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DNA含量

DNA含量

DNA含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61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1186篇;相关期刊339种,包括法医学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水生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二十九次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微生态学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脊柱及骨关节结核病专题研讨会等;DNA含量的相关文献由176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振英、尹洪滨、左连富等。

DNA含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4 占比:0.88%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1186 占比:99.09%

总计:61746篇

DNA含量—发文趋势图

DNA含量

-研究学者

  • 周振英
  • 尹洪滨
  • 左连富
  • 孙中武
  • 薛淑群
  • 张军妮
  • 徐元鼎
  • 王书奎
  • 朱月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梦洁; 施瑞华; 冯亚东
    • 摘要: 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早期筛查是改善其预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染色体异常是上消化道肿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在农村和食管癌高发社区,由于DNA含量分析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其适合作为筛查上消化道肿瘤的指标。因此,本文作者从多种检测异常DNA含量的方法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筛查中的应用以及DNA含量与上消化道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综述。
    • 何旭东; 郑纪伟; 王宇; 教忠意; 诸葛强
    • 摘要: 核DNA含量(C值)是物种生物学特性的重要特征之一.为探明柳树不同种质间核DNA含量及变化规律,该研究以柳树14个自然种和8个品种为材料,利用水稻和大豆为内标,基于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了每份种质的核DNA含量(1C值).结果表明,22份柳树种质核DNA含量1C值变化范围为0.38—0.90 pg.14个自然种中,龙爪柳核DNA含量1C值最大,为0.67 pg,蒿柳核DNA含量1C值最小,为0.38 pg.8个品种中,苏柳932核DNA含量1C值最大,为0.90 pg,苏柳1053核DNA含量最小,为0.39 pg.多重比较及方差分析表明:柳树大部分种质个体间核DNA含量1C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同类型乔木组和灌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该研究结果不但可丰富柳属植物C值数据库,还可为柳属系统发育及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 王鑫; 马浩; 祝东梅; 孙宁; 李清; 王贵英; 陈见; 孙艳红; 李佩
    • 摘要: 给体质量22~88 g的杂交鲌"先锋1号"[翘嘴红鲌(♀)×黑尾近红鲌(♂)杂交子一代(F1)]幼鱼胸鳍基部注射6μg/g的植物血球凝集素,12~14 h后再注射8μg/g秋水仙素,2 h后尾静脉采血,经常规空气干燥、Giemsa染色、显微拍照及Photoshop CS 6软件分析等步骤研究"先锋1号"F1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等;用公鸡血细胞DNA绝对含量(2.50 pg/2C)作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先锋1号"F1血细胞DNA含量,以丰富其细胞遗传学特征.试验结果显示,杂交鲌"先锋1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8m+18sm+2st,染色体臂数NF=94,未发现次缢痕和随体,也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性染色体;杂交鲌"先锋1号"的DNA含量为(3.16±0.04)pg/2C.杂交鲌"先锋1号"的染色体数目与父母本相同,核型与父本黑尾近红鲌更接近,DNA含量与父母本无显著性差异.
    • 相莲; 王文婷; 王瑶; 高琳; 侯川; 颜晖
    • 摘要: 目的:探究胸腔积液中肺腺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突变状态与DNA含量的相关性,以期探究EGFR突变状态是否同肿瘤的恶性程度存在一定关联.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EGFR基因检测以及基因定量分析的591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出现EGFR基因突变将其分为突变组(335例)与非突变组(256例),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均使用激光图像细胞仪开展DNA含量以及非整倍体峰检测,并开展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1)将591例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及是否吸烟等临床特征进行分组对比显示,性别(P=0.034)与吸烟(P=0.007)同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细胞出现EGFR突