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污染评价

污染评价

污染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3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1篇、会议论文136篇、专利文献107777篇;相关期刊578种,包括农业环境与发展、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98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等;污染评价的相关文献由525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菊、张进忠、朱维琴等。

污染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1 占比:1.24%

会议论文>

论文:136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07777 占比:98.64%

总计:109264篇

污染评价—发文趋势图

污染评价

-研究学者

  • 张菊
  • 张进忠
  • 朱维琴
  • 邓焕广
  • 余维初
  • 张永清
  • 方凤满
  • 杨斌
  • 雷富
  • 任晓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宁银中
    • 摘要: 农田土壤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好坏事关国计民生.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Pb和Zn含量在农田土壤中日渐增多,而目前研究中对农田土壤Pb和Zn总量与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较为零散,对不同形态相互转化机理及污染状况缺乏系统性整理和认知.为进一步明确重金属在土壤中污染状况及不同形态分布和相互转化机理,本研究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我国农田土壤Pb、Zn污染水平、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40.45 mg·kg-1和106.99 mg·kg-1;西北地区Pb残渣态占比最高,西南地区可交换态占比最高,且残渣态Zn占比均超过50%;通过分析发现,pH为重金属形态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地质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点位中Pb高于Zn,但均为轻微危害等级;土壤环境因子综合分析表明,重金属形态分布由多种因素复合作用达到形态转化平衡状态.
    • 李文琦; 吴涛; 蒋国俊; 张建珍; 解雪峰
    • 摘要: 为全面了解金华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提升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地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金华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并结合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进而对金华市农用地安全利用进行分区,提出针对性安全利用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呈现西北部高、中部和东南部较低的特点.2)单项污染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镉污染最为严重,污染点位占比为13.86%,铜污染次之,占比为1.29%;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以清洁水平为主,清洁点位占比为79.81%,部分地区存在中度、重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主要为低风险和中风险,低中风险点位总占比为94.42%,不存在高风险地区.3)研究区安全利用分区结果显示,各类区域占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风险监控区、清洁安全区、风险预警区、基本清洁区、严格管制区.
    • 郑家传; 朱勇坤; 柳后起
    • 摘要: 为系统分析环独墅湖水体污染现状,采用营养指数和污染因子指数法对研究区表层水体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水质参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总氮(TN)含量均值为3.26 mg/L,属劣Ⅴ类地表水;总磷(TP)含量均值为0.03 mg/L,为Ⅲ类地表水;总Hg含量均值为0.11μg/L,为Ⅳ类地表水;其他水质参数均满足Ⅰ类地表水标准。研究区表层水体总体呈中营养状态。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独墅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Hg和TN,两因子污染累积贡献率达到了全部污染负荷的90.18%。采样点S1和S8处的总Hg含量对综合污染指数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独墅湖水体综合污染指数达到重度污染等级。
    • 居字龙; 袁航; 张小波; 姜志勇; 刘文文; 周豹; 尹猛
    • 摘要: 为探索县域生态地质调查中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工作,选定湖北省红安县金沙湖和觅儿寺工业园两个重点调查区,系统采集740件表层土壤(0~20 cm)样品,测定Cu、Pb、Zn、Cr、Ni、Cd、As和Hg共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调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①调查区上述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48、21.75、71.48、53.24、20.25、0.13、5.44 mg/kg,以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为参考值,认为调查区Cu、Cr、Ni、Cd积累相对富集,超标点以轻微污染为主,其中Hg没有超出国家标准,而单个锰钴矿点出现重金属元素中度—重度污染。②重金属来源分为3类,即Cu、Cr和Ni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属于自然来源;Pb和Hg主要来源于工农业污染,属于人为来源;As、Cd和Zn受到成土母质和工农业污染双重控制,属于混合来源。③重金属超标点空间分布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金沙湖调查区集中在高桥—永佳河基性—超基性混杂岩带,而觅儿寺调查区集中于工业园和锰钴矿化点周边。该研究能为红安县后期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县域生态地质调查提供借鉴参考。
    • 宋逸群; 王传远; 靳文静; 王华远; 刘晓蕾; 李秀娟
