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石炭-二叠系

石炭-二叠系

石炭-二叠系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94448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环球人文地理、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防治水专家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 、2012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2011年盆地动力学与油气储层研讨会等;石炭-二叠系的相关文献由52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世悦、李增学、丁文龙等。

石炭-二叠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3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4448 占比:99.96%

总计:494643篇

石炭-二叠系—发文趋势图

石炭-二叠系

-研究学者

  • 陈世悦
  • 李增学
  • 丁文龙
  • 刘华
  • 尘福艳
  • 桑树勋
  • 邵龙义
  • 金强
  • 魏久传
  • 任战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晶; 王园; 袁伟; 庄新国; 李宝庆; 上官云飞; 杨光华; 潘磊
    • 摘要: 煤型关键金属矿床的研究现已成为国内外煤地质学和矿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际矿产地质界的前沿问题。陕西煤炭资源丰富,含煤岩系涵盖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三叠系(瓦窑堡组)及侏罗系(延安组),不同煤田及不同时代煤层煤质特征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煤中存在关键金属的富集。为了查明陕西煤系关键金属的富集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选取主要煤田10个典型煤矿的含煤岩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煤的工业分析、全硫分析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陕西煤中关键金属富集主要分布于石炭—二叠系煤系,在渭北及陕北石炭—二叠系煤系中普遍存在Li-Ga-Nb-Ta-REY关键金属组合的共富集。这些关键金属主要赋存于高岭石、勃姆石、磷酸盐等矿物中,且在靠近煤层夹矸及顶底板的煤系中更为富集。陕西石炭—二叠系煤中关键金属的富集与华北地台沉积基底及本溪组古风化壳密切相关,关键金属元素主要由盆地周缘蚀源区古风化壳黏土质和铝土质碎屑物质经水系搬运进入泥炭沼泽,通过有机质与无机质相互作用而富集;此外,也可能受同沉积火山灰输入及大地构造的部分影响。石炭—二叠系为陕西煤型关键金属矿产的富集层位,煤系Ga,Li,Nb,Ta等关键金属普遍达工业利用品位,REY在金华山煤矿太原组和桑树坪煤矿山西组煤系中也达工业利用品位,具有良好的勘查前景。其中,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府谷矿区可作为陕西煤型关键金属矿产勘探开发的首选靶区。
    • 高岩冰
    • 摘要: 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是烃源岩。早白垩世晚期,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地温又一次达到并超过90°C,开始第二次生烃,油、气并生。从有机质类型、丰度及热演化程度三个方面对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进行评价,查明了石炭—二叠系具有二次生烃能力。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大多为Ⅱ2型或Ⅲ型,生油岩中有机质达到成熟—过成熟阶段。认为,该地区石炭—二叠系具有一定的生油能力和较强的生气能力,并且石炭—二叠系生油层的厚度较大。可以预测,石炭—二叠系的油气产量、特别是产气量是相当可观的,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 张晓东; 刘智敏; 李建国; 王玺淦; 甘涛
    • 摘要: 石炭二叠系山4号层8108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在工作面尾部回采至325 m时火成岩与断层重叠,工作面切眼尾部近8.5 m范围为全断面岩石,沿回风顺槽影响范围近40 m,岩石硬度极大,且工作面断层变化极不稳定,严重滞缓了工作面推进速度,为8108工作面顺利过坚硬地质构造区域,通过对浅孔、中深孔联合松动爆破参数进行研究,从最小抵抗线、炮眼深度、封孔长度以及装药量进行优化设计,完善了石炭二叠系过极复杂坚硬地质构造技术,有效地降低了采煤机截割难度,提高了工作面推进效率,实现了安全高效回采。
    • 刘洪林; 邹辰; 梅珏; 张介辉; 李晓波
    • 摘要: 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已经发现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煤系地层为例,通过开展微观特征分析及物理模拟实验,查明山西组主要孔隙类型为有机质孔隙、残余原生孔隙、不稳定矿物溶蚀孔、黏土矿物层间孔,认为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纳米孔隙是页岩储集空间与常规砂岩储层的显著区别;山西组煤系地层广泛发育的有机质纳米孔,经过模拟实验认为形成于早期液态烃裂解气,随着原油沥青化,气泡被固化在沥青条带中形成纳米孔隙;集中发生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末的异常热事件控制了裂解气生成的强度和范围,在此过程中沥青化产生的有机质纳米孔大幅度提高煤系地层非常规气储集空间和资源丰度。这一认识对于深入了解山西组煤系地层孔隙结构特征及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选区具有重要意义。
    • 李薇
