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网络词汇

网络词汇

网络词汇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409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6393篇;相关期刊317种,包括青春岁月、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国地市报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第一届网络社会年会等;网络词汇的相关文献由37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国强、张亚婷、陈晨等。

网络词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4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26393 占比:99.88%

总计:326800篇

网络词汇—发文趋势图

网络词汇

-研究学者

  • 徐国强
  • 张亚婷
  • 陈晨
  • 陈淑芬
  • 佘平
  • 刘冬冰
  • 刘立
  • 华逸聪
  • 孙爽
  • 岳瑞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琪
    • 摘要: 自2018年“杠精”一词出现以来,“×精”格式的网络词汇层出不穷,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类词缀。作为类词缀,“×精”的构成形式丰富,通常用于指称某一特点或属性非常突出的人或物,具备意义部分虚化、定位性、黏着性、表明词性、能产性的类词缀基本特征。其形成机制主要与语言的隐喻机制、转喻机制以及类推机制有关。
    • 林双红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者的年轻化,人们对语言进行创新的现象愈发普遍,网络上不定时涌现出一系列的新兴词汇,新兴网络词汇发展迅速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对词汇语法化的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就网络词汇而言,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是否能摆脱时效性的特点,具备一定的社会属性,最终进入汉语规范语言的范畴尚需关注并持续研究。
    • 罗小红
    • 摘要: 各种聊天软件的面世不但壮大了网民的数量,而且使网络语言成为人们交际用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民出于节约各类成本、张扬个性、满足各类心理需求等目的,不断催生汉语网络词汇,而网络公司的极力推进促使汉语网络词汇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汉语网络词汇具有偶发与随意性、幽默与谐趣性、简明与时尚性、通俗与低俗性、量大且易传播等特征。从趋势上分析,汉语网络词汇将会继续强势存在,也会呈现一定程度上的泛化趋势,同时,国家也将对其开始依法规范管理。
    • 张嘉真; 林雨亭
    • 摘要: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激增,许多网络词汇应运而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常常有较强的模仿与学习能力,面对简约、易于模仿的网络词汇常常缺少判断、筛选的能力,也对小学生语言文字学习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基于模因论,探析网络语言的生成和传播方式,及其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为语文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提供新思路。
    • 陈玮
    • 摘要: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富有隐喻性的网络词汇的出现。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词汇隐喻现象进行解读,并深入探讨网络词汇隐喻的构词方法。在厘清隐喻性网络词汇传播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动态传播与循环互动并存、社会系统这两种传播模式。
    • 余雅晨
    • 摘要: 网络环境下,词语语法功能发生变化,“套路”一词的语法功能就在网络广泛使用后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以“套路”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词语语法功能变化,阐释词语语法功能改变后词意的新生。如今,“套路”被活用作动词的频率越来越高,且随着权威报刊的大量使用,动词用法有被固定下来的倾向,可以推测,未来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套路”一词或许有成为兼类词的可能。从“套路”一词语法功能的改变可以看出网络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巨大影响,这是现代汉语研究不能忽视的领域。
    • 魏江丽
    • 摘要: 网络词汇是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一些特殊语言或文字,它们是以网络作为媒介迅速流行的词汇,因这些网络热词能够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具备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性,一些简短好记的热词常常会成为抢注商标的目标。比如2020年度流行网络用语:凡尔赛文学、打工人、内卷等。那么,申请网络词汇时需考虑哪些因素呢?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审查实例对网络热词申请商标的注意事项作出说明。
    • 席敬; 祁周倩
    • 摘要: 讲好中国故事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的成功治理经验更需要以合适的话语方式传递给世界,翻译在中国故事的讲解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对疫情期间涌现的网络词汇的把握.本文梳理了疫情期间流行网络词汇的主要来源,通过对网络新词的构词特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并结合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目标需求,提出了网络疫情词汇翻译的三大原则,探寻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
    • 张曦
    • 摘要: 本文结合当下流行语"鸡娃"的使用现象,注意到原本属于偏正结构的"鸡娃"转变为动宾结构,其中"鸡"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发现其认知机制是由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网络词汇中名词动词化的几点原因,即受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网络词汇求新求异的表达方式,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语用效果和社会心理需求等.
    • 华逸聪
    • 摘要: 互联网时代,网络词汇层出不穷.网络词汇是使用者思维方式的体现,其构成方式更反映着隐喻的心理认知机制.网络词汇中的隐喻思维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这些隐喻遵循精准性、简洁性、生动性、礼貌性原则,从而使网络词汇的隐喻符合大多数人的共同经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