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湟水流域

湟水流域

湟水流域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6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2546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青海社会科学、群文天地、青海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调水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等;湟水流域的相关文献由405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小红、石德生、吕小安等。

湟水流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9 占比:2.1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2546 占比:97.77%

总计:12832篇

湟水流域—发文趋势图

湟水流域

-研究学者

  • 高小红
  • 石德生
  • 吕小安
  • 张荣
  • 王晓霞
  • 李万寿
  • 陈占全
  • 马晓晨
  • 任文浩
  • 周宏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洪婷
    • 摘要: 完成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798个“问题图斑”分类整治、编制湟水流域等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方案、3个村庄规划入选全国村庄规划优秀案例……2月14日,记者从青海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21年,青海省紧扣“一优两高”、生态文明“八个新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等重大部署,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发挥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生力军作用。
    • 王冬燕; 陈奇
    • 摘要: 位于青海省湟水流域中上游的湟中区,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也是青海境内河湟文明的代表区域之一。闻名于世的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就坐落在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当地群众与僧侣长时期交流,共同创造出了融合、独特的地方文化,“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就是其中的代表。
    • 徐若鹏; 何跃君; 牛红杰; 马鹏程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流域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湟水作为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推动湟水流域管理由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是实现湟水流域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湟水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为目标,通过多源数据集成共享、多模型耦合高性能算法等关键技术,提出流域-控制单元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环境数据中心、空间信息分析、环境形势分析、情景模拟研判、模型支撑管理5个系统,构建出一套服务于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的湟水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云平台,为改善湟水流域水环境质量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
    • 贾洁; 王司阳; 张静萍
    •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湟水流域西宁段干支流水质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逐月西宁市湟水干流及其支流共10条河流24项水质参数进行调查监测,结合近十年历史监测数据分析湟水流域西宁段水质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估湟水流域西宁段水质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010-2019年湟水流域西宁段水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好转趋势,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水质断面从40%上升至80%。水质季节性分布特征受径流的影响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湟水流域河流污染程度为甘河沟>湟水>南川>北川>沙塘川>小南川>云谷川>药水河>西纳川>拉拉河,水质污染与城镇化发展程度高度契合,结果能更好地为西宁城市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 余欣; 李其江; 刘希胜; 闵敏; 杨阳; 时璐; 马蕊
    • 摘要: 为探究湟水流域水沙变化驱动因素,基于长时间序列径流量、输沙量数据,采用趋势检验法、突变检验法对1956—2020年湟水流域水沙情势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56—2020年湟水流域径流量增长趋势显著(速率为0.2亿~0.5亿m3/10 a),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水沙突变不同步。(2)上下游各站径流量呈现相对一致的周期变化,主要存在9、22、34、47 a的周期分布;上游湟源站输沙量以30 a尺度为主周期,西宁、乐都、民和站输沙量在11、14、21 a尺度小波震荡能量较强。(3)水沙变化趋势各异,产水、产沙存在明显异源现象。(4)侵蚀性降水量、侵蚀性降水天数对径流量变化具有促进作用,侵蚀性降水强度变化引起输沙量的变化,植被覆盖度提高和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输沙量减少起到重要作用。
    • 殷炳超; 赵琰鑫
    • 摘要: 基于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的需求,结合当前流域水污染物排放管控体系尚不健全、高精度水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不足的问题,以湟水流域为例,基于环境统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了包括工业源、城镇生活源、畜禽养殖源等点源与农村生活源、农业种植面源及城市径流面源的全口径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与热点区域。结果表明:湟水流域生活源与农业种植面源已取代工业源成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来源,污染源沿主要河流呈条带状分布,热点区域位于北川河中下游、云谷川河下游和小南川河下游等区域;2015年以来湟水流域水污染物排放量与污染负荷呈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湟水流域亟需针对性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制定水系带状污染的防治措施。
    • 辛荣芳; 李宗仁; 张焜; 张兴; 黄丽; 刘宝山
    • 摘要: 为了解近年来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频发原因,以GF-1和GF-2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多源、多时相、多期次的遥感影像对比监测的基础上,基于地学知识的支撑,通过研究区已有地质灾害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甄别、室内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验证等方法建立了详细、可靠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数据库,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模型,结合地质灾害参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地质灾害发生、发展与地质环境、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2017年区内共发现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点3188处,2009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地质灾害点233处。在地质灾害诸多形成条件中,地质环境条件变化缓慢、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则是最活跃的因素,可见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诱发了地质灾害。
    • 张伟峰; 蒲军竹; 杜喜龙
    • 摘要: 通过对湟水流域高海拔集水区和低海拔集水区在枯水期、平水期和洪峰期氢稳定同位素变化的研究表明,氢稳定同位素值在春季气温较低的环境下变正、在夏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由正变负,并且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由负变正.分析结果表明,在降水形成机制和地形格局的影响下,湟水流域河水内的氢稳定同位素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且不同水源类型对流域枯水期、平水期和洪峰期不同海拔集水区域河水贡献率不同.分析成果可为湟水流域管理部门加强河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 汪清旭; 时璐; 董胜虎
    • 摘要: 采用集合经验模态法分析湟水流域近20年以来地表水资源量及用水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湟水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呈增加趋势,用水总量呈减少趋势;Mann-Kendall检验结果表明:各个趋势项(RES)变化显著.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人口、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粮食产量和工业增加值是用水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 胡官正; 曾维华; 马冰然; 宋永会
    • 摘要: 我国不同层级流域水污染态势呈现南北、东西、上下游时空差异性,为加强流域水系统差异化、精细化规划与管制,解决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选择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的问题,提高时序安排的科学性,弥补河流综合分类及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图研究的不足,建立了河流类型划分及其水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路线图设计方法.以湟水流域小峡桥断面上游及其各支流为例,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社会经济与人口构建分类指标体系,以聚类分析将河段单元划分为水源保护与生态保育区、农田面源污染控制与水土保持区、工业点源污染控制与河道生态修复区、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区、城市CSO管制与河道黑臭水体修复区,基于"决策树"判别,从需求性分析与可靠性分析两方面出发,绘制各河段水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路线图,并指出各类技术适宜的引进与应用时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