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熔融共混

熔融共混

熔融共混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38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8篇、会议论文70篇、专利文献123907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2014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物基纤维材料高峰论坛、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等;熔融共混的相关文献由1162位作者贡献,包括苏胜培、赵建青、卞军等。

熔融共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8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70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23907 占比:99.73%

总计:124245篇

熔融共混—发文趋势图

熔融共混

-研究学者

  • 苏胜培
  • 赵建青
  • 卞军
  • 张楠
  • 杨静晖
  • 王勇
  • 黄婷
  • 刘秀奇
  • 周威
  • 张会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云川; 周欣; 郭彬; 高灵强; 邓小亮
    • 摘要: 为赋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透明制品高效的抗菌性能,拓展其在医疗、家电和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应用。本文先对锌离子抗菌剂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PET抗菌母粒和抗菌塑料,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抗菌剂与PET基材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且有利于改善PET的力学性能,其中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相对纯PET的提升率分别为48.35%、85.95%。此外PET抗菌母粒和抗菌塑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和大肠杆菌(ATCC 8739)均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抗菌率可达99%以上。
    • 陈志琪; 潘均安; 阳范文; 卓志宁; 丁华畅; 郑皙月; 周馨怡; 田秀梅; 邓健能; 何健
    • 摘要: 以聚乳酸(PLA)为基材,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共聚物(X-U993)为扩链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PLA/X-U993共混物。研究X-U993用量对PLA的流变性能、黏均分子量、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和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X-U993用量增加,平衡扭矩逐渐增大,PLA的熔融温度、结晶热焓、熔融热焓逐步降低,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和接触角呈先增加然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X-U993质量分数为1%时PLA材料的平衡扭矩最大为14.0N·m,当X-U993质量分数为0.8%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和接触角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2.9MPa,5.1%,256.2N/mm,77.58°;当X-U993质量分数≥0.6%时出现冷结晶峰,冷结晶温度随X-U993用量增加而增大。X-U993对PLA产生了扩链反应,其环氧基与羧基、羟基发生化学反应,羧基、羟基数量减少,进而亲水能力减弱,接触角增加。
    • 摘要: 一种可降解涤纶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 113913965A/公开日2022-1-11/申请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题述方法包括以下质量份数成分:50~7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30份可降解母粒、1~5份抗菌添加剂、5~12份电气石。本发明的可降解涤纶熔融共混了可降解母粒,可在特定条件下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覃柳琪; 董先明; 苏祥郁; 周武艺; 郑文旭
    •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基聚乳酸复合材料用于3D打印直接构建含微孔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探究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扫描电镜表征支架的微观形貌,活/死细胞染色检测支架的细胞黏附情况。【结果】所制备的0.6%ADC-PHAP和40%NaCl-PHAP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加工性,适用于熔融沉积3D打印。当压缩应变为80%时,0.6%ADC-PHAP和40%NaCl-PHAP支架相应的压缩应力分别为45.27和52.11 MPa;0.6%ADC-PHAP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比40%NaCl-PHAP复合材料低19.5°C;0.6%ADC-PHAP支架的孔隙率达到63.33%,有利于细胞黏附,且细胞相容性比40%NaCl-PHAP支架更好。【结论】生物基聚乳酸复合材料可通过熔融沉积型3D打印直接构建含微孔支架,所制备的0.6%ADC-PHAP支架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高尚; 谢永健; 陈鑫亮; 杨利; 樊炳宇; 王平
