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二叠统

上二叠统

上二叠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古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617094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等;上二叠统的相关文献由759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庆来、张健、文应初等。

上二叠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2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17094 占比:99.97%

总计:617303篇

上二叠统—发文趋势图

上二叠统

-研究学者

  • 冯庆来
  • 张健
  • 文应初
  • 邵龙义
  • 余谦
  • 牟传龙
  • 谭钦银
  • 张敏
  • 张本健
  • 张海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心罡; 庞宏; 庞雄奇; 陈君青; 吴松; 马奎友; 张思玉
    • 摘要: 上二叠统龙潭组是四川盆地多个大中型气田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无法通过热模拟实验或化学动力学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生、排烃特征和油气资源潜力研究,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基于国内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大量岩石热解、总有机碳(TOC)含量分析及成熟度资料,采用生烃潜力法,建立了龙潭组高、过成熟烃源岩的生、排烃演化模型,分析了生、排烃特征,评价了资源潜力,预测了常规和非常规(页岩)油气有利区。结果表明:龙潭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Ⅱ型和Ⅲ型有机质均在镜质体反射率(R_(o))为0.5%时达到生烃门限,分别在R_(o)为0.8%和0.9%时达到排烃门限;原始生烃潜力指数分别为570 mg/g和200 mg/g;龙潭组现今生烃量达7460×10^(8)t,排烃量达3840×10^(8)t,残留烃量达3620×10^(8)t,其中页岩气资源量为24.6×10^(12)m^(3),可采资源量为3.7×10^(12)m^(3);川北应以常规气勘探为主,川中及川东北油气勘探可以常规气与页岩气并举,川东和川南应以页岩气勘探为主。
    • 文俊; 赵伟; 竹合林; 张航飞; 张金元
    • 摘要: 近年来,在实施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的过程中,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在川南沐川地区首次发现了宣威组底部Nb—REE—Sc—Ti—Ga—Zr—V多金属元素超常富集。稀有、稀土在军事、能源、农业以及高精尖仪器等领域占据着关键地位,国际需求与日俱增,我国“三稀”等战略性矿产存在明显的急缺性,特别是铌矿高度依赖进口(邓攀等,2019),随着美国、缅甸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稀土产量猛涨,中国稀土的国际地位也面临挑战(郑国栋等,2020),因此急需加大勘查和研究投入,增加资源储备。因此,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的Nb—REE—Sc—Ti—Ga—Zr—V多金属富集层的发现对西南地区战略性关键金属找矿和补充完善峨眉山大火成岩成矿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张云峰; 黄泓森; 曾琪; 张本健; 胡欣; 王振宇; 范存辉; 屈海洲; 李越
    • 摘要: 川西北葛底坝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组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其微相类型及演化研究对揭示川西北地区吴家坪组浅水沉积特征及有利沉积相带分布提供了很好的窗口。葛底坝剖面吴家坪组厚69.55 m,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性段共26层。生物类型多样,底栖、浮游生物均有分布,部分格架生物具原地生长状态,显示吴家坪组石灰岩形成于具有一定造礁能力的浅水环境。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包括泥晶灰岩、有孔虫粒泥灰岩、内碎屑泥晶灰岩、生屑泥晶灰岩、生屑颗粒灰岩、内碎屑-生物碎屑泥粒灰岩、内碎屑颗粒灰岩和泥晶生物灰岩等8种,以生屑颗粒灰岩、生屑泥晶灰岩微相厚度最大。颗粒灰岩与泥晶灰岩的多个沉积旋回、颗粒间灰泥充填及δ;C值呈中—轻且低幅振荡等特征指示研究区吴家坪期处于海水频繁升降的浅水较弱动荡环境。
    • 文俊; 竹合林; 刘治成; 张航飞; 张金元; 赵伟; 郭文彦; 陈东方
    • 摘要: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通过实施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及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在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首次发现了钛元素超常富集,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在富集规律、成因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战略性关键金属找矿和拓展找矿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 张德军; 郑月娟; 张海华; 黄欣; 张健; 陈树旺; 李雨柯
    • 摘要: 首次在松辽盆地北部黑富地1井上二叠统四站板岩组采获孢粉化石,称为Protohaploxypinus fertilis-Piceaepollenites opimus-Alisporites communis组合,该组合裸子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地位,蕨类植物孢子含量低且属种贫乏.裸子植物花粉以无肋双囊粉含量最多,其次为具肋双囊粉,单气囊花粉含量较少,可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晚二叠世和大兴安岭地区林西组孢粉组合对比,时代为晚二叠世.孢粉化石赋存井段岩性组合特征与林西组相似,因此松辽盆地西部大兴安岭地区的林西组可引入松辽盆地内,原四站板岩组改称林西组.
    • 李琪琪; 徐尚; 陈科; 宋腾; 孟凡洋; 何生; 陆永潮; 石万忠; 苟启洋; 王雨轩
