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溃疡创面

溃疡创面

溃疡创面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8765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烧伤创疡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七届学术大会、第四届全国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修复论坛、第十一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等;溃疡创面的相关文献由38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福伦、段彦娟、郑爱甜等。

溃疡创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1.44%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8765 占比:98.42%

总计:8906篇

溃疡创面—发文趋势图

溃疡创面

-研究学者

  • 李福伦
  • 段彦娟
  • 郑爱甜
  • 郭冬婕
  • 麻华胆
  • 丁燕萍
  • 于方举
  • 兰雪芬
  • 刘毅
  • 刘琪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嘉洲
    • 摘要: 目的研究活血生肌方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糖尿病足患者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生肌方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溃疡创面修复效果及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分数。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40/44),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治疗后2组患者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试验组较对照组缩小;创面pH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而创面氧分压及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分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结论活血生肌方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溃疡创面修复效果,并提高生活质量。
    • 曹艳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采用复方红花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1年2—10月收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外科清创后予以烧伤湿润膏外敷;研究组(n=40)外科清创后予以复方红花油浸制纱布填塞,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溃疡创面面积以及深度,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水平评价机体炎症反应,并超声监测踝肱指数(ABI)评价足部血供状态。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00%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后研究组溃疡创面面积、深度分别为(4.48±1.07)cm^(2)、(0.32±0.08)cm,均较对照组低;hs-CRP、ESR水平分别为(3.64±1.01)mg/L、(124.10±52.70)pg/mL,均较对照组低;ABI为(0.90±0.09),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3、9.383、3.401、3.254、3.420,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予以复方红花油治疗疗效可靠,可促进创面愈合,能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并可改善足部血供。
    • 余立冬; 张亚美; 聂兰军; 蔡薇; 吴海霞; 富志良; 芦桂
    • 摘要: 患者男,于2020年9月29日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入院治疗。自诉9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出现溃疡,伴红肿疼痛,并逐渐扩大。曾自行居家“换药”处理,溃疡未愈合。曾于2020年8月7日、14日分次在当地医院行“慢性溃疡修复术+游离皮片移植术+左大腿取皮术”,“术后创面缓慢愈合,呈现出植皮后改变”,术后病理标本提示“皮下感染性肉芽肿形成,伴表皮溃疡”;于2020年9月3日左小腿术区出现新发溃疡创面,考虑“创面肉芽肿性炎”,被建议继续手术治疗,但患者要求暂行保守治疗,溃疡创面持续不愈合;而后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散在的红斑及皮下结节,无痒痛感,无发热、恶寒,未予重视;后再次至当地医院就诊,被建议至上级医院就诊。遂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就诊。
    • 闫俊红
    • 摘要: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联合口腔护理运用于口腔溃疡护理中,对改善患者症状表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口腔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饮食干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三项时间指标(正常进食、溃疡愈合、疼痛消失)、口腔溃疡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正常进食、溃疡愈合及疼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溃疡疼痛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联合口腔护理运用于口腔溃疡护理中,对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良好效果,有益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同时可以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所需时间,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
    • 苏晓利; 刘玉森
    • 摘要: 目的:探究用S100吸收性止血绫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接诊的58例慢性皮肤溃疡患者,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为研究组患者使用S100吸收性止血绫进行治疗,为对比组患者使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51.72%、89.66%.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比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溃疡创面分泌物的pH更低,其溃疡创面愈合的时间更短,P<0.05.结论:相较于使用阿魏酸钠,用S100吸收性止血绫对慢性皮肤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其溃疡创面分泌物的pH,促进其溃疡创面的愈合.
    • 刘泮力; 王尚农; 段玉敏
    • 摘要: 目的 探究湿性愈合理论指导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湿性组与干性组,其中干性组(n=41例)采取传统干性换药法,湿性组(n=41例)采取湿性愈合理论指导换药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一般指标及溃疡愈合速度.结果 湿性组的总有效率、换药间隔时间、溃疡愈合速度显著高于干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组的住院时间、换药时间显著低于干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愈合理论指导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中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可显著缩短换药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溃疡愈合速度.
    • 李璐; 尹燕锋; 杨越; 杨鑫; 高建虎
    • 摘要: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乳腺癌难愈合创面中成纤维细胞,并应用TGF-β/Smad信号通路阻断剂干扰素γ(IFN-γ)干扰后,探讨IFN-γ在乳腺癌难愈合创面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对人乳腺癌溃疡创面组织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将实验细胞分成A、B、C、D共四组,A组为IFN-γ5000U/ml组;B组为IFN-γ10000U/ml组;C组为对照组,不加药物;D组为空白组.分别于第7天、第14天将培养细胞接种于96孔板内,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第7天及第14天A组吸光值与对照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吸光值均低于对照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受到浓度的影响,浓度10000U/ml时明显抑制了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在较低浓度(5000U/ml)时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
    • 赵超然; 王湘琦; 熊爱兵
    • 摘要: 目的:观察低氘水(Deuterium-depleted water,DDW)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保护作用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保护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配合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背部皮肤全层切除建立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成模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低氘水组(DDW)、富血小板血浆组(PRP)和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组(DDW+PRP).空白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背部皮肤全层切除建模.各组大鼠分别于治疗后3d、7d、14d检测随机血糖,创面愈合率.胰腺组织HE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创面组织TGF-β1表达情况.结果:DDW组、DDW+PRP组干预14d后随机血糖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组织学观察随干预时间延长,DDW组、DDW+PRP组较前相比,胰岛细胞在形态、数量、排列方式、染色颗粒分布情况均有明显改观.DDW+PRP组干预后7d、14d后TGF-β1含量高于DDW组、P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2型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的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低氘水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具有一定保护和修复作用.促进创面愈合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随机血糖,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提高创面组织中TGF-β1含量有关.
    • 刘怀智; 周海娟; 陈刚
    • 摘要: 目的:总结周学林教授运用疮疡润创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依据随机数表法,将8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重组牛碱性生长因子,观察组实施疮疡润创疗法,均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AGEs、炎性因子水平及溃疡面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GEs、TNF-a、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5d、10d、15d时的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学林教授运用疮疡润创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效果显著,可明显缩小溃疡面积,控制炎症反应.
    • 王正
    • 摘要: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微生物分布及药敏结果.方法 甄选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108例,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微生物进行检验.结果 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足部溃疡分泌物培养,分离出11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5株,革兰阳性菌43株,真菌3株.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对肺炎克雷伯菌与奇异变性杆菌有一定干预作用;美罗培南、氨苄西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亚胺培南可用于对龈沟肠杆菌治疗;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可对大肠埃希菌进行治疗;奇头孢呲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可对铜绿假单胞菌实施干预.金黄色葡萄糖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福速普汀敏感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达福速普汀敏感性较高;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结论 予以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微生物学检测与药敏试验可减低耐药菌株产生,抑制疾病恶化,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有效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