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线形

线形

线形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3843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893篇;相关期刊408种,包括山西建筑、城市道桥与防洪、世界桥梁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0年桥梁学术讨论会、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线形的相关文献由7669位作者贡献,包括江世华、王海龙、张奕奕等。

线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6 占比:24.6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893 占比:75.28%

总计:3843篇

线形—发文趋势图

线形

-研究学者

  • 江世华
  • 王海龙
  • 张奕奕
  • 张祖仁
  • 徐维华
  • 周武军
  • 王涛
  • 颜卫军
  • 李苏英
  • 杨卫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古建军; 李超; 木江涛; 黄国忠; 周银
    • 摘要: 转体施工是桥梁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方式,尤其对于铁路沿线等跨障碍桥梁,但以传统监测作为基础数据的方法存在精度低、测点不全面的问题。以某转体桥梁为项目依托,采用高精度相位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转体桥底部的丰富点云数据并采用曲面重构算法生成三维精确曲面,通过与转体目标高程偏差对比分析完成每个关键转体阶段整体质量评估,自动化提取桥底中线以及两侧边线的三条重要线形,并绘制该三条线形与转体目标高程偏差包络图,对桥梁高程允许偏差超过±20 mm时采取降低或抬高超限端的必要措施,从而保障全施工过程的规范与安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点云作为桥梁转体全过程监测数据支撑,不仅提高了桥梁监测的前期基础数据的精度,而且能显示转体期间与转体目标位置偏差的三维直观分布情况,对于转体桥梁尤其是高难度、大跨度转体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 黎继国; 隗磊军
    • 摘要: 文章结合金钗红水河特大桥工程实例,介绍了拱肋加工制造所采用的长线卧拼技术,并分析了其施工关键技术。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设计多组独立钢管框架式总拼胎架,保证了拱肋的外轮廓尺寸及杆件位置的准确性,消除了拱肋吊装中的尺寸偏差,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为拱肋吊装施工线形的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 孟磊
    • 摘要: 为选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更优合龙方案,运用软件建立4种合龙方案的桥梁有限元模型,并针对不同合龙方案情形下的主梁应力、挠度、弯矩及线形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合龙方案对连续梁桥的主梁受力影响不大;方案三可以有效改善主梁应力分布,但对主梁变形及成桥线形改善效果不大;而方案二和方案四对于主梁应力分布、主梁变形及成桥线形的改善效果均不大;综合来看,该桥选择方案一成桥,对于控制主梁应力、挠度以及线形效果更好,其结论可为该类型桥梁的合龙设计提供参考。
    • 马良; 吴迪; 于新波
    • 摘要: 大跨度斜拉桥多采用悬拼施工,合龙口数量多,合龙方案复杂多样。斜拉桥精确合龙对桥梁线形以及内力分布具有重大影响。依托某工程通过求解未知系数方程,采用斜拉索放张与压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桥梁精确合龙,在满足设计线形、索力精度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 冯绍伟
    • 摘要: 总结了城市道路互通立交优化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探讨了立交主线,匝道平、纵面线形及平纵组合线形的部分设计优化方法思路,强调了互通立交优化设计中的立交匝道运行特点与通行能力的分析,指出了匝道优化设计的部分常见问题。
    • 魏周春
    • 摘要: 本文初步分析了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的竖向挠度、梁体结构、伸缩量、转角、错台差等参数与线路平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大,跨中线形平顺性呈提高的趋势;大跨度桥梁宜采用相同的梁体结构形式;邻跨与主跨的长度比值越大,主墩处线形平顺性越好;梁端轨道系统设计不宜考虑地震引起的梁缝宽度变化;大跨度桥梁上宜采用无砟轨道,若采用有砟轨道宜提高边跨梁端的变形控制标准;大跨度桥梁应尽量设置在平坡或小坡度上,如果设置在大坡度上宜采用斜坡支座。同时,提出了大跨度桥梁静态线形验收和动态线形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进一步研究。
    • 周聪
    • 摘要: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广泛运用于中小跨径的桥梁形式之一,连续梁的支座连续段受力复杂,预应力的布置是影响结构受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支座连续段的预应力钢束布置较为复杂。针对支座连续段位置处的三种不同预应力钢束布置形式,探究不同预应力钢束布置下的结构响应,从而得出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对结构的影响。研究得出,改变支座连续段位置的预应力钢束线形,对结构支反力、变形、内力及应力的影响很小,但对该位置的弯矩及抗弯能力有较大影响。
    • 汪慧君
    • 摘要: 在工程设计领域,我们应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本文以既有互通立交美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从美学特点、构造法则、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结合部分典型互通立交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公路立交和市政立交的美学设计方法,对今后互通立交的美学设计提供了一点思路。
    • 余海兵
    • 摘要: 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时,结构体系随施工的进展而不断发生变换,结构受力和变形变化幅度大,为实现曲梁连续刚构桥顺利合龙,并保证桥梁线形与结构内力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施工控制技术对施工过程开展调控。准确预测桥梁施工状态是悬臂浇筑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施工前建立有限元模型开展计算分析,获得了箱梁竖向、水平以及扭转变形情况,确定了施工预变形值。施工过程中开展了桥梁变形及内力监测,对实测与理论数值偏差开展分析,调整预变形值,最终实现了桥梁顺利合龙,桥梁线形与内力均符合设计要求,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乔中美
    • 摘要: 桥梁施工监测是保证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基于京秦高速公路潮白河特大桥施工监测,分析了大跨度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线形及应力的实际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桥梁在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线形得到了较好地控制,测点高程实测值与理论误差值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全桥合龙后桥梁的实测线形与设计线形较为吻合,测点高程实测值与理论值误差在16mm范围内,误差值满足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连续箱梁的底板和顶板始终保持受压状态,应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桥梁的应力变化满足规范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