    • 摘要: 为探究渤海辽东湾海域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及其输入源,2014年8月于辽东湾采集了沉积物表层样品,并检测了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以及碳、氮同位素。结果表明:辽东湾表层沉积物样品的TOC变化范围为0.23%—1.76%,平均值为0.72%;TN的变化范围为0.02%—0.09%,平均值为0.04%。有机碳同位素值在-23.89‰—-21.82‰,平均值为-22.34‰;氮同位素的值处于5.27‰—9.68‰之间,平均值为7.43‰。粒度对碳、氮同位素值的影响不大,人为因素会对碳、氮同位素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有机污染评价显示辽东湾的西南部及东北部海域受到一定程度的生态污染。依据经典的二元计算模式,辽东湾海源有机质贡献比例范围为51.77%—86.31%,平均值为77.66%。因此辽东湾海域的有机质输入源主要为海源有机质,陆生有机质来源主要是陆生C3植物。研究结果对于渤海陆海统筹的生态保护修复与区域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打响渤海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
    • 毛政利; 赵华美
    • 摘要: 在华南西部的右江河谷地区按照10 km×3 km的网度采集71个浅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样品中Cd和Pb的含量,应用累积频率法和分形分析方法分析计算其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以此为评价标准对本地区浅层土壤的Cd、Pb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种分析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相差不大,其中Cd的基线上限相差10.3%,基线值相差9.4%,Pb的基线上限相差3.6%,基线值相差6.7%,说明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都合理,本文取2种方法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其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即Pb为25.44 mg/kg,Cd为0.304 mg/kg。Cd的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轻度污染占67.61%、中度污染占23.94%、重度污染占5.63%,Pb的单因子污染评价显示轻度污染占53.52%、中度污染占25.35%、重度污染占11.27%;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显示轻度污染占52.11%、中度污染占33.88%、重度污染占8.45%,显示出本区以轻度污染为主,中度污染次之,少数地区达到了重度污染,且中、重度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中西部地区有一个中度污染点。大多数样品Cd和Pb的地累积指数小于1,说明本区Cd和Pb的累积效应不很明显,但在研究区的东南部Cd和Pb的地累积指数以及中北部Pb的地累积指数达到了中度污染水平。这些均说明研究区以东铝土资源开发和研究区中部火电厂的生产活动对该区Cd、Pb污染有较大的影响。
    • 袁丽; 胡小芬
    • 摘要: 为探讨煤矸石淋滤液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等对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Cu、Zn、Cr、Ni、Cd、Pb、Hg、A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pH值在3.45~6.34之间,总体呈弱酸性,Cu、Zn、As、Cd、Cr、Ni超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15618-2018),且多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超出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单项生态风险表明,研究区土壤为中等生态危害,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有20%土壤样点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地质累积指数显示土壤环境为中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土壤生态系统受轻微损害,以Cu污染中严重,其次为Cd、Hg和Ni。
    • 张娜; 崔娇梅; 孙晶; 高海涛; 李伟
    • 摘要: 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最常见的环境问题,其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污染和风险评价方法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将常用的几种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指数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以及健康风险评价法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根据不同研究学者的相关论述总结不同方法的局限性及其共同性。结合几种方法优缺点发现:对于研究区域尽量结合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污染状况;将人体健康与风险评价结合,可分析重金属是否对人体造成危害,能更好地对风险因子采取防控措施。
    • 解兴春; 白梅; 李应飞; 解德艳; 柏安露; 杨育跃; 柏江; 李恒亮
    • 摘要: 为分析不同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以云南某地河流、湖泊底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As、Hg、Cr、Cu、Cd、Pb、Zn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评价,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等级评价,探讨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方法的应用范围,为类似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冯亦立; 王家源
    • 摘要: 为研究燃煤电厂重金属排放对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测定了某燃煤电厂烟囱入口烟气中Cd、Cr、Hg、Ni、Pb、As含量,同时根据当地气象及地形条件,在燃煤电厂周边采集19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情况,并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燃煤电厂烟气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为0.02~2.00μg/m^(3),向大气中排放各种重金属元素为0.18~19.08 kg/a,单位发电量的重金属排放量满足美国环境保护署对火电厂重金属排放的要求。Cr、Hg在燃煤电厂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含量较高,与周边土壤中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是燃煤电厂气态污染排放的特征元素。燃煤电厂周边各个方向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随烟气排放距离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燃煤电厂周边土壤中Cd、Hg、Ni、As处于中度污染水平,Cr、Pb处于轻微污染水平,需进一步加强烟气中重金属脱除的技术手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