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调剂管理

调剂管理

调剂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87292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时事资料手册、中国卫生产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6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江苏省药学会第七届药师周大会、第十一届华东地区药剂学术会议、'2000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究会等;调剂管理的相关文献由99位作者贡献,包括旷艳鸾、吴观兰、杨云珍等。

调剂管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7292 占比:99.97%

总计:287375篇

调剂管理—发文趋势图

调剂管理

-研究学者

  • 旷艳鸾
  • 吴观兰
  • 杨云珍
  • 王喜英
  • 肖东英
  • 阳梅英
  • 丁宝利
  • 丰素娟
  • 付卫华
  • 何卓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卓楠
    • 摘要: 目的:分析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0年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行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并对实行前120例患者(设为参照组,时间为2019年1-12月)、实行后120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时间为2020年1-12月)开展研究。对比两组药品管理情况、用药差错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调剂时间及药品盘点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差错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的药房药品管理中实行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等措施,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降低药房的用药差错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 张海霞; 宋庆银; 胡安静
    •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PDCA循环在医院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机调剂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1—6月摆药机调剂药品612531包为对照组,在本院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机调剂管理实施常规管理,选择2021年7—12月摆药机调剂药品683952包为观察组,在本院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机调剂管理实施PDCA循环管理,两组医护人员均为同一批次,无人员变动。对比两组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摆药机调剂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在医院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机调剂管理中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步骤改善摆药机调剂差错,帮助医院药房提升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黄娟
    • 摘要: 目的:研究与探讨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1月在药学部接受服务的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将病患人数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实施常规药学管理,观察组95例实施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相结合方案,对两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和用药错误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和用药错误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剂管理、药学监控管理能够提升药房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 徐雪莲
    • 摘要: 目的 研究加强调剂管理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9年开始对药房药品管理加强调剂管理,选择实施常规调剂管理的2018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实施加强调剂管理后的2019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种管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1)两组药品调剂、取药等候和药品核对用时对比:观察组药品调剂用时、取药等候用时和药品核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用药失误发生率:观察组出现用药失误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加强调剂管理,能有效缩短调剂和患者等候的时间,减少出现用药失误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值得应用.
    • 王红英
    • 摘要: 目的 探讨开展中药调剂管理时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住院患者60例进行中药调剂管理资料分析,以中药配方颗粒为观察组,以中药饮片为对照组,比较调剂、发药差错情况、患者评价、调剂人员评价.结果 差错率比较,观察组[0.026% (2/7810)]低于对照组[0.313% (23/7345)] (P <0.05);患者评价比较,观察组[(94.21±3.23)分]高于对照组[(73.62±4.64)分](P<0.05);调剂人员评价比较,观察组[73.333% (44/60)]优于对照组[26.667%(16/60)](P<0.05).结论 进行中药调剂管理时,中药配方颗粒调剂、发药精准度较高,患者与调剂人员评价较好,然而经济成本偏高,应在未来应用中加以探讨完善,进一步体现中医药应用优势.
    • 肖东英
    • 摘要: 目的:探讨调剂管理创新在药剂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调剂管理创新改革前381例患者(381张处方)及其药品管理记录资料作为对照组,实施调剂管理创新改革后435例患者(435张处方)及其药品管理记录资料作为观察组;调剂管理创新改革前后药品处理相关时长、用药差错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调剂时间、取药等待时间,用药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药剂科调剂管理的创新改革可显著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在药剂科调剂管理改革中借鉴推广。
    • 肖东英
    • 摘要: 目的:探讨调剂管理创新在药剂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调剂管理创新改革前381例患者(381张处方)及其药品管理记录资料作为对照组,实施调剂管理创新改革后435例患者(435张处方)及其药品管理记录资料作为观察组;调剂管理创新改革前后药品处理相关时长、用药差错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调剂时间、取药等待时间,用药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加强药剂科调剂管理的创新改革可显著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值得在药剂科调剂管理改革中借鉴推广.
    • 秘相征
    • 摘要: 目的:观察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3月入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数,使用盲选法分组(参照组n=100,实验组n=100),参照组给予常规药房药品管理,实验组给予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管理,对比指标选择:药物管理质量、药物错误率.结果:实验组药物调剂时间、取药等候时间、药物盘点时间均少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药物错误率为1.00%显著低于参照组7.00%,P<0.05.结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调剂管理与药学监护可以更好的进行药品管理,控制差错,值得在院内推广.
    • 尤慧
    • 摘要: 目的:探讨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在医院药房药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不同时间段的药品管理记录资料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每组各 200 例,对照组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药品管理记录资料,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选取 2019 年 5 月 ~2020 年5 月药品管理记录资料,给予调剂管理和药学监护,观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调剂、盘点时间更短,药物用错率更低(p<0.05)。结论:调剂管理和药学监护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取药时间,降低药物用错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霍曙光
    •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在中药调剂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0月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求60例患者及8例配药人员填写调查问卷,对比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使用差异.结果 中药配方颗粒调剂出错率及发药出错率低于中药饮片.对患者进行调查,患者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各项指标优于中药饮片,但价格相对高昂;对配药人员进行调查,配药人员认为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各项指标优于中药饮片.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相比中药饮片调剂方法,前者实际管理效果更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