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综合机械化开采

综合机械化开采

综合机械化开采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01220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煤炭工程、煤炭科学技术、山东煤炭科技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4第二届煤炭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四川省2013年度煤炭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综合机械化开采的相关文献由231位作者贡献,包括伍永平、刘树林、王国强等。

综合机械化开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01220 占比:99.97%

总计:401358篇

综合机械化开采—发文趋势图

综合机械化开采

-研究学者

  • 伍永平
  • 刘树林
  • 王国强
  • 冉波
  • 冯泾若
  • 刘兴江
  • 刘柱
  • 周峰
  • 张毅
  • 张袁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雷显权; 刘福春; 熊有为; 刘恩彦; 朱国辉
    • 摘要: 瓦厂坪铝土矿是国内首个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的有色金属地下矿山。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对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揭示了工作面顶、底板围岩的变形特征和采动应力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工作面矿层采出后,采空区顶板发生沉降变形,底板发生鼓起变形;变形量在工作面中部最大,往两端逐渐减小;工作面长度越长,顶、底板变形越大。2)采动应力在工作面两端和前后方产生应力集中,形成高支承压力区;采空区顶板大范围应力降低,最小主应力为近竖直向拉应力。3)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区随工作面推进向前转移,采动应力峰值随之逐渐增大;采空区顶板采动应力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对合理确定工作面长度、工作面顶板精准支护、应力集中区稳定性控制和采空区顶板安全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罗开成; 高阳; 杨艺; 常亚军; 袁瑞甫
    • 摘要: 根据液压支架的空间布局以及放煤口动作过程的特性,将放煤过程抽象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同时,以强化学习为框架,在无需样本训练的情况下,利用Q-learning算法在线学习顶煤赋存状态与放煤口动作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放煤口动作的最优决策。为保证放煤过程中煤岩分界面均匀下降,在Q-learning算法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均值偏差的奖赏函数,并在Linux系统中建立了工作面连续进刀放煤三维仿真实验平台,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均值偏差奖赏函数学习到的放煤口控制策略,能够保证在放顶煤过程中煤岩分界面更加均匀地下降。在工作面连续进刀放煤条件下,基于均值偏差奖赏函数Q-learning的智能放煤工艺,放煤平均奖励可达13467.8,比原Q-learning智能放煤工艺提高8.8%,比单轮顺序放煤等传统工艺提高约10%。
    • 王世豪
    • 摘要: 传统的急倾斜煤矿采煤方法为炮采加单体支柱铰接顶梁进行工作面支护,不仅煤炭产量较低,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命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基于此,对某矿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急倾斜煤层进行分析研究。经实践应用,整体机械化综采设备的配套使用,使工作面开采作业变得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顶板的不稳定破断现象,极大地降低了煤矿工作面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煤炭产量,为急倾斜煤矿机械化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赵向荣
    • 摘要: 为了提升综采面采煤机开采效率,从采煤机滚筒的直径、叶片数量及螺旋倾角、滚筒转动方向4个角度对影响采煤机开采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采煤机滚筒的改进设计。改进后的采煤机滚筒直径设计为2 300 mm,螺旋倾角27°,采用反向截割方式进行煤壁截割开采。经过设计改进后,工作面的生产效率提高20%,采煤机的开采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 邹勇; 杨启军; 何清锋
    • 摘要: 中国井工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已发展应用20多年,无论是开采技术还是掘进技术,均是按照安全、高效和现代化矿井建设技术水平进行设备配套选型,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跨越式提升。回顾石洞沟煤矿建矿10周年来的开采技术,虽然液压柔性掩护支架在俯伪斜长壁式大采高工作面得到应用,安全效果好,产量比钢性掩护支架的使用大有提升,但职工劳动强度大,通过系统风量配风难度大,产量远远未达到工作面的设计能力。自煤矿实现机械化开采以来,液压柔性掩护支架在减人提效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支架的防飞矸措施、液压油缸故障均对煤矿生产造成了影响。对石洞沟煤矿急倾斜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中的设备进行配套优化,有助于支架的防倒、防滑、防飞矸安全管理,大幅度减少支架故障,实现成组拉架、减人提效、安全高效的目标。
    • 王卫钢; 韩振东; 李嘉维
    • 摘要: 基于对沿空留巷技术在薄煤层开采中探索与应用的研究,首先,阐述工程概况.然后,针对沿空留巷设计,给出明确充填几何参数、充填材料的选用、充填工艺、充填袋施工的技术要求等.最后,针对沿空留巷技术要有正确认识,将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实现薄煤层开采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 许良发
    • 摘要: 综合机械化开采成套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及适应性是工作面高产高效的基础.通过分析瓦厂坪铝土矿地质赋存条件,计算并确定了液压支架相关技术参数.基于满足矿山设计开采能力,计算确定了采矿机及刮板运输机的功率及型号.通过工业性应用验证了设备配套选型的合理性,并对综合机械化开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 陈铎
    • 摘要: 以大倾角作业面综合机械化开采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作业面回采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作业面回采工艺和作业面支架-围岩控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做出总结,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帮助。
    • 梁小糠
    • 摘要: 综合机械化开采铝土矿是通过探索使用煤矿开采工艺开采铝土矿所提出的大规模开采方法,贵州省务川县瓦厂坪铝土矿(山)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铝土矿在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中尚属首次应用,通过前期开采的情况来看,该工艺相对传统采矿方法有优势,也有弊端.优势主要体现在开采效率高、节省开采成本、安全保障程度高;劣势主要表现为受矿体附近小断层、岩溶、矿体厚度变化、顶底板岩层起伏、无矿天窗的影响,限制了该工艺采矿的连续性,增加了开采成本.笔者在系统分析限制综合机械化开采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矿体地质体征以及钻孔、井下开采揭露的地质现象,对后续生产勘探提出了合理建议,以便于发挥综合机械化开采铝土矿的优势,对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在同类型铝土矿的开采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务正道地区其他铝土矿山开采积累了宝贵经验.
    • 陈铎
    • 摘要: 以大倾角作业面综合机械化开采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作业面回采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作业面回采工艺和作业面支架-围岩控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做出总结,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帮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