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144612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肛肠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五届结直肠肛门外科论坛、第四届中国武汉国际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06年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29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振军、宋彦峰、尹志宏等。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44612 占比:99.99%

总计:1144720篇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发文趋势图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研究学者

  • 王振军
  • 宋彦峰
  • 尹志宏
  • 张慧
  • 李超
  • 魏广辉
  • 房学东
  • 易秉强
  • 朱成章
  • 李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海华; 李迎春; 王小冬; 韩宁; 潘琳琳; 于晨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130例,根据术前是否利用MSCTA技术进行IMA成像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评价MSCTA技术在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LCA保留成功率观察组83.3%,对照组14.3%;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为109.2±13.24 min,对照组为141.5±17.56 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10.5±8.67 ml,对照组为24.3±15.21 ml;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平均为33.8±9.95 h,对照组平均为41.0±17.14 h;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为9.3±1.42 d,对照组平均为13.2±4.38 d;观察组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5.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前应用MSCTA技术进行IMA三维成像,便于术前准确评估IMA的分型及解剖定位,减少术中LCA损伤及出血,提高LCA保留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且降低了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 宋志; 熊欢; 谈运长; 汪峰; 孙胜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后出现吻合口瘘(AL)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行腹腔镜TME术治疗232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TME术后出现AL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腹腔镜TME术后AL发生率为10.34%(24/232);单因素分析显示,AL组与非AL组在年龄、性别、距肛缘距离、血管浸润、合并肠梗阻与新辅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60岁、距肛缘距离<7 cm、血管浸润、合并肠梗阻、新辅助治疗均为腹腔镜TME术后出现AL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TME术后出现AL与年龄、性别、距肛缘距离、血管浸润、合并肠梗阻、新辅助治疗密切相关。
    • 王京涛
    • 摘要: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青岛市黄岛中心医院就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0例,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0.17±10.45)岁,行传统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60.29±10.75)岁,行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各项临床指标,术前及术后1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IL-8水平,术前及术后3 d血清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术后7 d并发症总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长度分别为(131.21±24.44)min、(123.12±13.63)ml、(10.35±1.24)h、(1.23±0.22)h、(8.48±1.37)d、(32.82±3.93)h、(5.41±0.68)cm,均低于对照组[(275.45±28.52)min、(238.75±27.26)ml、(24.58±2.37)h、(4.46±0.44)h、(15.35±2.44)d、(80.16±10.38)h、(21.78±3.1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清IL-6、CRP、IL-8水平分别为(14.12±2.23)pg/ml、(25.14±3.26)mg/L、(18.83±2.14)pg/ml,均低于对照组[(25.55±3.36)pg/ml、(36.88±4.29)mg/L、(29.74±3.3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MOT、GAS水平分别为(284.15±32.24)pg/ml、(125.15±13.22)pg/ml,均高于对照组[(225.58±33.38)pg/ml、(96.83±10.2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1,P=0.023)。结论经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可缩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朱成章; 张维胜; 杜斌斌; 胡东平; 燕东; 李晶晶; 杨熊飞
    • 摘要: 目的 分析肥胖直肠癌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6例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体重指数(BM I)分为肥胖组(BM I≥27 kg/m2)、超重组(BM I 24~0.05).肥胖组患者中转开腹手术率为4.55%,超重组和正常组无中转开腹手术者.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直肠癌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无显著影响,但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及增加术中出血量.
    • 牛维民; 吴德望; 朱小龙; 朱成章; 杜斌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关闭盆底腹膜与否对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康乐县人民医院普外科49例实施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患者,根据统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盆底腹膜关闭与否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在行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并关闭盆底腹膜,对照组不关闭盆底腹膜,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是否关闭盆底腹膜对于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差异不大.
    • 曾玉龙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盲肠插管造口在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按照TME的标准术式予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横结肠造口,研究组则实施改良盲肠插管造口,两组术后均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瘘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吻合口瘘患者住院时间均更短,吻合口瘘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盲肠插管造口术在直肠癌TME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少了二次手术造成的经济负担与身心痛苦,有利于直肠癌患者早期开展后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李志刚
    • 摘要: 目的:探究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8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均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入我院进行治疗,实施开腹手术的42例为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的42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少(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应用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 刘杰
    • 摘要: 目的 探析康复训练应用于完全经肛单孔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排便功能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84例接受完全经肛单孔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排便功能康复训练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双球囊直肠扩张器排便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肛门控便功能、大便失禁控制率.结果 观察组肛门控便功能优良率为95.24% 高于对照组的54.76%,大便失禁控制率为92.86% 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完全经肛单孔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使用双球囊直肠扩张器排便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够促进患者排便功能的提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 罗水祥; 蒋汉卿; 陈健; 陈波; 张明敏
    • 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保留左结肠动脉术(left colonic artery,LCA)对直肠癌患者疗效及对淋巴结转移率、尿潴留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诊断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TME手术,观察组采取TME术联合保留LCA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围手术期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以及第三站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吻合口瘘情况和尿潴留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ORR组患者的第三站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尿潴留情况低于非ORR组;疗效与淋巴结转移、尿潴留发生情况呈负相关.结论:直肠癌患者采用TME术联合保留LCA术治疗,吻合口瘘以及尿潴留情况显著改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尿潴留发生情况与疗效呈负相关,可作为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之一.
    • 宋丹; 花芳; 王园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热按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声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和出院时,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超声治疗仪联合热按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