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膝关节软骨损伤

膝关节软骨损伤

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73903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医疗装备、中国社区医师、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医学影像中西医结合青年医师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委会会议、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等;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保军、胡杰亮、裴建花等。

膝关节软骨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3903 占比:99.76%

总计:74084篇

膝关节软骨损伤—发文趋势图

膝关节软骨损伤

-研究学者

  • 周保军
  • 胡杰亮
  • 裴建花
  • 陈力援
  • 魏孔星
  • 何馨
  • 倪善军
  • 刘伟
  • 刘柏铭
  • 刘欣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月; 沈阳; 刘铭; 刘松波; 赵根; 刘欣伟
    •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腔内注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膝关节小范围软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1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骨折术组(A组,n=10),UC-MSCs注射组(B组,n=10)和微骨折术联合UC-MSCs注射组(C组,n=11)。A组行微骨折术,B组在关节镜探查1个月后分别于第1、4周向膝关节腔内注射UC-MSCs,C组在接受微骨折术治疗1个月后分别于第1、4周向膝关节腔内注射UC-MSCs,记录3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术并发症,比较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Lysholm、Tegner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后各随访节点Lysholm、Tegner评分较前一次随访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B、C组患者的Lysholm、Tegner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各有2例患者在接受UC-MSCs注射治疗后,膝关节出现局部发热、肿胀,予以外敷冰袋对症处理,1周后症状均消失,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关节小范围软骨缺损应用UC-MSCs注射能获得满意疗效,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其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 刘恒鑫
    •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21-06社旗县人民医院骨外二科行关节镜手术的9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骨软骨镶嵌移植术组(镶嵌移植组)和微骨折术组,各48例。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评价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期间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镶嵌移植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膝关节功能均优于微骨折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关节镜微骨折术比较,关节镜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而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管晓军
    • 摘要: 目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关节腔内注射联合低负荷阻力训练(L-BFR)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接受L-BFR,研究组接受PRP关节腔内注射联合L-BFR治疗。对比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活动度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结论:PRP关节腔内注射联合L-BFR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的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进行推广使用。
    • 赵根; 李涵; 向杜磊; 朱君旭; 金文铭; 刘欣伟; 刘铭
    •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45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术式分为3组。A组采用保守治疗,B组采用清理成形术,C组采用微骨折术组。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估3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24个月的Lysholm评分。采用本研究小组自定义的满意度评分量表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对疼痛缓解、功能活动提高、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打分,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结果3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C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C组的Lysholm评分显著低于A组、B组,B组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接受治疗后的1、3个月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在治疗后的6、12、24个月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效缓解疼痛。
    • 饶瑶; 邹叔彪
    • 摘要: 探讨MRI显像定量评价在盘状半月板体育运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选取113例疑似盘状半月板体育运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膝关节镜检查结果,分为完整组(27例)、变性组(61例)、撕裂组(25例),均行MRI显像检查,分析盘状半月板损伤情况。结果显示,完整组、变性组、撕裂组外侧盘状半月板体部宽度(WDLM)、WDLM/股骨外髁宽度(WLFC)、游离缘高度/体部高度(HF/HM)呈逐渐升高趋势,关节囊缘高度(HP)、HP/HM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WDLM/WLFC、HF/HM联合诊断盘状半月板运动损伤与损伤类型的AUC大于各参数单独诊断;且WDLM、HF、WDLM/WLFC、HF/HM与膝关节软骨损伤呈正相关,HP、HP/HM与膝关节软骨损伤呈负相关(P<0.05)。MRI显像定量检查对盘状半月板运动损伤及损伤类型具有良好诊断价值,且均与膝关节软骨损伤显著相关,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高强; 马小伟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检查诊断膝盖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病变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及MRI检查,并行关节镜下手术探查和(或)治疗。以关节镜下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CT和MRI检查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对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60例患者关节镜下检查半月板损伤132例,关节软骨损伤119例,MRI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130例,关节软骨损伤113例,CT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114例,关节软骨损伤101例。关节镜和MRI检出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率均高于CT检查(P<0.05);MRI诊断膝半月板损伤及关节软骨损伤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MRI检查诊断膝半月板损伤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检查,对于临床符合MRI检查指征的膝关节病变患者,采用MRI检查对明确病情更有价值。
    • 邓敏明
    • 摘要: 目的研究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与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膝关节评分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骨科就诊的8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微骨折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个月手术治疗优良率为48.84%,与对照组的44.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两组术后1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后4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与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均安全、有效,二者近期疗效相当,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但骨软骨镶嵌移植术远期疗效更为理想。
    • 张鹏; 陈进芬
    • 摘要: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应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接诊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80例,对其均进行CT与MRI联合检查。以综合检查为金标准,观察CT与MRI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T与MRI联合检查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为97.78%(88/90),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为98.89%(89/90),对膝关节半月板、软骨损伤的总检出率为98.33%(177/180)。CT与MRI联合检查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检出率及对膝关节半月板、软骨损伤的总检出率与综合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联合检查诊断膝关节半月板、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33%、98.67%和96.67%。CT与MRI联合检查诊断膝关节半月板、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与综合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联合检查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柴长䶮; 王忠政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MR在检查糖尿病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在检查糖尿病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接收的80例疑似糖尿病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经关节镜检查(金标准)发现,糖尿病膝关节软骨损伤者有59例,非糖尿病膝关节软骨损伤者有21例。先后对其进行CT和MR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经关节镜检查,在确诊的59例患者中,膝关节软骨损伤1、2、3、4级者分别有35例、14例、7例、3例。MR诊断准确率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相近,但MR和CT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4.92%、90.48%、96.55%、86.36%、93.75%(75/80),均显著高于CT诊断的71.19%、52.38%、80.77%、39.29%、66.25%(53/80)(P<0.05)。结论:MR在检查糖尿病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效果良好,能够对其损伤分级情况做出准确判定,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检查方式。
    • 李超; 张希军; 张伟中; 王钊
    • 摘要: 目的:评价膝关节软骨,半月板及韧带损伤临床诊断中磁共振的应用价值如何。方法:抽取病例的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 月,病例数为30例,类型为膝关节软骨,半月板及韧带损伤,金标准为关节镜检查结果,全部病例的检查均用的MRI,评比准确率的差异。 结果:MRI对于膝关节软骨、半月板损伤、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与关节镜展开比较后,各项的差异不明显,即P>0.05。结论:应用磁 共振进行膝关节软骨,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的检查,诊断价值高,适宜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