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陆过渡相

海陆过渡相

海陆过渡相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22312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2012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中国南海深水盆地油气成藏与勘探学术研讨会等;海陆过渡相的相关文献由465位作者贡献,包括邵龙义、任岚、吴建军等。

海陆过渡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2312 占比:99.91%

总计:122427篇

海陆过渡相—发文趋势图

海陆过渡相

-研究学者

  • 邵龙义
  • 任岚
  • 吴建军
  • 孔为
  • 李树新
  • 林然
  • 王振华
  • 赵金洲
  • 邱振
  • 丁文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鹏; 高丽军; 李勇; 吴建光; 石雪峰; 康弘男; 孔为; 吴翔
    • 摘要: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高效勘探亟需建立有利区评价流程及选区参数体系。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区块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以下简称山2段)页岩气为例,在对区内4口页岩气探井的泥页岩层段岩心观察和含气量、地球化学、岩矿、储层物性、岩石力学等实验测试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评价流程和参数指标,评价了山2段页岩气有利区及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相比于海相页岩,该区海陆过渡相煤系泥页岩层段中相对富气的泥页岩层段中—薄层泥页岩与煤层(线)、致密粉砂岩(砂岩)频繁互层,具有“含气泥页岩层段岩性复杂多样、砂质夹层发育”的特点;②该区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以混合型、腐殖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较高,生气能力强;储集层具备高储集能力,介孔和微裂缝发育;富有机质夹薄层砂岩条带的岩性组合相对有利富气,且脆性矿物含量高,有利于改造;③结合页岩气富集性与可压性地质参数测井解释、地质综合相类比等方法,建立了“五步四关键三原则”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评价流程,形成了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有利区评价方法。结论认为,该区山2段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前景中等偏上,并落实区内山2段3类页岩气勘探潜力区,其中一类区资源潜力和开发潜力较大,为后期页岩气勘探重点区;三类区单独开发页岩气难度较大,需考虑多层系多类型气协同开发。
    • 彭思钟; 刘德勋; 张磊夫; 邱振; 王以城; 封从军; 孙萌思
    • 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大宁—吉县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岩心、薄片及测井资料,开展山32亚段岩相类型、岩相组合和沉积相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32亚段包括粉砂质泥岩/页岩相、纹层状层理含粉砂泥岩/页岩相、透镜状层理粉砂质泥岩/页岩相、钙质页岩相、煤层、碳质页岩相、黑色页岩相、波状层理泥质粉砂岩相、交错层理中—细砂岩相和中砂岩相共10种岩相类型;可划分为4种岩相组合,分别反映了潮坪(潮上带/潮间带)沉积,潟湖沉积,潮汐水道—潮坪沉积和潟湖—潮坪沉积。研究区属于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中部为潟湖沉积,西南部以及东部有2个障壁岛砂坝沉积的区域,障壁岛及北部三角洲前缘向湖方向过渡为潮坪。潟湖相和潮坪(潮上带/潮间带)是生气最有利的沉积相组合。
    • 邓敏; 兰叶芳; 程锦翔; 王正和; 余谦; 刘安然; 赵安坤
