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老庄

老庄

老庄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5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4篇、相关期刊431种,包括管子学刊、文史哲、中州学刊等; 老庄的相关文献由56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谷、雷文学、孟至岭等。

老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4 占比:100.00%

总计:574篇

老庄—发文趋势图

老庄

-研究学者

  • 张谷
  • 雷文学
  • 孟至岭
  • 李之灏
  • 马汉钦
  • 冯晖
  • 刁生虎
  • 周全田
  • 李霞
  • 汪韶军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涂可国
    • 摘要: 尽管老庄道家尊奉“道法自然”的法式,主张绝圣弃智和清静无为,追求无为而无不为,却并非一味提倡消极避世,并非不讲人的责任担当。老庄道家的责任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无责于人:责任的内涵。《庄子》虽无“责任”概念,却通过“责”“任”和“事”等来明言范畴,阐述了无责于人、不避其任、应为之事、圣人之过的责任伦理观念;二是道法自然:责任的指向。在天人关系的宇宙论框架之中,立足于三种“自然”的意涵,老庄阐述了常因自然、以辅万物、听天由命等人对待自然的责任观念;三是审分明职:责任的职业主体承担。《道德经》不太关注君臣问题,也不太关注君臣责任,而《庄子》从天道与人道、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相互感应的角度,强调不同角色、不同身份和不同等级的责任分工,尤为关注君、臣两种职业的责任;四是为而不争:责任的理想人格承担。老庄道家构建了许多理想人格,诸如真人、大丈夫、大人、神人、圣人等,并分别就其应承担的责任做了独特阐释。
    • 张谷
    • 摘要: “自然”概念为道家所创,其在中国传统思想和语言中的基本含义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等。近代以后,上述传统含义发生改变,出现了“自然界”的意义。“自然”概念的这种演变也发生在近代日本。在“自然”的传统意义开始变化的背景下,铃木大拙自觉继承道家的“自然”概念并在近代语境下对其进行阐发。他强调道家式的表示状态的“自然”,并用“如其所是”揭示其意义。他重视主体的“自然”,并以“无我”“无心”诠释之,这也成为其禅学觉悟理论的基础。铃木大拙的自然主义既与道家的“自然”观念一脉相承,也蕴含着他从日本近代文化视角作出的独特诠解,丰富了道家“自然”概念的内涵。
    • 赵继红; 陈子瑄
    • 摘要: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是刘勰评述晋宋诗风转变之语。根据对山水诗性质的界定和代表人物的出现,山水诗作为一代新诗歌风尚应出现在宋初永嘉时期。其兴起则和“庄老”有着莫大关系。而“庄老”不仅指代玄言诗,而且包括老庄思想。由于玄言诗是在玄谈基础上形成,而玄谈后期专注于自己形式的发展,不再注重探讨老庄玄理,故而两者之间产生分离,所以玄言诗和老庄思想对“山水诗”的影响也不能一以概之。宋初山水诗虽留有玄言的成分,但不影响“山水方滋”的局面,这多是由于当时文学中摘句欣赏和批评的原因,使得文人有意识地规避不可取之处,而山水之局面也由此形成。
    • 周学辉; 吴睿
    • 摘要: 老庄无为思想在中国道家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体道、悟道的重要方法及其原则。本研究立足于荣格分析心理学,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阐释学的方法,系统梳理了老庄无为思想的内涵,并结合荣格所提出的积极想象的技术,明确了积极想象技术与老庄无为思想的联系。
    • 陆玉胜
    • 摘要: 老庄道本体论关乎有与无的关系。老子道本体论表现为建构有无二元思维框架而由有走向无;庄子道本体论则表现为解构有无二元思维框架而更彻底地走向无。老庄道本体论尚无,并最终都走向虚无主义。从当代语境看,老庄道本体论主要适合于崇尚节欲、抑制创新、观赏世界和喜好非智的农耕文明社会,因此需要对老庄道本体论加以当代审视:第一,扬弃老庄道本体论中节欲的农耕文明观,树立现代工商业文明观;第二,去除老庄道本体论中的漠视创造精神特质,培育创造精神;第三,扬弃老庄道本体论中的观赏世界的观点,树立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观点;第四,去除老庄道本体论中蕴含的非智主义,弘扬现代理智主义;第五,扬弃老庄道本体论的整体性,树立现代本体论的整体观。
    • 杨晓军
    • 摘要: 《瘗鹤铭》从唐宋以来,因金石家、书法家的重视而彰显于世.宋黄长睿评价其"萧远淡雅,若其为人",黄庭坚更是尊之为"大字之祖",为书家之冠冕.这正是老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美学观的具体体现,天真无瑕,势若飞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 张谷
    • 摘要: 西田几多郎哲学既自觉利用了西方哲学的成果,又具有鲜明的东方性格.他终生深研和钟情于老庄,并将其思想吸收到自己的哲学思想中.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其哲学的核心概念"纯粹经验""实在"等吸取了老庄"道"的思想;二是他用高度熟练的技艺来解释其重要概念"知的直观"的思路来自庄子"道进乎技"的思想;三是其道德哲学的最高概念"善"与庄子"安其性命之情"的思想相一致.老庄思想与日本近代知识人和哲学家结缘,显示出古老的道家思想仍具有很大生命力.
    • 张春芳
    • 摘要: 王老庄村位于武清区上马台镇,村庄不大,只有288户;村庄不富,却干净整洁。眼下虽是农忙时节,但由于村里土地都已流转,地里看不到干活的村民。一条公路—塘马线穿村而过,却并不影响村庄的宁静,只有公路旁的茶社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侧耳倾听,村民们谈论的话题竟不是想象中的家长里短。
    • 程胜; 唐东堰
    • 摘要: 史铁生偶然与地坛结缘,地坛融进了他的生命,在与地坛"静默"的"对话"中,他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并超越社会上的各种成见与观念,对"生死""残缺""活着"有了全新的觉悟.值得注意的是,史铁生在地坛中对生命的觉悟,并不是借助于理性思辨推导出来的,而是以"冥想"和"直觉式体验"的方式,在物我交融的心理状态下获得的"顿悟".它与道家"老庄"所提倡以"坐忘""虚静"的方式直面宇宙生命、体悟生命真谛的途径不谋而合.思维方式的相似,也让他们的生命哲学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将"残缺"视为万物的本来,将"生死"视为自然的过程."地坛"不仅是史铁生生命哲学形成的场所,更是其生命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 邓杰; 文仪萱
    • 摘要: 行动绘画与老庄思想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但就方法论而言,行动绘画的创作技巧中涵盖了不少老庄的“无为”思想,对当今的艺术创作仍然具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