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茅尾海

茅尾海

茅尾海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海洋开发与管理、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等; 茅尾海的相关文献由188位作者贡献,包括蓝文陆、李素霞、任广波等。

茅尾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100.00%

总计:78篇

茅尾海—发文趋势图

茅尾海

-研究学者

  • 蓝文陆
  • 李素霞
  • 任广波
  • 刘云霞
  • 吴培强
  • 吴志强
  • 姜发军
  • 常涛
  • 张栋
  • 张荣灿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波; 李伟; 胡克
    • 摘要: 悬浮物是近海海湾及潟湖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遥感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反演水体的悬浮物浓度,但鲜有同时利用2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反演同一研究区的悬浮物浓度。该文基于同一时期(2019年9月)的GF-1C光学影像和GF-3微波数据,采用双波段比值算法和Cloude-Pottier分解算法分别对原始影像进行图像分割和目标提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期野外采样数据,利用三次多项式回归算法,开展了茅尾海及其入海口水体悬浮物反演。精度分析显示,GF-1C反演模型相关系数(R^(2))、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88,130.25 mg/L和9.65%;而GF-3反演模型对应结果分别为0.61,230.87 mg/L和15.13%,研究表明,GF-1C光学遥感反演精度(90.35%)要好于GF-3微波遥感反演结果(84.87%),但2种反演结果分布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一致性,进一步表明基于2种不同数据源建立的反演模型能够为茅尾海悬浮物反演和海岸带环境监测提供参考。
    • 阎琨; 庞国涛; 李伟; 毛方松
    • 摘要: 为揭示茅尾海入海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在茅岭江、大榄江、钦江入海河口采集13件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重金属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茅尾海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Cr、Cu、Hg、Pb、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78×10^(-6)、0.14×10^(-6)、37.6×10^(-6)、18.9×10^(-6)、0.0048×10^(-6)、22.5×10^(-6)、54.7×10^(-6),均低于GB 18668—2002的一类标准。沉积物中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茅尾海东部工业区和西部茅岭江附近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污染分析表明,大部分重金属元素显示为无污染—轻度污染水平,Cr具有中等污染水平;生态风险分析显示,重金属总体处于较低潜在风险,东部工业区Hg、Cd显示出中等生态风险。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探讨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主要受河流控制,Hg、As、Cd还受到临港工业区废水排放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茅尾海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建议重点关注东部工业区重金属排污状况。
    • 肖谋耀
    • 摘要: 8月22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公布了第二批自治区重要湿地。第二批自治区重要湿地包括桂林猫儿山森林沼泽湿地、永福百寿河湿地、防城港山心沙岛湿地、钦州大风江口湿地、茅尾海红树林湿地、达开水库湿地、贵港六陈水库湿地、百色澄碧河水库湿地、靖西渠洋湖湿地、宁明古梅草本沼泽湿地等10处湿地。
    • 李祖华; 彭小燕
    • 摘要: 利用2011年-2019年广西茅尾海共6个航次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含量时空变化特征,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污染状况。结果显示,近10年茅尾海表层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年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1.96~142.79 mg/kg,调查期间除湾顶靠近入海河口海域的一个站位出现超标外,其他站位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93%的监测值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0.3,总体硫化物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湾顶入海河口处海域较高,中部海域及湾口处相对较低。近10年硫化物含量年际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陆源输入和海域养殖活动对茅尾海沉积物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大。
    • 黄星; 袁菁菁; 王薛平; KWAN Kit Yue; 张骞
    • 摘要: 了解红树林斑块空间演变,对于全面、准确地评估区域红树林保护、修复效果十分重要。为此,以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9年共4期Landsat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基于监督分类法解译结果,综合景观动态分析、空间叠加分析及主要途径计数等方法对近30年茅尾海红树林斑块面积、数量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9年间,茅尾海红树林斑块总面积由479.7 hm^(2)增长到1477.5 hm^(2),红树林质心不断向北、向西偏移;(2)1990—2010年间,茅尾海红树林斑块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人为因素,2010—2019年间其主要驱动力为自然因素;(3)茅尾海红树林斑块总数虽从1990年的204个增加到2019年的405个,但斑块密度降低、斑块平均面积增加,说明斑块破碎化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且其主要驱动力为自然因素。红树林人工造林特别是无瓣海桑造林对于研究区红树林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应加强对人工造林的成林过程、斑块扩散机制及其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
    • 吴德星(文/图)
    • 摘要: 自治区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树林保护好”的指示,重新编制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规划,2020年经批复保护范围增扩1500多公顷,把全市82.47%的红树林纳入保护区。跨海龙门大桥2020年8月动工兴建,是经过红树林生长区域的大工程。
    • 摘要: 北京:走进城市湿地感受自然之美图为北京市海淀区的玉渊潭东湖湿地园生态保育区。玉渊潭东湖湿地园位于玉渊潭公园东北部及东湖区域,总面积达35公顷,其中东湖湿地园生态保育区面积约为8.4万平方米。生态综合整治绘就山村美丽风光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茅尾海"海上牧场"的冬日景色。
    • 叶景静; 卢覃培; 贾舒涵; 郑红芸; 孙承航; 黄大林
    • 摘要: 目的 对分离自广西茅尾海红树林根际土壤的两株链霉菌B353和B486进行鉴定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4种培养基分离放线菌,ISP2培养基纯化菌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来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其抗菌活性;观察两株链霉菌的形态特征;利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对活性物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发现,菌株B353和B486可能是Streptomyces seoulensis NRRL B-24310 T的两个变种.抗菌活性筛选表明,B353和B486这两株链霉菌对不同的鉴定菌株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强.TLC的分析结果表明,链霉菌B353和B486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活性的物质.结论 分离自广西茅尾海红树林根际土壤的放线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存在从中发现有着天然活性的新抗生素的潜力.
    • 夏长水; 陈振华; 韦重霄; 薛宇欢; 张栋; 宋卫杰; 张良
    • 摘要: 为了评估广西钦州茅尾海综合整治对水动力的影响,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模式)建立了广西钦州湾及茅尾海精细化水动力模式,模式的水平分辨率达到100 m,同时采用干湿网格技术考虑漫滩过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茅尾海综合整治对茅尾海和外湾的潮流场以及茅尾海的纳潮量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淤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完成后茅尾海的大潮纳潮量分别增加了6.1%,13.0%和21.7%,而平均纳潮量分别增加了3.1%,9.8%和18.1%.在茅尾海清淤的范围内,由于水深加深,大部分海区的流速均有明显减小;而在从龙门港到外湾的大部分海区,由于茅尾海清淤后纳潮量显著增大,流速明显增强,有利于钦州湾航道的维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