    • 摘要: 【研究目的】下扬子地区上二叠统广泛发育龙潭组-大隆组暗色页岩,是中国页岩气调查的重点层位。目前该区勘探程度低,导致对该区页岩气成藏条件认识不清。【研究方法】通过龙潭组和大隆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性能,以及保存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对该区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对有利区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龙潭组和大隆组有机质丰度高,TOC含量普遍大于2.0%,热演化程度适中(介于1.3%~2.5%),储集空间以墨水瓶和狭缝状中孔为主,脆性矿物含量普遍高于50%,具有较好的生烃物质基础和可压裂性。龙潭组页岩累计厚度较大,具有良好的自封闭能力,保存条件总体优于大隆组。二者均发育多种类型的裂缝,是页岩气逸散的主要通道,此外,后期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对于页岩气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结论】下扬子地区上二叠统页岩气选区评价应以沉积环境、生烃能力、储集性能等为基础,以页岩气保存条件为关键,采取“强中找弱”的原则进行,最终在下扬子地区大隆组和龙潭组分别划分了5个有利区。
    • 李进; 王学军; 周凯; 王运所; 李宁朝; 吴颖; 王美格
    • 摘要: 为探索超深层条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特征,针对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Y4井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孔隙结构、物性等分析测试。龙潭组泥页岩具有高有机碳含量(主峰区间3.77%~10.72%),Ⅱ_(2)—Ⅲ型干酪根及过成熟特征(R;介于3.82%~3.97%);总孔体积均值为0.047 mL/g,比表面积均值为31.8 m^(2)/g,孔隙度均值为6.64%;储集空间类型以有机孔、黏土矿物层片间孔、脆性矿物溶蚀孔及微裂缝为主,形态多为平行板状与两端开放管状。深水潟湖环境下泥页岩孔隙度与有机碳、黄铁矿、石英含量呈正相关,说明缺氧还原、水体稳定的沉积环境控制着原始矿物组成与结构,同时刚性矿物颗粒与有机质、黏土矿物有效络合,为有机孔保存提供了必要条件。受碾平式改造作用影响的扁平状有机质大孔与密集发育的有机质微—介孔、黏土矿物晶间孔缝、脆性矿物孔缝组成储集网络,最终形成深水潟湖微相超深层泥页岩储层。
    • 黄立良; 王然; 邹阳; 万敏; 常秋生; 钱永新
    • 摘要: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斜坡区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新近发现了大型的连续型砂砾岩油藏群。为及时总结、丰富发展连续型油气地质理论,并为深化下步区域勘探提供依据,在对这些油藏群进行精细构造解释、沉积体系研究及储盖组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成藏要素和油藏特征。结果表明,玛南斜坡区风城组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类型好、成熟度高;中拐扇、克拉玛依扇、白碱滩扇和达巴松扇四大物源体系内乌一段和乌二段砂砾岩储层叠置连片发育,与乌三段广泛发育的泥岩盖层构成稳定的储盖组合;近东西向深大走滑断裂与全凹发育的不整合面组合,是油气运聚的立体输导通道。上乌尔禾组为"前陆—坳陷"转换期填平补齐式的沉积,在大型地层尖灭带背景下,大面积岩性圈闭连续发育,形成了一系列地层型、岩性型、断层—岩性型等油藏群。中拐扇和克拉玛依扇勘探程度较高,但仍存在较多剩余出油气井点,是储量拓展的潜力区;相比而言,白碱滩扇和达巴松扇沉积背景与中拐扇类似,但勘探程度低,是甩开勘探的重点区带。
    • 李润彤; 张本健; 温中林; 王旭丽; 孙志昀; 胡婧; 雷明; 马宇含; 梅杰
    • 摘要: 四川盆地川西北剑阁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沿开江—梁平陆棚西侧台缘沉积区大面积分布,受前期地震资料品质、生物礁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制约,缺乏对大型礁带内部的细节刻画。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区内生物礁发育类型的认识,剖析礁带内部单个礁体的平面及空间展布特征,满足该区生物礁气藏精细开发的需求,基于区内钻井资料和新一轮“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三维地震数据,分析了礁—滩相单井岩电特征、不同类型生物礁地震反射特征和地质特征等,提出了井震结合开展生物礁精细刻画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剑阁区块长兴组生物礁受古地貌和海平面升降影响,整体发育5种类型的礁体,具有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多排生长的特点;②在对单井—剖面生物礁特征识别的基础上,开展了长兴组顶精细解释,通过残余厚度法沉积古地貌恢复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陡坡型生物礁的三维空间分布表征;③创新利用礁体“上隆凸起”及礁间水道“下凸透镜”的地震几何特征开展基于多窗口倾角扫描+构造导向滤波的曲率体属性生物礁刻画,能够对大型礁带内部单一小礁体的发育边界实现精细刻画;④剑阁地区预计可以新增多个潜力开发区,可为下一步生物礁气藏精细开发提供支撑。结论认为,井震结合并充分利用礁体地震反射动力学、运动学特征开展针对性的生物礁敏感属性刻画结果与实钻井吻合程度高,有助于单一礁体平面分布预测和该类气藏的高效开发。
    • 向芳; 肖倩; 喻显涛; 黄恒旭; 朱祥
    • 摘要: 通过对钻井岩屑和岩心样品的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压汞测试,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二叠统海相凝灰沉积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凝灰质呈0.1~10.0 mm厚的纹层,与有机质泥岩、炭质泥岩形成纹层状互层夹于生物灰岩、泥灰岩之中,构成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沉积岩3种岩石类型。在海水和热液共同作用下,凝灰沉积受到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等一系列成岩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多种次生岩石类型。酸性热液的加入对凝灰成分产生溶蚀,水-岩反应后再次产生的碱性环境造成(铁)白云石、石膏和少量钠长石、重晶石的充填和交代,同时有利于伊利石或伊/蒙混层粘土的形成和保存,从而形成以微米级凝灰溶蚀孔和纳米级自生粘土矿物晶间孔为特征的孔隙类型。混积泥质和粘土化产物的定向性,以及凝灰沉积中发育的纹层对顺层缝的发育有重要贡献,从而有效改善了岩石的储集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