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火山机构

火山机构

火山机构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7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774134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岩石学报、地质通报、甘肃地质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11年盆地动力学与油气储层研讨会、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等;火山机构的相关文献由72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璞珺、唐华风、李江海等。

火山机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74134 占比:99.97%

总计:774386篇

火山机构—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褚平利; 段政; 余明刚; 赵希林; 朱延辉; 曹明轩; 贺振宇
    • 摘要: 火山机构识别与解剖是陆相火山岩区填图的核心,以浙江新昌东茗复活破火山为例,探讨陆相火山岩区火山机构的调查与研究方法。该破火山以磕山-乌龟山-大尖岗火山通道为中心,火山-沉积岩层围斜内倾分布,环状、放射状断裂及岩脉发育。在综合运用遥感解译、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及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查明了火山机构类型、形态、范围及其喷发产物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并以此作为恢复火山喷发历史及确定火山机构演化的重要手段。结果显示,东茗复活破火山先后经历了正常沉积夹小规模喷发、大规模喷发、破火山口沉陷、晚期复活4个演化阶段。研究表明,火山通道的厘定、火山岩性及岩相特征、火山喷发产物分布及范围、环状断裂等是识别火山机构,进而恢复火山活动过程的关键要素。
    • 王绪诚; 陈维涛; 何叶; 刘汉卿; 王文勇
    • 摘要: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发育古新世厚层火山岩,与上覆始新统文昌组湖相沉积岩连续充填于惠州凹陷内,构成裂陷盆地早、中期主体岩层,没有明显沉积间断导致火山岩表生暴露、风化淋滤作用不强,因此,火山岩有利储层分布主要受火山机构的影响。基于岩矿、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开展惠西南地区火山机构及岩相特征研究,分析火山机构对有利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存在“喷发方式控制火山机构类型、火山机构控制优相展布、优相控制有利储层分布”的递进特征:(1)受火山喷发时期与方式控制,研究区发育层状火山机构与穹隆状火山机构,火山口外形表现为内凹与穹隆两种类型;(2)火山岩优势岩相展布于火山机构内幕中心部位,火山口、近火山口的火山通道相、爆发相、喷溢相是有利岩相组合;(3)有利储层分布受岩相组合及裂陷期断层活动影响,储集空间分为原生孔缝、次生孔缝两类,岩相控制原生孔缝富集程度,后期断裂活动起到激活、改造、连通作用,形成规模孔—缝型火山岩油气储集层;(4)穹隆状火山机构最顶部侵出相由于岩浆挥发分含量低,导致原生孔缝不发育,岩石致密且难以改造,含油气性较差。
    • 吴孟宇; 林木森
    • 摘要: 福建永泰百漈沟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其中保存较完整的古火山(有古火山口、火山断裂带和各种火山岩石)是中国东部白垩纪时代火山的典型代表,该公园是认识和研究古火山的天然博物馆。百漈沟古火山属于复合型火山锥,是由火山喷溢与爆发活动交替进行形成的、由喷溢相流纹岩和爆发相火山碎屑岩互层产出的火山机构,爆发相向火山外围减薄,喷溢相向火山外围增厚。火山活动结束后,由于底部岩浆房空虚,通常会造成火山机构坍塌,形成环状断裂及以火山口为中心的放射性断裂带。
    • 迟唤昭; 赵玉婷; 刘财; 王桐; 胡佳; 杨松杉
    • 摘要: 为了探讨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及产能规律,给火山岩油气开发提供有利依据,通过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营城组凝灰岩进行岩心描述,结合测井、地震资料,X衍射、扫描电镜、物性、含气性等数据进行构造背景分析,开展了凝灰岩储层地质特征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营城组凝灰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凝灰岩发生了风化蚀变作用,火山灰偏中性;区内凝灰岩在横向上分布广泛,在纵向上由多个叠合单元构成,测井曲线具"三高两低"的特征。按照凝灰岩的发育规模和含气性特征将火山机构分成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凝灰岩火山机构3类。凝灰岩储层为中孔-低渗型储层,为低产储层,其低产因素有两个:一是黏土矿物(尤其是伊蒙混层)质量分数较高,二是受深部压实作用影响。凝灰岩储层次生孔隙所占比例大于80%,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溶蚀孔和溶蚀缝,溶蚀孔主要以长石溶蚀孔和基质溶蚀孔为主,裂缝发育是形成凝灰岩优质储层的关键因素,在中浅部(尤其是构造高部位)地区易形成高产气层,利用测井曲线(补偿中子+密度)可有效预测凝灰岩储层。
    • 丁毅
    • 摘要: 火山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笔者总结近些年全球火山学研究各个方面的成果,包括对火山基本概念的新的认识、火山机构、火山的各种分类、火山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火山岩相学、评估火山爆发大小的火山爆发指数、岩石和地球化学分类、各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区分图、活火山分布与板块构造理论的关系、活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与利益和活火山的监测、曾经的火山活动与生物毁灭、单成因火山研究等。火山—构造是未来火山学研究的一个方向,通过火山与构造关系的研究以揭示火山的分布和地球的演化。火山喷出的岩浆是其通过地下以岩墙或管道形式为通道运移到地表的结果。中朝边境上的长白山的位置是个特例,应当值得深入的研究。中国分布有许多新生代火山,它们是否为单成因火山、这些火山在成分上是否有演化规律、它们的分布与大地构造的关系等都有待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 郭小刚; 陈守余; 李志晨; 王钰文; 王秦; 苟瑞; 郭东宝