    • 摘要: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得到的POE-g-GMA作为相容剂引入到聚乳酸(PLA)/聚丙烯(PP)共混体系中,利用FTIR,DSC,SEM等方法研究了POE-g-GMA对PLA/PP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POE-g-GMA的增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OE-g-GMA改善了PLA与PP的相互作用,当POE-g-GMA的含量低于6%(w)时,主要起增塑作用,活化PLA分子链的运动能力,提高PLA的结晶度;当含量高于6%(w)时,可降低PLA的结晶能力,诱导共混体系向连续相结构转变;当含量为6%(w)时,PLA/POE-g-GMA/PP的拉伸强度为29.2 MPa,断裂伸长率提高至25%,材料刚韧平衡性良好。
    • 杨春林; 欧梅桂; 王光梅; 黄贵龙; 黄伟江; 刘渊; 严伟
    • 摘要: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CaCO_(3)进行表面改性,将表面改性CaCO_(3)与热塑性弹性体(TPE)、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PP/TPE/表面改性CaCO_(3)复合材料,表征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改性CaCO_(3)使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增加。表面改性CaCO_(3)含量为6%(w)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最大,分别为29.85 MPa,25.67 MPa,43.79 kJ/m^(2);与纯PP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5%,11.5%,3.0%。表面改性CaCO_(3)含量为10%(w)时,终止分解温度从466.9°C增加到473.7°C,分解速率最快时的温度从455.9°C增加到460.5°C,对体系的热解稳定性有一定的改善。
    • 王秋龙; 王锐; 韩云龙; 靳洪飞; 马凤国
    • 摘要: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得EVA/硅橡胶共混材料,研究了EVA用量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阻尼性能、热稳定性和拉伸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VA用量从10份增加到40份,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从6.6 MPa降至5.1 MPa,撕裂强度从21.9 kN/m降至17.6 kN/m,拉断伸长率从438%升至467%后降至448%,邵尔A硬度从64度升至65度后降至60度,吸收能量从1368 N/mm降至996 N/mm后升至1057 N/mm,损耗角从12.9°升至16.4°后降至15.1°。当EVA用量为30份时,材料的损耗角达到最大值16.4°;EVA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热稳定性;EVA与硅橡胶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
    • 任文静; 陈振乾; 徐志国; 李微; 陈翔燕; 赵园园
    • 摘要: 为了改善单一相变材料易泄露、潜热较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以三水合乙酸钠作为主要相变材料,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作为成核剂,聚丙烯酸钠作为增稠剂,膨胀石墨作为导热增强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形状稳定的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步冷曲线法、DSC差示扫描量法、SEM扫描电镜及热循环实验对材料特性进行表征和测量。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可以较好地吸附基底材料,起到导热桥架的作用,当膨胀石墨的含量逐渐增加时,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略微降低,过冷度有效减小,导热系数大幅提升,储热性能没有显著变化。综合分析,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配比为n(SAT)∶n(DSP)∶n(PAAS)∶n(EG)=100%∶4%∶1%∶8%,其相变温度为57.1°C,相变潜热为219.2 kJ/kg,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包宗尧; 杨建忠; 李永贵; 祖文菊; 刘亦冰
    • 摘要: 为探究碳纳米管对聚酰胺56(PA56)性能的影响,采用氧等离子体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活化,然后与己二胺反应得到氨基化碳纳米管(AMWNTs),再将AMWNTs与PA56进行熔融共混,制备AMWNTs/PA56复合材料。运用FT-IR、Raman分析碳纳米管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借助SEM、XRD、DSC、TG和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晶结构、热学及电学性能进行表征,并使用转矩流变仪、过滤性能测试仪对复合材料流变性和可纺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MWNTs表面成功接枝了氨基,AMWNTs分散性较好;随着AMWNTs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和结晶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AMWNTs含量在1.0%以内时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影响不大,复合材料的可纺性较好。
    • 李金平; 陈卓; 李沐芳; 戴钧明; 潘晓娣; 赵青华
    • 摘要: 通过将具有杀菌功能的银锌抗菌粉体材料经与高流动性聚丙烯进行熔融共混造粒,制备具有杀菌抗病毒功能的聚丙烯材料,进行熔喷纺丝,制备杀菌抗病毒熔喷无纺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过滤效果测试仪分别对熔喷无纺布进行表面形态、红外、热失重、过滤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杀菌抗病毒无机材料均匀分散在纤维中,杀菌抗病毒熔喷无纺布与常规熔喷无纺布相比,表面形态、红外光谱、热失重曲线、过滤效果没有明显变化,满足一般熔喷无纺布在不同领域内的使用要求,同时赋予材料抗菌功能。此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节能,能克服抗菌染整工艺手段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