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广西

中国广西

中国广西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轻工业、手工业、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专利文献2932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东南亚纵横、经济与社会发展、旅游纵览等; 中国广西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卫毅、吕超然、王明华等。

中国广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 占比:6.15%

专利文献>

论文:2932 占比:93.85%

总计:3124篇

中国广西—发文趋势图

中国广西

-研究学者

  • 卫毅
  • 吕超然
  • 王明华
  • 谭武靖
  • 赵薇
  • 魏美才
  • 黄宁廷
  • Carl
  • H.ErnSt
  • Hongxia LI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汪羽宁; 卢庆南; 阮晓静; 周保吉; 屈婷婷; 钦洁; 黄智
    • 摘要: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技术对老挝的农业生产有较强的适用性及技术优势,通过分析广西与老挝开展农业国际科技合作的条件、基础及成效,提出今后广西与老挝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及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两地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提供参考。
    • 赵薇
    • 摘要: 越南抗法时期,为缓解两国边民的物资紧缺困难,在中越两国政府的主导下,广西与越南边境地区开始了互市贸易和地方国营贸易。为最真实地还原当时经济合作情况,作者广泛走访并搜集了一些地区档案馆的档案材料,以此作为中越两国人民珍贵战斗友情的最好见证。
    • 赵薇
    • 摘要: 桂越边境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法军大举攻入越南北部,并勾结中国国民党余部封锁中越边界地区,延续上千年的传统边贸停止。在中国国内革命时期,为防止藏匿在边境地区的反革命分子逃窜回国,桂越边区一度被中国政府封锁。到越南抗法时期,为缓解两国边民的物资紧缺困难,中越政府协商恢复了两国边境贸易,由此拉开了现代桂越边境贸易的序幕。
    • 马金娟
    • 摘要: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需要基于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促成交流与合作,从而在合作中促成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在现如今的区域经济发展中,职业教育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对目前中国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现状与趋势的分析,并且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究职业教育合作的困境与挑战,能够更好地在"—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国广西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
    • 张姗
    • 摘要: 广西既是我国红树林的重要分布省区,也是红树林保护工作开展较早的省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西红树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广西红树林总面积达9330.34 hm2,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2.7%,位居全国第二.广西红树林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出台系统政策措施实现的,具体形式包括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地、颁布实施红树林保护规章与管理办法、打击破坏红树林不法行为等,形成政府主导、科研先行、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的多元保护路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广西红树林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与困难:对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的需求;红树林的宜林滩涂日益减少,人工造林成本日益增高;科学技术支撑不足,造林成效大打折扣等.未来,广西红树林保护工作应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尊重科学,提高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中的科技支撑;积极发挥群众力量,全面建立红树林沿岸的群众巡护监管网络;建立完善红树林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红树林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红树林知识科普宣教与国际交流合作,总结中国经验,传播中国智慧.
    • 摘要: 字炫皓,号三口居士、一茶山人。梧州学院中国广西六堡茶研究院副院长,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六堡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名誉副会长。出生于六堡茶故乡一广西梧州市,研究生学历。少而好茶,游名山而问佳茗,以茶事为乐。数十载遍访茶区,会友论道,深得六堡茶品鉴之妙。
    • 范航清; 莫竹承
    • 摘要: 回顾了广西红树林人工造林历史,通过收集资料和调查评估了广西红树林人工造林成效.结果表明,1980年以前广西有红树林人工林274.7 hm2,1980-2001年新增818.2 hm2.2002-2015年的14年间,广西营造了3984.5 hm2的红树林,成林1338.9 hm2,保存率为33.6%,其中乡土红树林和外来无瓣海桑林分别贡献了73.86%和26.14%.与此同时,广西红树林天然林比例从2001年的86.95%迅速下降到2015年的66.82%,年均下降1.34%.在广西红树林总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天然林比例的快速下降,反映出15年间人工林逐渐替代天然林的现象严重.论文总结了广西红树林造林的经验教训,重新评估了宜林滩涂的潜力,将红树林恢复细分为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和重建造林3大类.自然恢复、人工修复有利于改善红树林质量,重建造林则重在扩大红树林数量.最后,给出了中越边界困难滩涂乡土红树林重建的成功范例.
    • 童毅华; 叶幸儿; 吴磊; 阮氏青香; 夏念和
    • 摘要: 该文报道了国产杜鹃花科(Ericaceae)一新记录种,即埃氏越橘(Vaccinium eberhardtii Dop).该种隶属于越橘属(Vaccinium)南烛组(Vaccinium sect.Bracteata),与同属于该组的南烛(V.bracteatum)和海岛越橘(V.wrightii)近缘,但与前者的区别在于花序梗、花梗、萼筒无毛,花冠球状坛形,药室背部明显具2个距,与后者的区别在于花梗较短,短于苞片,药室背后的距直立,长超过药管的一半.据文献记录,该种原来仅分布于越南中部和泰国,此次发现该种的分布范围可以北延至中国的广西东兴市的沿海地区,不仅丰富了越橘属分类、分布的数据,也为今后该属的分类学修订提供了新资料.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和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中.%Vaccinium eberhardtii Dop (Ericaceae), a species previously known only from Vietnam and Thailand, is newly recorded from China. This species belongs to Vaccinium sect. Bracteata, and it is similar to the other two members of the same section, i.e. V. bracteatum and V. wrightii. However, V. eberhardtii is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in having glabrous peduncle, pedicel and calyx tube, glabrous spherical-urceolate corolla and anthers with two conspicuous spurs, and can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latter by having pedicels, shorter than bracts and the upward spurs on the back of the anther, and longer than half of the anther tube. Previously, it was reported only from Central Vietnam and Thailand. This new finding extends its distribution to the coastal areas of Dongx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outh China, which adds new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for this species and the future taxonomic revision of the whole genus. The vouchers are kept in the herbaria of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BSC) and Guangxi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BK).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