    • 摘要: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硫化物矿田是受陆缘弧环境火山机构及其同生断裂控制的典型火山岩赋矿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矿床重磁场特征及与构造和矿床的关系,通过对区内的重磁场异常数据进行位场分离、小波分析和基于张量数据的三维欧拉反褶积自动确定地质体位置和埋藏深度的定量反演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布格重力场具有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其磁场可划分为4个磁场区;局部异常按一定分布规律呈圆形或似圆形正负相间分布,不同尺度的重磁细节异常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引起重磁异常的地质异常体具有一定的延深且分布稳定,而且这些地质异常体具有向深部复合的趋势。经位场分离后正负相间的剩余重磁异常分布范围和分布特征大致反映了白银厂奥陶纪中酸性火山岩建造构造为一个继承性的火山穹窿构造,东、西部不同的重磁异常特征说明东西部的火山喷发具有不同的基底、源区和喷发方式。发育NW向、NE向、近NS向、NEE向等4组断裂构造,近NS向断裂F3、F4、F5、F6、F7形成时间稍晚于NEE向断裂,其与NEE向断裂F1、F2共同形成了研究区棋盘网格状的构造分布特征,这两组断裂为研究区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断裂。火山机构的分布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火山口集中分布在深大断裂、大断裂或两组断裂的交汇处。矿田内各矿床及成矿有利地段均处于研究区中部低缓重磁异常场内正负磁异常变化的梯度带内。本次研究为控矿要素研究和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地球物理资料。
    • 朱峰; 罗瑛; 尹照普; 娜孜依曼; 康晓宁; 黄剑辉
    •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滴南凸起紧邻烃源岩,石炭系油气显示活跃,近源火山岩岩体型油气藏较发育,油气藏成藏核心要素是火山岩相带及有利储层。这里主要讨论火山机构及岩相刻画,该区火山岩岩性种类多,井上岩性落实困难,且改造型火山机构保存不完整,横向岩相变化快,火山机构及岩相落实困难,有利目标刻画难度大。在充分分析研究难点及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研究区的火山岩岩性判别图版,完成所有井岩性厘定;其次通过相干增强、切片、振幅等多信息相结合落实火山口及火山机构宏观发育特征;最后建立火山岩岩相识别标志,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多属性融合技术在体上有效预测了火山岩的岩相发育规律及展布特征,有效指导了研究区井位的部署。
    • 赵生嵘
    • 摘要: 针对查干花次凹查2区块中基性火山岩气藏埋藏深、岩性变化快、火山机构内幕复杂等特点,综合使用常规地震、混沌属性、灰度共生矩阵等多种属性融合的地球物理手段,形成平面上以“火山通道-火山口-喷发单元-火山机构及外围”、纵向上以“岩性岩相-旋回期次”为核心步骤的逐级火山机构内幕结构解剖技术。在平面上共识别出火山口5个,纵向上划分为3个期次,最终形成查2区块火石岭组中基性火山岩地质成藏模式,对国内其他盆地中基性火山岩气藏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薛怀民; 曹光跃
    • 摘要: 火山机构是一切火山岩的源头和绝大多数火山岩、火山岩相的赋存空间,是陆相火山岩区地质调查与研究的中心.本文选择大兴安岭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西南段,通过典型火山机构内火山活动时序的建立和不同火山机构相互关系的厘定,恢复火山构造格架,重溯火山作用过程.研究揭示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西南段包括两个火山隆起、三个破火山、一个凝灰岩环,以及若干个小的火山口,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叠套、或切割、或覆盖,构成了复杂的火山构造样式.区内火山活动大致可分为早期、峰期和晚期三个演化阶段,不同阶段在火山作用方式、形成的火山机构类型及主要岩性组合各具特色:早期火山作用主要形成瓦窑沟火山隆起,火山活动除开始阶段有一定烈度的爆发外,喷发强度总体中等偏低,形成产物以溢流相的安山岩和火山颈相的安山玢岩为主;峰期火山作用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爆发,强烈爆发后塌陷形成多个破火山;晚期火山作用主要表现为压低沸腾外溢侵出侵入,形成黄岗梁火山-侵出隆起,火山活动烈度是三期中最弱的.三期火山作用产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43.7±1.5 Ma、140.1±1.4 Ma和141.1±1.0 Ma,在误差范围内几乎一致,说明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火山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其形成时代对应国际地质年代表为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Berriasian),部分可能延续到凡兰吟期(Valanginian)初.区域对比表明,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的火山活动主要有两幕,峰值分别为~156 Ma和~132 Ma,中间有约10 Ma的相对宁静期,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形成于宁静期结束后,火山活动重新活跃的发展阶段.大兴安岭南段与北段具有不完全一致的火山活动年龄谱,暗示南、北两段火山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可能存在着差异.前者与华北北缘晚中生代的火山活动具有可比性,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及随后俯冲板片的后撤有关;后者则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闭合及造山后的伸展有关.
    • 方春家
    • 摘要: 白银厂铜矿位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东段,属祁连山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矿地层为寒武-奥陶纪的一套海底细碧石英角斑岩建造,已发现矿床均产于石英角斑凝灰岩中,火山机构及NWW向的复式倒转背斜控制着矿床的分布,矿化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等。主要矿石类型有块状黄铜矿、块状铅锌矿、条纹条带状铜铅锌矿、网脉状黄铜矿等。白银铜矿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已发现折腰山、火焰山、小铁山、四方山、铜厂沟、四个圈等6个矿床,累计查明铜金属资源量142万吨,铅锌金属资源量224万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