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济开放

经济开放

经济开放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36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6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2251篇;相关期刊393种,包括国际展望、领导决策信息、瞭望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云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第二届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等;经济开放的相关文献由58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谷、李建军、王韧等。

经济开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6 占比:2.31%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2251 占比:97.65%

总计:22787篇

经济开放—发文趋势图

经济开放

-研究学者

  • 张谷
  • 李建军
  • 王韧
  • 何芳
  • 周申
  • 张子杰
  • 杨朝均
  • 毛其淋
  • 邢孝兵
  • 陈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林汉; 李建国
    • 摘要: 文章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采用非角度和非径向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odel)模型测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基于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从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层次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最后检验了经济开放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规模、结构和效率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稳健的正向提升作用。经济开放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且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递增促进效应,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所减弱。
    • 赵巍; 马婧
    • 摘要: 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依据新形势和国内外发展环境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开放是实现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研究了沿海地区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开放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开放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鲁苏沪浙粤沿海5省(市)为研究对象,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分析三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沿海地区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开放综合指数在2009—2019年间稳步增长,但地区间差异较大。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测算结果显示,除上海市呈波动增长外,其余4省份的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等级,说明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开放对重塑新发展格局的协同推动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时期,沿海地区应因地制宜,促进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开放协同发力,从而加快实现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马勇; 姚驰; 李书舒
    • 摘要: 基于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研究经济开放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工业化进程对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的推导得到:经济开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而工业化会导致环境污染增加。进一步的效应分解得到,经济开放一方面会通过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增加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收入效应和技术效应降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首先,经济开放总体上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这一效应在近年来有所加强;其次,工业化对环境质量存在负面影响;最后,经济开放和工业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因时期和区域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差异。
    • 刁姝杰; 匡海波; 李泽; 骆嘉琪
    • 摘要: 港口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对区域经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本文以环渤海三省一市为研究对象,通过G1-熵权法选取开放基础与开放程度两方面八项指标,评价43个城市的经济开放水平;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证实城市经济开放的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通过单区制空间Durbin模型考察港口发展对经济开放的直接关联与溢出效应;运用两区制空间Durbin模型探讨经济开放的溢出梯度与作用机制.本文的创新与特色有:一是分析港口发展对城市经济开放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丰富港城经济关系研究;二是分析环渤海城市间经济开放的空间相关性与溢出机制,弥补将研究对象孤立化的不足;三是运用两区制模型区分经济开放的不同溢出路径,探讨不同区制下城市经济开放溢出的差异.研究表明:城市经济开放受到本地港口与周边港口发展的双重影响,城市间经济开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环渤海三省一市经济开放整体的溢出属于"互惠互利型",其中辽宁城市群为"独立发展型",河北-天津城市群属于"遇强则弱,遇弱则强型",山东城市群为"强者示范型".
    • 聂燕峰
    • 摘要: 经济开放加速了资源跨国流动,但可能带来外部风险,并对企业储蓄产生影响。本文利用1970~2013年6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经济开放对企业储蓄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储蓄,处理内生性问题并采用稳健性检验后,结果稳健。相比实际经济开放,法律经济开放对企业储蓄影响更大;整体经济开放的影响大于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经济开放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相比发达经济体,经济开放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更大。
    • 欧阳峣
    • 摘要: 从斯密、马克思到韦伯和克鲁格曼,经济开放空间的研究经历了从市场空间、生产空间到要素集聚空间的过程,空间经济学理论通过揭示经济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客观规律为研究经济开放空间奠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中国依托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中日韩自贸区,从总体上构成了纵横交错、有点有面、功能齐全的国际经济开放空间圈层结构.遵循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路,应该抓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选择和拓展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经济开放空间.总体的战略是:从新兴大国国情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出发,根据自主选择、动态调整和内外均衡的原则,以国内经济空间为主体、以后发国家经济空间为延伸、以发达国家经济空间为前沿,构建具有综合优势的大国经济开放格局.
    • 陈本昌; 张旋
    • 摘要: 辽宁省经济增速下滑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辽宁人口流出和人口负增长局面也在加剧.为探究二者联系,聚焦辽宁省区域内人口流动与经济开放问题,比较各地级市人口流动与对外开放情况,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辽宁省14个地级市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地区的人口集聚效应和适当的人口政策能够吸引人口流入;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流出具有负的经济效应.据此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调整人口政策,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放开大城市人口落户限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人口集聚;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顺应人口发展趋势,调整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
    • 李平女
    • 摘要: 作为内陆地区,陕西省在开放程度、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等方面较我国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当前,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机遇和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要求下,陕西省应抓住机会,推动陕西省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和打造陕西开放发展新高地.本文对陕西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陕西金融开放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积极把握国家发展政策机遇、推进金融改革开放;鼓励金融招商、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建设;运用金融科技、助力金融开放;重视高端金融人才建设、充实金融开放专家库;注重金融风险防范、完善匹配开放型金融的监管体制建设.
    • 张红伟; 王莉莉; 陈小辉
    • 摘要: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测算的2012—2018年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采用时间和个体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国数字经济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强化财政分权,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其机制在于数字经济发展分别通过扩大增值税规模、增加个人所得税规模和提升经济开放水平,从而强化财政分权.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财政分权的强化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即东部地区强化程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不显著.
    • 聂燕峰
    • 摘要: 经济开放加速了资源跨国流动,但可能带来外部风险,并对企业储蓄产生影响.本文利用1970~2013年66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经济开放对企业储蓄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开放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储蓄,处理内生性问题并采用稳健性检验后,结果稳健.相比实际经济开放,法律经济开放对企业储蓄影响更大;整体经济开放的影响大于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经济开放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相比发达经济体,经济开放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更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