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言使用

语言使用

语言使用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8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3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471264篇;相关期刊601种,包括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贵州民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第二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第八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等;语言使用的相关文献由104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远新、姚春林、韩建岗等。

语言使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3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71264 占比:99.79%

总计:472272篇

语言使用—发文趋势图

语言使用

-研究学者

  • 王远新
  • 姚春林
  • 韩建岗
  • 夏娜
  • 柳元丰
  • 邬美丽
  • 付维洁
  • 古丽米拉·阿不来提
  • 康军帅
  • 戴庆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字绍美; 王燕
    • 摘要: 语言景观属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之一,侧重于探究公共领域语言的使用。照壁题字作为一种语言景观,具有私人性和公共性的双重性质,从照壁题字可以看出它是由家庭的语言使用走向公共空间的语言营造的一种现象。本文以云南各地区的照壁题字作为语料,进一步考察照壁题字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和分析题字究竟有什么样的语言特征及照壁题字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文化内涵,根据不同地区的题字探究语言的使用特点及规律,并对云南的语言景观规划提一些相关建议。
    • 杜浦
    • 摘要: 语言使用问题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通用语言在少数民族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普及,语言使用如何影响民族地区农户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学界关心重点。研究通过构建经济模型来明确普通话水平提升能否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推普活动广泛开展的措施体系。
    • 莫娜
    • 摘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广西部分高校壮族大学生壮语使用与语言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在壮族地区长大的壮族大学生绝大多数可以用壮语交流,他们热爱自己的语言;而在非壮族地区长大、在外地上学的壮族大学生,由于从小缺乏壮语环境,基本无法顺利用壮语交流;生活区域和教育区域影响壮族语言使用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态度。基于此,提出壮语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重视壮族青少年语言态度培育,提高保护壮语的积极性;发挥儿童壮语自然习得的优势,重视壮语的家庭学习;深化壮语在民族地区的教学研究,提高壮语教学水平。
    • 赵春燕
    • 摘要: 乡村振兴与乡村语言民生、乡村产业语言和乡村语言教育等有密切的关系。学界当务之急应是了解现状、梳理事实,而非急于给出结论。中扎村的语言,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藏语、汉语和英语。藏语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受方言、宗教因素影响呈现出多种变体。汉语有普通话和方言变体,英语的使用相对简单。村民对语言使用、语言学习两个话题的讨论,隐含着他们的语言态度:前者涉及藏传佛教通用语、藏语方言和普通话,后者涉及汉语、藏语和英语。村民还面临各种语言困境,主要体现在乡村语言民生、乡村产业语言和乡村语言教育3个方面。其中,由语言不通引起的出行难、看病难和维权难让村民最为忧心,反映了他们最实际、最迫切的语言文字需求。中扎村属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攻坚区,根据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可以从两方面做进一步思考:(1)社会是一个语言市场;(2)信息就是力量。从语言规划角度,建议加大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力度,扫除村民的语言文字障碍。具体来说,一是培养村民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满足日常生活的语言需求。二是培养村民的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能力,优先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语言民生需求。三是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对乡村中的经济或文化精英人物精准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语言能力上的引领示范作用。
    • 陈国静; 何琴; 陈盈盈
    •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析喀什市Y村村民的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情况和经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态度等。结果揭示,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与经济收入水平呈正性关系;调查对象对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持积极态度,但在语言学习效果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据此提出强化语言“红利”认识、建立普及长效机制、营造语言学习氛围、依据年龄特点开展培训等建议。
    • 刘戈
    • 摘要: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领域影响深远的两大概念。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其核心是语法规则和语言官能。语言能力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语言官能运算和处理语法结构的方式。语言能力在语言学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普遍语法在一语和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并形成三大假说:直接可及说、间接可及说和不可及说。交际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通过人际交往发展而来的使用语言的技能。这种技能与社会、语境和使用语言的人密不可分。交际能力的研究内容包含对交际能力组成部分的探讨和建立相关交际能力模型和交际语言框架两个方面。交际能力的理念为交际教学法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语言学习者需从语言和交际两个角度来学习语言。
    • 侯晶茹
    • 摘要: 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是语言国情调查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依据。该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观察的方法,分析了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萨热拉村塔吉克族的语言使用情况,以期为研究塔吉克族的语言发展提供帮助。
    • 林琳
    • 摘要: 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状况和语言态度的研究有助于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和国家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以此为研究目的对广西壮母语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族语的使用及语言态度均低于国家通用语,对英语则同时具有文化性认同和工具性认同,语言使用和态度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深化对民族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的研究对推动民族团结、促进文化生态和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 成佩敏; 苏倩媚
    • 摘要: 本研究以贺州市南乡镇作为调查点,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南乡当地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南乡壮话的语言活力总体保持较好,但受到普通话冲击严重,壮、普双语现象是镇内的普遍特征,青少年出现普通话单语化趋向;从代际变化上看,常用词的熟练程度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从语言态度上看,受访者对民族语传承的期望和当前镇内语言发展形势相矛盾。针对以上调查结果,从乡村振兴和语言文字政策两方面对桂东尼族地区的语言规划提出相关建议。
    • 刘杨; 方帆
    • 摘要: 在普通话普及、英语作为必修外语的背景下,研究方言的使用者对方言使用、态度与身份认同,这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混合研究法,本研究调查潮汕地区250名年轻人的潮汕方言能力、使用情况以及态度。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当地年轻人的潮汕话较好,能流畅沟通,但在潮汕话俗语谚语、书面语的理解和表达上存在一定困难;年轻人对潮汕方言总体持积极态度;年龄、性别、城乡因素对其方言态度无显著影响,而潮汕方言能力对其态度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潮汕方言是家庭领域的主要交流语言,但人口流动、语言政策、方言口音差异等因素影响其使用频率和方言活力。本研究还揭示了社交媒体对方言身份认同、方言保护的积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