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百白破

百白破

百白破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262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4篇、专利文献22932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父母必读、应用预防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 百白破的相关文献由453位作者贡献,包括姬光、孙明波、张意坚等。

百白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4 占比:1.05%

专利文献>

论文:22932 占比:98.95%

总计:23176篇

百白破—发文趋势图

百白破

-研究学者

  • 姬光
  • 孙明波
  • 张意坚
  • 梁疆莉
  • 贾学颖
  • 马艳
  • 高娜
  • 任铁环
  • 侯文礼
  • 冯晓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包华叶; 薛峰
    • 摘要: 目的:探究百白破疫苗接种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儿童6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基础针儿童44例,加强针儿童25例,分析基础针、加强针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同季节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百白破疫苗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呕吐、厌食、烦躁不安、发热、硬结、红肿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中,夏秋季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冬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自身因素、疫苗使用因素、个体因素是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较多,应加强其原因的分析,并实施相关的预防对策,以此更好保证儿童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向玉智; 李淑芳
    • 摘要: 目的 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师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2126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基础免疫的有1843人,接受加强免疫的有283人.观察所有研究对象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2126例接种疫苗儿童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9例,发生率为1.83%.其中局部红肿、硬结21例(53.85%),低热16例(41.03%),高烧1例(2.56%),过敏性皮疹1例(2.56%),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2~3 d后自然消失.加强免疫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71%高于基础免疫组1.09%,差异较大(P<0.05);儿童于夏秋季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4.36%高于冬春季节的发生率25.64%,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了降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可选择在冬春季节或适宜温室条件下接种,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注意皮肤卫生,从而实现降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目的.
    • 李忠连
    • 摘要: 目的:百白破疫苗主要是为了预防幼儿见百日咳,破伤风以及白喉,预防接种主要是为了让幼儿的抗感染免疫能力得到提高,让幼儿集体对部分传染病具有免疫的功能,减少幼儿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到我院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的100例幼儿进行研究,将这些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的幼儿50例,其中男性30人,女性20人;对照组的幼儿有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分别对两组幼儿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接受疫苗的接种,且在幼儿出现不良反应后,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快速有效的缓解幼儿出现得不良反应.结论:在幼儿接种百日破疫苗后,我们应该给予主动的观察以及针对性的护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及时有效地缓解接种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接种儿的生活的质量.
    • 张国明
    • 摘要: 目的:探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反应与预防控制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在2019年1月到6月期间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的200例幼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所有幼儿在百白破育苗接种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预防控制对策.结果:200例幼儿中,第一剂次出现红肿的幼儿5例,出现发热的幼儿2例,出现局部硬结的幼儿3例,第二剂次出现红肿的幼儿6例,出现发热的幼儿2例,出现局部硬结的幼儿2例,第三剂次出现红肿的幼儿6例,出现发热的幼儿3例,出现局部硬结的幼儿5例,第四剂次出现红肿的幼儿21例,出现发热的幼儿30例,出现局部硬结的幼儿18例.结论:当前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局部有硬结、发热以及红肿三个类型,并以此提出预防控制百白破疫苗不良接种反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日后的疫苗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 郑铁红
    • 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婴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百白破疫苗期间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益于减少婴儿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汪艳红; 钟燕; 朱莎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吸附无细胞百白破(DTaP)、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Hib)和常规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进行疫苗接种的26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观察A组(n=132)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观察B组(n=132)接种常规百白破疫苗.比较接种后儿童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A组出现不良反应共11例(8.33%),其中一般反应7例(5.30%),红肿硬结3例、发热嗜睡1例、异常哭闹1例,食欲缺乏2例;异常反应4例(3.03%),过敏性皮疹2例、血管性水肿1例、热性惊厥1例.观察B组出现反应共22例(16.67%),其中一般反应14例(10.61%),红肿硬结5例、发热嗜睡3例、异常哭闹2例,食欲缺乏4例;异常反应8例(6.05%),过敏性皮疹3例、血管性水肿3例、热性惊厥2例.观察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百白破疫苗相比,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 黄银娇; 张健新; 雷美艳; 欧阳美娟; 陈雪芬; 李燕荷
    • 摘要: 目的:探讨家长健康教育对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社区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65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给予儿童家长常规围接种期健康指导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了围接种期家长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家属对疫苗接种知识了解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家属对疫苗接种知识的了解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实施护理干预以及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家属对疫苗接种知识的了解程度,能够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猫尾草
    • 摘要: 可怕的白喉病对于现代人来说,白喉是种遥远而罕见的疾病,大家对它最近的记忆,恐怕都是小时候因为怕疼而哭喊着不肯接种的一种叫做百白破的疫苗。然而就在一个多世纪之前,白喉病却是种极为可怕且常见的病魔杀手。每年全球都有无数儿童因之早夭,还有许多成人也无法幸免于难。
    • 王莹
    •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预防接种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接种门诊自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使用数据,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共接种5942剂次,不良反应共4例(0.067%),这4例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百白破的第四剂,时间是4月-10月份.结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做好接种前、接种中及接种后的疫苗接种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的告知,从而降低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