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94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0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13348篇;相关期刊418种,包括产业与科技论坛、中国财经信息资料、时代经贸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第25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中国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讨会、中国财政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十九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等;财政学的相关文献由77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云生、张馨、邓子基等。

财政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0 占比:6.37%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13348 占比:93.41%

总计:14290篇

财政学—发文趋势图

财政学

-研究学者

  • 王云生
  • 张馨
  • 邓子基
  • 杨志勇
  • 席克正
  • 梁尚敏
  • 刘晔
  • 张晋武
  • 朱顺贤
  • 刘运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改艳
    • 摘要: 基于财政学课程鲜明的实践性和关注宏观与国是的特殊性,对标本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分析了当前财政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重知识、重讲授与重分数,轻价值、轻探索与轻能力”问题,提出应构建“融知识、能力与价值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知识的高效传授;开展研讨式、探究式与实践性教学,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施课程思政,实现课程隐性育人;坚持产出导向,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学习评价办法,最终实现知识的高效掌握、思辨创新及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以及课程隐性育人的目标。
    • 史卫
    • 摘要: 齐守印先生主笔撰著的《公共经济理论创新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一书是近期财政学基础理论探索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这部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学范式和方法对创新公共经济学进行了系统改造,不仅以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石、以公共物品再生产为主线构建起一整套全新的公共经济理论体系,而且熔公共经济理论与公共经济文明史于一炉,从而将公共经济理论创新建立在公共经济实践史、理论史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更加凸显出此项研究的创新价值与独特之处。
    • 赵娜; 庞加兰; 赵红雨
    • 摘要: 财政学是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非常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然而,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如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财政学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丰富的资料信息、生动案例、教学手段为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本文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型(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财政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从问题提出、计划制定、分组协作和结果评价诸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显著增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效果。
    • 潘光曦
    • 摘要: 高校开展财政学通识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抓手之一。从根本价值取向、课程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来看,财政学通识教育与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育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高校应在培养现代公民的导向下,从深化理念认识、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等角度入手,持续优化财政学通识教育课程,实现育人目标。
    • 胡扬
    • 摘要: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探索将混合式案例教学法融入到财政学课程教学中,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以“公共财政概论”课程中的“公共产品提供”知识点为例,运用新媒体手段,围绕课程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案例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使教学效果达到“双赢”。
    • 罗红云; 王东; 胡珊娜
    • 摘要: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是财政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要义。传统能力导向型教学模式受教学手段限制不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线上教学平台提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手段。从近两年的实践看,我校财政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绩,未来仍需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优化教学团队师资结构,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制度体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课程思政内容和形式;整合线上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管理,提高学习质量。
    • 熊进; 陈丹丹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高等教育项目制在其历史发展与运作实践中被建构为多种存在相貌,其意义早已超越最初作为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与支出的财政学存在,而是具备了国家高等教育治理、高校组织运作、高校教师个体行动等财政社会学意涵。在财政学与财政社会学两种意义的建构下,项目制已成为一个能够将高等教育诸多主体与结构要素统合起来的制度枢纽,资源获取、利益分配、学术评价、地位区隔、符号表征等制度实践以及国家高等教育治理与高校组织内部规则的确立等均被统整在其框架下,并发挥着强大的实践能力与支配能力。通过国家与高等教育组织的上下建构,项目制成为高等教育运行的一个总体性规则而内蕴一种体制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性体现在一旦高校组织、高校教师荣登“项目榜”,其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地位、身份、资格、资源、收入、福利、关系、生涯等都会随之发生结构性改变,从而成功地塑造了高校组织与高校教师的项目属性与特征。
    • 尹芳霞; 李丹丹
    • 摘要: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重要抓手和创新举措。课程思政通过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有助于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文章以“一流课程”建设为背景,以西藏大学的财政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为例,结合西藏自治区的育人需求和民族工作要点,探讨因地制宜地凝练具有本地特色的思政教育资源,打造“入耳入脑入心”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的有效策略,并通过对已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7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对财政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意见,以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的行动路向,提高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 刘玲娅
    • 摘要: 财政学课程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前,随着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财政学课程教学也融入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并在互联网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平台支持下开展多方面的教学改革。近几年,基于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意见,财政学课程建设在教学目标与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思政融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基于财政学一流课程建设理念,对“财政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路径及方法、评价等进行系统探究。
    • 贾云赟
    • 摘要: 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财政学课程和思政教学有机融合,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祖国培育财政专业精英人才,又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课程思政为基准,从教师能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多维度探究财政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以期实现培育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最终目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