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输卵管性不孕

输卵管性不孕

输卵管性不孕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1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6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437604篇;相关期刊290种,包括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性科学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四次全国中医生殖医学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4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学术年会、第十四次全国中医药妇科学术大会暨中医妇科治疗疑难病证经验研讨会、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专题学术会议等;输卵管性不孕的相关文献由138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敏、张静、李海燕等。

输卵管性不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6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37604 占比:99.84%

总计:438307篇

输卵管性不孕—发文趋势图

输卵管性不孕

-研究学者

  • 李敏
  • 张静
  • 李海燕
  • 王琳
  • 顾一村
  • 刘佳
  • 刘红
  • 刘芳
  • 夏亲华
  • 张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胡娜
    • 摘要: 目的研究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实施宫腹腔镜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遵从“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比较两组输卵管再通率,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妊娠率,治疗后性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功能、性生活困扰、性活跃度、性生活愉悦感评分分别为(10.32±1.51)、(1.39±0.55)、(1.47±0.45)、(1.89±0.2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1±1.25)、(1.05±0.22)、(1.01±0.25)、(1.01±0.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输卵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雷蕾; 徐哲昀; 丁彩飞
    • 摘要: 输卵管性不孕(tubal infertility,TI)约占女性不孕的25%~35%[1],是女性不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TI的常见病因包括炎性疾病史(阑尾炎、盆腔炎)、异位妊娠史、宫腔操作史、结核病史等。通过机械性阻塞、输卵管积水、盆腔粘连等病变影响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致使输卵管不能正常地运输配子和受精卵而引起不孕。近年来,对于TI的治疗逐渐被愈发成熟的辅助生殖技术替代[2],但中医治疗TI仍有其优势。本研究通过频数分析、系统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究近年中医治疗TI用药规律。
    • 郑雪慧(综述); 刘国艳(综述); 陈晓(审校)
    • 摘要: 不孕症是指与同一性伴侣正常性生活12个月及以上未避孕而未孕者^([1])。据估计,在发达国家约每7对夫妻中就有1例不孕症,在发展中国家每4对夫妻中就有1例存在不孕症,在世界的某些地区不孕不育率可达30%^([2])。总之,全球8%~12%的育龄期女性患不孕症^([3])。经调查研究,我国10%~12%的育龄期女性患不孕症,女性因素约占50%^([4])。其中输卵管性不孕是最常见的病因,全球约30%不孕症妇女是因输卵管因素引起的;。
    • 高晨; 许小凤
    • 摘要: 总结许小凤教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经验。许小凤教授认为输卵管性不孕以血瘀为本,有寒湿血瘀、肾虚血瘀两种证型。采用中医三联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将此病病程分为调理期、助孕期,调理期盆腔炎症状明显,助孕期输卵管及盆腔情况好转。三联疗法为内服法、外敷法、灌肠法联合使用。内服方随时变化,作用不同:调理期内服盆腔炎方以活血解毒、补肾培本,助孕期分别在月经周期中的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予内服经期方、卵泡方、排卵方、黄体方以补肾助孕。外敷、灌肠方活血解毒,方药固定。西药用促排卵药及雌孕激素。
    • 罗世兰; 宾雪英; 程玲; 邹琼芳
    • 摘要: 近年来,育龄女性不孕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异常如输卵管积水、粘连、炎症导致的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中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辨证施治,内服外治相结合,疗效肯定,其中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最具特色。本文对近年来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王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5月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接诊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输卵管疏通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12个月宫内妊娠、输卵管再阻塞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7.20±4.72)min,长于对照组的(34.83±4.35)min(P0.05);观察组输卵管疏通率、随访12个月宫内妊娠均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再阻塞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 赵蕊; 赵红利; 张莉娟
    •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输卵管切除术与近端灼断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及术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患者142例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下手术,按照输卵管治疗术式不同分为结扎组48例、切除组45例、近端灼断组49例.比较各组卵巢储备功能及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结果:术后1、3、12个月结扎组、灼断组的卵巢截面积、卵巢窦卵泡数(AFC)、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均高于切除组,阻力指数(RI)低于切除组(均P0.05).术后1年辅助生殖妊娠成功率结扎组(52.1%)、切除组(53.3%)、灼断组妊(51.0%)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输卵管切除术、近端灼断术治疗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相当,但切除方式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较大.
    • 王慕喆; 李向红; 邢秀月; 王丽娜; 周叶; 李晓丽
    • 摘要: 本文探讨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诊断中,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4D-HyCoSy)和X线下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差异。选取92例疑似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给予4D-HyCoSy、HSG和腹腔镜通染液实验(LSC)检查,同时在4D-HyCoSy检查时进行宫腔压力测量。以LSC检查为金标准,4D-HyCoSy检查与LSC检查Kappa值为0.810,P0.05);输卵管梗阻患者4D-HyCoSy、HSG检查时宫腔压力峰值明显高于通而不畅和通畅患者(P<0.05)。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中,4D-HyCoSy和HSG对于输卵管通畅性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刘芳
    • 摘要: 目的:研究C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加入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普通腹腔镜器械手术治疗,观察组行C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输卵管妊娠率、流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妊娠率、宫内妊娠率、活产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用C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可提高总妊娠率、宫内妊娠率、活产率,降低输卵管妊娠率、流产率,效果良好。
    • 郭琳茹; 易艳琨; 祖古然·吐尔逊; 黄小燕; 冯伟媛; 文伟能
    • 摘要: 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CREEK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软件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37例。A组采用X线联合CREEK导丝介入治疗,B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CREEK导丝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疏通率、妊娠率、再次堵塞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满意度。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显著高于A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疏通率、妊娠率均高于A组,再次堵塞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治疗中实施宫腹腔镜联合CREEK导丝介入治疗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疏通率、妊娠率,降低再次堵塞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