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子负载

电子负载

电子负载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934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727284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计量技术、计量与测试技术、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电源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中国电源学会第18届全国电源技术年会等;电子负载的相关文献由151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涛、石利军、黄明雄等。

电子负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27284 占比:99.96%

总计:727550篇

电子负载—发文趋势图

电子负载

-研究学者

  • 吴涛
  • 石利军
  • 黄明雄
  • 不公告发明人
  • 马海波
  • 刘英彰
  • 庞成
  • 周云海
  • 尚艳燕
  • 张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骞; 王领华; 吕建伟; 余群; 王思峰
    • 摘要: 为了更加便捷地开展航天器各项大型试验和测试工作,研制了一种电子负载模拟器;电子负载模拟器能够模拟航天器电气系统的压力传感器、电磁阀、自锁阀、温度传感器、火工品等负载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特性,并完成负载电压的采集和负载通电时间的统计,同时将所有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标准机箱中,所有电气信号接口通过若干接插件汇总对外进行连接,各功能模块通过上位机软件进行通信和控制;电子负载模拟器参与了某型号航天器的模飞测试工作,测试数据准确无误且性能稳定,既验证了上游驱动电路的电气匹配特性,又节省了梳理负载电缆和插拔接插件的繁琐性,同时也降低了人员频繁插拔接插件的出错概率。
    • 张震; 赵立伟
    • 摘要: 本设计主要描述直流电子负载设计的硬件部分.硬件部分的设计划分了几大模块:以ADC0832为基础设计了A/D转换模块实现了输出设定值的功能获得基准电压;以DAC0804为基础设计了D/A转换模块实现了采样功能获得检测值;以LCD1602和4×4矩阵键盘为基础设计了人机交互模块实现了数字输入与数字显示的功能;最后以80 C51单片机芯片为核心设计了控制模块实现了对各个模块的总体控制.设计目标是得到一个可以实现恒流控制的电子负载,它的调节范围是0A~10A,最大功率为100W,显示分辨率为显示到小数点后三位,误差在5%以内.
    • 王喜莲; 赵鹏宇; 王华巍; 毕大强
    • 摘要: 针对利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电源进行性能检测和功率评估,并使用实际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负载进行试验时,存在的试验平台设计复杂、能耗高、参数不易调节等问题,研究了基于电子负载的永磁同步电机模拟系统的实现.采用StarSim软件搭建运行在NI实时仿真器中的主电路模型,并利用DSP控制器实现对电机模型与模拟电流的控制,从而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模拟系统.为了分析系统可行性,对该模拟系统进行硬件在环(Hardware in the Loop,HIL)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永磁同步电机模拟系统真实地反映了实际电机的电气特性,使用该系统替代真实电机对驱动电源进行性能检测和功率评估时,具有设计简单、绿色节能、参数便于调节等优点.
    • 金阳; 毕大强; 郑婷婷; 段焱垚
    • 摘要: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功率模拟提出一种新方法,即基于双脉宽调制(PWM)变换器的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结构,其输入PWM变换器按照PMSM的特性采用滞环电流控制,使该变换器对外接口特性,如电压、电流、转速等信息与实际电机一致,达到模拟真实PMSM的目的.输出PWM变换器采用幅相控制达到能量回馈电网的目的.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搭建仿真模型,并与Simulink库中自带的PMSM模型进行对比仿真,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并基于智能功率模块(IPM)制作实验样机,基于C语言进行控制算法编程.
    • 董莹荷
    • 摘要: 恒定的电流一般是从电源获得.市面上比较普遍的是稳压电源即恒压源,恒流源技术难度高于恒压源,尤其是输出恒定微小电流.输出电流越小,实现难度和价格越高,影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文章先从经济适用的角度介绍了基于电子负载的恒定小电流的实现方法和一般步骤,电子负载串联在有源电路中可以以微小电流的方式"取用"电源,实现稳压电源输出恒定微小电流.再通过实验验证输出微小电流的大小及稳定性,并从电子负载的原理上给出了恒定小电流的本质,讨论分析了电子负载的三种常用工作模式对电路的影响.为实现满足精度要求的恒定微小电流提供了可行的选择.
    • 赵凌宇
    • 摘要: 电力电子负载主要应用于各类电源的负载特性测试,是电源产品调试与性能检测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测试设备,负载模拟的精度对电力电子负载至关重要。针对负载模拟变换系统,PWM整流侧电感电阻,开关器件等效电阻和频率等参数不确定带来的控制系统稳态误差较大等问题。由于被测电源种类以及性能的差异,被测电源装置输出电压在测试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甚至畸变。本文主要分析基于自抗扰技术的三相电力电子负载电流控制。
    • 马振川; 苏建徽; 张健; 赖纪东
    • 摘要: 针对隔离型DC/DC电源的性能测试,设计了一种非隔离双向DC/DC电子负载.该电子负载拓扑结构为四开关Buck-Boost(FSBB)电路,采用单调制波双载波控制方式可在Buck模式、Buck-Boost模式和Boost模式间实现三模式平滑过渡,基于负载数学模型,采用双闭环控制及模型跟踪,可以模拟各类电池和负载的I-U特性,与隔离型DC/DC被测电源构成了直流电封闭能量循环系统.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高效、宽电压范围等优点.最后搭建了一台6 kW电子负载实验样机平台,并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 张银华; 朱廷顺
    • 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不断进步时代万象更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逐渐发展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出行工具.而汽车的制造技术随着科技的革新不断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功能的逐渐健全给人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同时也给汽车制造带来了难题.本文主要探索汽车电气测试中的电子负载选择,通过浅析汽车的电气测试和电子负载,研究电气测试中的电子负载合理选择,为提高汽车性能提供一丝帮助.
    • 王田虎; 姚建; 张明杰; 孙鹤园
    • 摘要: 针对目前驱动电源检测过程中,采用简易的电子负载替换真实的LED灯或模组,并不能满足实际使用中电子负载测试中的自适应状况。为此,文章设计了一种模拟LED模组非线性伏安特性的新型电子负载,系统主要包括功率电路、电压、电流电路设计等,并使用模糊逻辑与PID控制相结合,使设计的新型电子负载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系统伏安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电子负载可以模拟LED模组电压与电流的非线性关系,满足LED驱动电源测试的需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