    • 摘要: 二叠系龙潭组是四川盆地最主要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层位。通过钻井岩芯和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孔渗测试、现场解吸和等温吸附等手段,以SD1井为例,对川东南石宝矿区龙潭组烃源岩特征和页岩气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SD1井龙潭组泥页岩累计厚度约47.74 m,与煤层及粉-细砂岩交互出现,主要为分流间湾和沼泽微相沉积;2)泥页岩总体黏土矿物含量高(平均值为49.7%),富菱铁矿、黄铁矿和锐钛矿,缺乏长石和其他碳酸盐矿物;3)有机质主要由镜质组构成,干酪根δ^(13)C集中分布在–22.8‰~–24.2‰之间,以Ⅲ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丰度高(TOC平均值为7.37%),处于过成熟生干气阶段,生烃潜力大;4)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微裂缝、有机质孔、溶蚀孔和晶间孔,孔隙度变化在3.05%~4.35%之间,平均值为3.79%;渗透率约为0.486μD,远小于0.1 mD,具超低孔超低渗特征;5)现场解吸泥页岩含气量为0.61~4.70 m^(3)/t,平均值为2.16 m^(3)/t,含气性相对较好,饱和吸附气含量均大于2.00 m^(3)/t,显示出良好的吸附性能。综合研究认为,川东南石宝矿区龙潭组页岩气开发潜力较大,龙潭组上段中部C_(14)–C_(17)碳质泥岩夹煤层组合和龙潭组中段上部C_(20)–C_(24)碳质泥岩夹煤层组合为主力勘查层段。
    • 孔为
    • 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中区为例,结合岩心实验测试结果,从含气泥页岩厚度、有机质丰度、储层物性、岩石组合类型等方面分析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含气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海陆过渡相含气泥页岩具有“单层薄、累计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表明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可提供页岩气生成的物质基础;(2)受海陆过渡相环境的影响,有机碳含量垂向上呈韵律展布,且随着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含气量变大;(3)微观孔隙类型以有机质孔为主,黏土矿物晶间孔次之。孔隙结构复杂,其中微孔-中孔孔体积、孔面积越大,含气量越高。综合研究认为富有机质块状和裂缝型岩石组合类型对应的泥页岩含气量高,是海陆过渡相页岩的有利岩石组合类型。
    • 陈凤杰; 张小东; 杨燕青; 刘晓; 李贵中; 张硕; 杨庆坤
    • 摘要: 通过溶剂抽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对华北海陆过渡相泥岩可溶有机质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太原组—山西组泥岩的溶剂抽提率介于0.02%~0.23%,太原组抽提率略高于山西组,但均低于华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甲醇溶剂抽提率最高,正己烷溶剂抽提率最低;泥岩可溶有机质由大量的杂原子化合物和少量的脂肪烃组成,杂原子化合物中酯类最多,其次为醇类及卤代烃,脂肪烃以烷烃及脂环烃为主;太原组泥岩中的酯类含量略低于山西组,霍西泥岩中醇类含量较高,豫东泥岩中脂肪烃稍多;正己烷抽提物主要为酯类和醇类,氯仿抽提物主要为酯类、卤代烃和醇类,丙酮抽提物主要为醇类,甲醇抽提物主要为酯类、脂肪烃、醇类和醛类。研究认为泥岩中醇类含量、脂肪烃和卤代烃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沉积环境受古海洋影响的强烈程度,可作为页岩气藏储层沉积相划分的参考或依据。
    • 李琪琪; 徐尚; 陈科; 宋腾; 孟凡洋; 何生; 陆永潮; 石万忠; 苟启洋; 王雨轩
    • 摘要: 【研究目的】下扬子地区上二叠统广泛发育龙潭组-大隆组暗色页岩,是中国页岩气调查的重点层位。目前该区勘探程度低,导致对该区页岩气成藏条件认识不清。【研究方法】通过龙潭组和大隆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性能,以及保存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对该区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对有利区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龙潭组和大隆组有机质丰度高,TOC含量普遍大于2.0%,热演化程度适中(介于1.3%~2.5%),储集空间以墨水瓶和狭缝状中孔为主,脆性矿物含量普遍高于50%,具有较好的生烃物质基础和可压裂性。龙潭组页岩累计厚度较大,具有良好的自封闭能力,保存条件总体优于大隆组。二者均发育多种类型的裂缝,是页岩气逸散的主要通道,此外,后期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对于页岩气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结论】下扬子地区上二叠统页岩气选区评价应以沉积环境、生烃能力、储集性能等为基础,以页岩气保存条件为关键,采取“强中找弱”的原则进行,最终在下扬子地区大隆组和龙潭组分别划分了5个有利区。
    • 刘冀蓬; 刘德勋; 胡海燕; 焦鹏飞; 王涛; 谢志涛; 刘立航
