趋势图

淋巴引流

-研究学者

  • 孙保亮
  • 何桂珍
  • 周开国
  • 夏作理
  • 张睿
  • 贾莉
  • 刘云
  • 刘守亮
  • 刘宝善
  • 刘执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宇思(综述); 欧阳忠(审校)
    • 摘要: 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结果对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在指导分期、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起重要作用。SLNB示踪剂的种类、剂量与注射方式的选择是基于淋巴网络结构和淋巴管的流动理论[1],因此,明确原发肿瘤如何通过不同的淋巴引流模式转移到具体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成功开展SLNB的前提之一。
    • 李奎; 夏文广; 张阳普; 郑婵娟; 华强; 曾学俊; 程剑松
    • 摘要: 目的:对肌内效贴联合淋巴引流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9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淋巴引流组(30例)、肌内效贴组(30例)和联合组(31例),三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淋巴引流法、肌内效贴法及淋巴引流法+肌内效贴法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VAS评估量表、手部排水法、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及Barthel指数评估三组患者的肩部疼痛、手部肿胀、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治疗组VAS评分低于淋巴引流组与肌内效贴组(P<0.05);三组患者的手部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手部肿胀的改善程度优于淋巴引流组与肌内效贴组(P<0.05);肌内效贴组、联合组的FM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三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淋巴引流组与肌内效贴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肌内效帖和淋巴引流术可有效降低患侧疼痛程度、手部肿胀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陈玉琴; 石帅; 李玲; 汤佳伟; 孔双春
    • 摘要: 目的分析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干预。比较两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水肿程度以及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4周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周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周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不仅可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减轻水肿程度,还可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以及自我效能感水平。
    • 林映欣; 庄晨; 黄伟松; 朱立; 林月青; 游伟杰
    • 摘要: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淋巴引流联合开玄方对下肢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在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行下肢关节置换术后肿胀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淋巴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淋巴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淋巴引流,试验组在常规康治疗复、淋巴引流基础上口服开玄方,1次/d,疗程均为1周。于术后1、3、7 d观察三组肿胀度、疼痛评分,于术后1、3、7、14 d观察三组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三组术后1 d肿胀度、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3、7 d肿胀度、VAS评分及术后3、7、14 d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淋巴组术后3、7 d肿胀度、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术后3、7 d肿胀度及术后3 d的VAS评分均低于淋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淋巴组术后3、7、14 d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术后3、7、14 d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淋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淋巴引流联合开玄方对改善下肢关节置换术后肿胀具有显著疗效。
    • 郑雅文; 谭波涛; 虞乐华
    • 摘要: 肩手综合征是导致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功能无法得到较好康复的最常见并发症。国际上,肩手综合征也被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属于Ⅰ型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近年研究显示,以手法淋巴引流为基础的康复治疗对肩手综合征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以肩手综合征患者淋巴循环障碍为切入点,讨论手法淋巴引流在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机制。
    • 马丽芳; 刘玉芬; 卿雁冰; 黄雯琦; 李章琪; 岳树锦; 苏春香
    • 摘要: 目的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与管理的相关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为我国本土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与管理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相关专业协会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搜集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与管理相关指南。采用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的质量,并对各指南推荐意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部指南,2部A级,2部B级。推荐意见涉及评估、治疗与健康指导3个方面。结论纳入的指南质量较高,纳入的指南涵盖了较为全面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方法,对我国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治疗方法不全,可进一步补充中医护理等方面内容,开发本土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与管理指南。
    • 马丽芳; 刘玉芬; 卿雁冰; 黄雯琦; 李章琪; 岳树锦; 苏春香
    • 摘要: 目的 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与管理的相关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为我国本土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与管理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相关专业协会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搜集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与管理相关指南.采用AGREE Ⅱ评价纳入指南的质量,并对各指南推荐意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部指南,2部A级,2部B级.推荐意见涉及评估、治疗与健康指导3个方面.结论 纳入的指南质量较高,纳入的指南涵盖了较为全面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方法,对我国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治疗方法不全,可进一步补充中医护理等方面内容,开发本土化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评估与管理指南.
    • 刘金耿; 班金豹; 刘奎元
    • 摘要: 目的 应用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对健康Beagle犬胸部各段食管的淋巴引流区域进行研究.方法 将犬麻醉后,打开颈部及胸、腹腔,于胸部食管各段中点处于黏膜下层注射亚甲蓝注射液0.4ml,观察颈部、胸部和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结的蓝染情况,观察时间大于30 min.不同食管分段之间所有观察部位的蓝染频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犬胸上段食管壁注射亚甲蓝之后,出现蓝染的部位及蓝染频率为,食管壁内上行淋巴管60.0%;食管壁内下行淋巴管57.1%;右上纵隔区域淋巴管44.4%;右上气管旁淋巴结42.9%;左上纵隔区域淋巴管33.3%;左上气管旁淋巴结30.0%;左下气管旁淋巴结20.0%;隆突下淋巴结12.5%;右下气管旁淋巴结10.0%;颈部淋巴管和锁骨上淋巴结9.1%.犬胸中段食管壁注射亚甲蓝之后,出现蓝染的部位及蓝染频率为,食管壁内下行淋巴管55.6%;食管壁内上行淋巴管44.4%;腹腔后腹膜区域淋巴管42.9%;胃左动脉旁淋巴结42.9%;右上气管旁淋巴结40.0%;隆突下淋巴结33.3%;右上纵隔区域淋巴管25.0%;左上气管旁淋巴结20.0%;右下气管旁淋巴结10.0%;左下气管旁淋巴结9.1%.犬胸下段食管壁注射亚甲蓝之后,出现蓝染的部位及蓝染频率为,食管壁内下行淋巴管100.0%;腹腔后腹膜区域淋巴管100.0%;胃左动脉旁淋巴结100.0%;食管壁内上行淋巴管55.6%;脾动脉旁淋巴结30.0%;隆突下淋巴结11.1%.结论 犬胸上段食管的淋巴引流主要趋向近端,引流区域为颈部、上纵隔至隆突下区域;胸中段食管的淋巴引流区域向上可至上纵隔,向下可至腹腔;胸下段食管的淋巴引流主要趋向远端,引流区域为隆突下区域至腹腔.
    • 刘彤; 何沛邦(综述); 李明昌(审校)
    • 摘要: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是颅内压在正常范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交通性脑积水,主要发生于成人,以步态异常、认知障碍和尿失禁为典型表现。尽管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典型,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颅内静脉系统顺应性降低、蛛网膜颗粒功能受损,导致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的流动和吸收障碍,进而产生相应临床症状[1]。然而,CSF循环动力学异常、炎症反应、渗透异常和淋巴引流障碍等都与iNPH的发病机制息息相关。本文就iNPH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 王晓红; 童国俊; 潘文艳; 丁耘峰; 张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下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方法 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腋窝临床阴性患者共194人,术前15分钟将l%亚甲蓝4ml注射于外上象限皮下组织及乳晕和腺体内的方法检测前哨淋巴结,选取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且淋巴结转移1~2枚共48例.结果 发现乳腺深浅淋巴管有各种独立的前哨淋巴结,而不是以往认为的深浅淋巴管引流至共同淋巴结.而且深部淋巴管引流的淋巴结较浅的更加容易发生转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深浅淋巴管引流至各独立前哨淋巴结,且深组淋巴结更加容易发生转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