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赵岐

赵岐

赵岐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管子学刊、齐鲁学刊、文史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国际儒学论坛等;赵岐的相关文献由92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宏非、洪帅、任世忠等。

赵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 占比:98.9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1.09%

总计:92篇

赵岐—发文趋势图

赵岐

-研究学者

  • 沈宏非
  • 洪帅
  • 任世忠
  • 唐明贵
  • 彭琳
  • 高敏霞
  • 余培英
  • 刘斌
  • 刘绍东
  • 卜师霞

赵岐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棕琦
    • 摘要: 前賢在分析“有事君人者”章時,往往著眼“天民者”中的“天”字,以爲“天民”即大德、其德如天之民。然而,這種解讀方式一方面無視了在《孟子》裏所有作名詞用的“天民”其實都解作“天生之民”,另一方面則無視了“有事君人者”章中的“大人”境界仍在其之上的事實。例如朱熹在解釋“天民”時指出“必其道可行於天下,然後行之;不然則寧没世不見知而不悔,不肯小用其道以殉於人也”,這就跟《孟子》“大丈夫”“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的描述幾乎無異。《孟子》中的“大丈夫”其實就是“大人”,换言之,在朱熹的解釋下,“有事君人者”章中的“天民”跟“大人”竟變得毫無分别。有見及此,本文嘗試另覓出路,以《孟》證《孟》之法,指出“天民者”與“大人”之差異在於前者著重外在事功而後者著重内聖功夫。本文繼而還原“有事君人者”章之本貌,並結合《孟子》“民爲貴”章分析,論證“有事君人者”章中“天民”實爲動賓結構,“天”作動詞用,“民”則爲受事者,“天民者”解作“定天下四海之民者”。在方法學上,本文嘗試指出在解讀早期中國文本時,有必要兼顧義理與語文學的角度。
    • 钮则圳
    • 摘要: 赵岐《孟子章句》是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汉代《孟子》古注,其对《孟子》的诠释遍及心性论哲学、王道政治学、实践伦理学等方面.在心性论方面,受汉儒"性善情恶论"的影响,赵岐不仅肯认人具有天赋的善性,还认为人天生具有可能流于不善的"情",并且对后者持防范态度.在王道政治学方面,赵岐尤为关注施行仁政的次序问题,主张国君对待百姓应当先富而后教.在士人精神方面,赵岐不仅强调士君子要保持操守与独立人格,更注重士君子对于政治生活的批判意义.作为全方位诠释孟子哲学的最早注本之一,不论在精神传承还是义理阐扬方面,赵岐注的开辟之功均值得表彰.
    • 任世忠
    • 摘要: 汉朝末年时局动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阶层对儒学政治观有了新的阐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赵岐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孟子研究家,他对儒学有较深刻的认识,对于汉末政治环境的变化,他在仁政、敬贤、守礼、尊君等方面都有极精到的阐述,是汉末士人政治思想的典型代表.
    • 任世忠
    • 摘要: 汉朝末年时局动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阶层对儒学政治观有了新的阐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赵岐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孟子研究家,他对儒学有较深刻的认识,对于汉末政治环境的变化,他在仁政、敬贤、守礼、尊君等方面都有极精到的阐述,是汉末士人政治思想的典型代表。
    • 卜师霞
    • 摘要: 《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其中,对"赖"的解读多有不同.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赖"当训为善.此说本于赵岐,后孙奭、朱熹、王念孙等均主此说;二是认为"赖"于此处当做"懒",意为松懈、懒散.此说本于阮元,焦循赞同阮说.本文认为"赖"训为善符合语言规律和孟子思想,此句训释当从赵岐之说.
    • 闫云
    • 摘要: 汉代赵岐和宋代朱熹注《孟子》"仁义"说的逻辑有异。赵氏说仁义首言以治道,行仁政而法先王;次言以德行,有全德和殊德的分辨。朱子则先在天道层立其本体,以理、生物之心言仁,再分两途下贯到人事以尽其发用:以政事言仁,由圣人而推及治道;以德性言仁,主张仁统四德、仁体爱用。赵氏全以人事立说,朱子则天道、人事兼言;赵氏由治道兼及德行,朱子则由天道下贯人事,再分治道、德性论之。赵氏行仁政须法先王之道,朱子则主张禀得天理之全,扩充仁心而膺受天命。以德行言,赵氏重行,主于爱;朱子重性,主于理,极尽本末体用,指明践履功夫。总之,赵氏重仁义之用,言治道重于德行,讲求经世之效;朱子重仁义之体,注重内圣修养,言天道、圣人、德性重于治道。
    • 张启磊
    • 摘要: 赵岐的《孟子章句》、朱熹的《孟子集注》和焦循的《孟子正义》在对孟告之辩中"性犹杞柳"章、"性犹湍水"章和"生之谓性"章的诠释上有一致的见解,更有理解上的差异和分歧.在"性犹杞柳"章诠释中,三者对"杞柳""桮棬"之喻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取向,焦循之注对孟子的言论存在误读.在"性犹湍水"章诠释中,朱熹把告子和扬雄的思想混同,焦循之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生之谓性"章诠释中,三者对"生"有两种理解,对于"性"则有理气二分和以欲解性两种诠释路径.三部著作在训诂考据、义理阐发上各具特色.
    • 唐明貴
    • 摘要: 作爲漢代唯一流傳於世的漢代孟子詮釋專著,趙岐的《孟子章句》,既注重釋篇名,闡明篇章大意,分析篇章結構,也關注釋詞、釋句,釋名物典章制度,揭示語法,說明修辭等;既注重引證今文經學和道家思想,也注重闡發微言大義.這不僅體現了"疊詁訓於語句之中,繪本義於錯綜之內"的詮釋特色,也體現了經典詮釋的時代特色和政治意味,在漢代經學史上別具特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