    • 摘要: 为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以盆地内大宁—吉县地区D4井山西组10块样品为研究对象,基于有机地球化学测试、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实验、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分析,运用孔隙分形研究方法探究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的分形维数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孔隙结构、矿物成分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BET(Brunauer-Emmett-Teller)法测得的比表面积分布在2.39~16.72 m^(2)/g,平均值为11.99 m^(2)/g;BJH(Barrett-Joyner-Halenda)法测得的孔容分布在0.0110~0.0358 cm^(3)/g,平均值为0.0243 cm^(3)/g;平均孔径分布在9.19~18.46 nm,平均值为11.70 nm。研究区山西组页岩孔隙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利用FHH(Frenkel-Halsey-Hill)模型计算的分形维数显示,样品在相对压力为0~0.45和0.45~1.00的吸附特征各异,可以得到分形维数D_(1)和D_(2),其中D_(1)表征页岩孔隙表面粗糙度,D_(2)表征吸附孔结构不规则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TOC和甲烷吸附量增大,石英质量分数、平均孔径和孔容减小;分形维数D_(1)和D_(2)均反映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的吸附性能,而D_(2)较D_(1)对吸附性能的控制作用更大,表现为D_(2)值与页岩吸附量相关性更强,且D_(2)值增大时,页岩吸附量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 陈倩倩
    • 摘要: 牟页1井和郑东页2井太原组泥页岩试气突破,证实了南华北区域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具深挖资源潜力。结合通许3井、通许4井最新资料,综合分析南华北盆地通许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与山西组泥页岩地球化学、岩石学、储集空间、物性特征以及含气性等,结果表明:①太原组与山西组泥页岩有机质来源于高等植物,属Ⅲ型干酪根;TOC(总有机碳)值介于1.0%~4.5%,属于好的烃源岩;Ro(镜质体反射率)值为2.4%~3.4%,处于过成熟阶段;泥页岩储层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有利于后期压裂改造。②储集空间以裂缝和微裂缝为主,无机孔次之,有机质孔发育较少,且呈孤立状分布;整体孔渗值较低,微裂缝对渗透率有明显改善作用。③综合对比已有试气成果及页岩气评价参数,太原组页岩气资源潜力明显优于山西组,是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层位。
    • 王恩泽; 郭彤楼; 刘波; 黎茂稳; 熊亮; 董晓霞; 张南希; 王同
    • 摘要: 以四川盆地东南缘二叠系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为例,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划分研究区海陆过渡相页岩岩相类型,分析页岩物性及富气主控因素。研究认为:研究区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发育4类岩相,即贫有机质钙质页岩、贫有机质混合页岩、贫有机质黏土页岩和富有机质黏土页岩。不同岩相孔隙类型差异明显,黏土矿物相关孔是最主要的孔隙类型。页岩物性的主控因素是黏土矿物含量,TOC是控制含气性的最主要因素。相对于海相页岩,海陆过渡相页岩在TOC含量、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等方面表现出均值低、分布范围广和非均质性强的特征,但仍不乏物性和含气性较高的有利勘探层段,其中潮坪—潟湖沉积体系中的富有机质黏土页岩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岩相,有利于形成页岩气甜点区,建议在页岩气勘探实践中给予更多关注。
    • 郝登峰; 齐治虎; 张晓昂; 秦红涛; 刘二伟
    • 摘要: 南华北盆地鹿邑凹陷具有页岩气形成和发育的良好地质条件,区域内设计的页岩气地质调查鹿页1井井深3506.5 m。区域内属于海陆过渡相地层,地层复杂,构造发育,山西组及上石盒子组地层泥岩层段较多,施工中易出现坍塌、掉块等孔内复杂情况。针对钻井工程施工难点,通过优选钻探设备、钻头、钻井液体系等措施,总结了泥浆护壁、深孔取心、防斜等技术措施,保障了钻井工程的顺利实施,形成了一套适应于南华北盆地鹿邑凹陷海陆过渡相地层的页岩气深井钻井施工技术方法。为下一步实施同类钻井、安全优质高效开发页岩气提供了有益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