    • 摘要: 通过对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页岩采样,应用有机碳分析、岩石热解检测、镜质组反射率测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孔渗的分析化验手段,研究该区页岩的储层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页岩有机质丰度平均为2.59%,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岩石热解峰温基本上都超过435°C,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演化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页岩储层主要由粘土矿物和石英组成,粘土矿物平均含量为59%,石英平均含量为36%,粘土矿物主要有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有利于页岩气的吸附和在孔隙空间的聚集;孔隙度平均值为4.05%,渗透率平均值为0.012 mD;该地区层间裂隙、微裂缝和黄铁矿铸模孔十分发育,为页岩气的储存提供了丰富的储集空间.
    • 王彤彤; 朱焕来; 杜先利; 张景军
    • 摘要: 为深入评价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利用岩芯、岩屑及扫描电镜资料分析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盖层条件,通过对烃源岩进行分析测试,依据地化指标来分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情况,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储层主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裂缝型储层、风化壳型储层和蚀变溶蚀型致密储层;石炭-二叠上覆地层火石岭组、泉头组一段—四段、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组二三段、姚家组一段可成为基底良好的盖层;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发育暗色泥板岩、千枚岩等潜在的烃源岩,样品显示烃源岩类型较好,生烃强度约为2×10^(8)~19.3×10^(8)/km^(2)。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有些工区勘探潜力较大,如西部中央坳陷区长垣以东地区及东北地区的黑鱼泡凹陷、明水阶地等构造区块、东北隆起区的绥化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长春岭背斜带是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远景区。
    • 翟英达
    • 摘要: 岩石工程界普遍重视工程岩体的分类.煤炭井工开采作为岩石地下工程领域的特殊工程行业,会经常性面对开采中围岩的稳定性评判以及支护设计工作.为总结工程经验、发挥已有的设计与施工经验、进行行业技术交流,工程岩体分类已成为国际趋势.工程岩体的RMR分类方案是国际岩石工程界普遍使用的岩石分类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大同矿区8个生产矿井的石炭二叠系岩层岩体进行了分类,分类结果在煤矿巷道围岩支护设计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 尤蕾雅; 王振宇
    • 摘要: 主要对塔西南山前石炭-二叠系储层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石炭-二叠系勘探潜力评价和井位论证提供理论支撑.
    • 陈树旺; 苏飞; 张文浩; 王丹丹; 张交东; 许光; 杨建国; 李永飞; 张健; 赵洪伟; 公繁浩; 孙守亮; 李士超
    • 摘要: "十三五"期间,松辽盆地及外围油气地质调查以"开辟新区,探索新层系,联合攻关新类型、新领域,支撑百年大庆油田建设"为目标,紧密围绕"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外围中小盆地、石炭-二叠系与中新元古界深层系"三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发现与进展:一是以基质型页岩油为主攻方向,实施页岩油参数井获工业油流,揭示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巨大资源潜力;二是阜新盆地辽阜地2井获工业油流,实现久攻不克区勘探突破,为传统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三是以深层系、非常规为指导思想,实施石炭-二叠系与中新元古界油气资源调查取得新进展.结合新形势、新需求,提出"全盆地、大地质、多资源"综合调查等下阶段工作方向.
    • 王彤彤; 朱焕来; 杜先利; 张景军
    • 摘要: 为深入评价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利用岩芯、岩屑及扫描电镜资料分析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盖层条件,通过对烃源岩进行分析测试,依据地化指标来分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情况,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储层主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裂缝型储层、风化壳型储层和蚀变溶蚀型致密储层;石炭-二叠上覆地层火石岭组、泉头组一段—四段、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组二三段、姚家组一段可成为基底良好的盖层;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发育暗色泥板岩、千枚岩等潜在的烃源岩,样品显示烃源岩类型较好,生烃强度约为2× 108~ 19.3× 108/km2.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有些工区勘探潜力较大,如西部中央坳陷区长垣以东地区及东北地区的黑鱼泡凹陷、明水阶地等构造区块、东北隆起区的绥化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长春岭背斜带是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远景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