变具有一定关联,而年龄因素与是否出现突变无明显相关性(P>0.05);(2)突变组患者的最大DNA指数(DI)、大于5C细胞的平均DI以及大于9C细胞的平均DI均明显高于非突变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3)开展DNA非整倍体细胞峰比较显示突变组在单峰、双峰占比中明显高于非突变组,而无峰占比明显低于非突变组(P<0.05),多峰占比方面两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经研究显示,同未出现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相比较,发生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明显DI值更高,非整倍体细胞以及非整倍体峰值也呈现异常升高态,这提示EGFR发生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恶变洗吧的侵袭性更强.
    • 徐婷; 邱悦; 魏波; 李诚; 李春艳; 朱长安
    • 摘要: [目的]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缺磷常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研究不同水分状况下,磷素施用次数对花后小麦旗叶和穗部维持光合效能及胚乳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品种'新冬23号'和'新冬20号'为试验材料开展裂区田间试验.设干旱胁迫(DT,灌水量为5625 m3/hm2)和适水灌溉(WT,灌水量为9000 m3/hm2)两个水分处理;每个水分条件下,设置3个磷肥(P2O5105 kg/hm2)施用次数处理:P1(在小麦返青期一次性施用)、P2(在小麦返青和拔节期分别追施50%)、P3(在小麦返青、拔节和灌浆期按40%:30%:30%比例追施).在小麦开花后7、14、21、28、35天,取样测定旗叶叶绿素和DNA含量、籽粒DNA含量和淀粉积累量,在成熟期测定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结果]干旱条件下,两个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均为P1处理显著高于P2和P3处理;适水条件下为P3处理显著高于P1和P2处理.干旱条件下,新冬23号小麦旗叶和籽粒DNA含量表现为P2处理显著高于P1和P3处理,而新冬20号小麦则为P1处理显著高于P2和P3处理;适水条件下两个小麦品种均为P3处理最高.干旱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籽粒总淀粉含量均以P1处理最高.两个品种千粒重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以P3处理最高.[结论]干旱胁迫下,不论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高低,返青期一次性施磷比分期施磷可提高灌浆期旗叶和穗部叶绿素和DNA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和细胞分化,最终形成较高的籽粒千粒重和淀粉积累量.适水条件下,分3次施磷有利于维持旗叶和穗部叶绿素以及DNA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和粒重.因此,小麦磷肥的施用方法应依据水分状况而定.
    • 崔文耀; 周丽青; 杨继辉; 熊加奉; 李伟明; 任建峰
    • 摘要: 四带小鲃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型热带观赏鲤科鱼类.本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其胚胎发育全过程,采用小鱼游泳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其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最后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其在鲃亚科中的系统进化地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温28°C 条件下,四带小鲃的胚胎发育经历了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时期,24 h孵化出膜.与斑马鱼出膜时开始形成色素不同,四带小鲃出膜时色素未形成,这有利于早期器官形成和发育的观察.以公鸡血细胞DNA含量2.30 pg/2c为标准,四带小鲃DNA含量为1.50 pg/2c.四带小鲃染色体为2n=50,系统进化树显示,四带小鲃在鲃亚科鱼类进化史上属于较早出现的鱼类,染色体数为原始的数目类型,鲃亚科其他属的鱼类独立发生多倍化.上述结果为四带小鲃的繁殖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 宋宇康; 邢志伟; 周国平; 张平; 张李阳
    • 摘要: 以鸡的红细胞DNA含量(2.50 pg/N)为标准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1 000尾六合龙池中鲫鱼的红细胞核DNA含量.鲫鱼采用T型标技术标记并测定了上述鱼的形态特征.结果 表明:其中120尾鲫鱼的红细胞核相对DNA含量接近290,占12%,880尾样品接近330占总数的88%;二倍体龙池鲫鱼的DNA含量为3.82 pg/N,三倍体龙池鲫鱼的DNA含量为4.34 pg/N,可知所测龙池中鲫鱼是由二倍体和三倍体组成的混合群体;同时测定了上述鱼的侧线鳞数量,也可作为辨别二倍体和三倍体龙池鲫鱼的参考标准之一.所采用的T型标记法,在培育三周后龙池鲫鱼的存活率为100%,脱牌率为1.2%.
    • 刘合祥; 欧阳刚
    • 摘要: 目的 评估胸水脱落细胞DNA含量及VEGF表达评定对肺鳞癌胸腔积液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定群抽样的方法连续收集登记住我院的肺鳞癌胸腔积液患者.对患者的胸水脱落细胞DNA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VEGF表达的定量采用免疫组化法完成.结果 患者胸水脱落细胞DNA含量及VEGF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胸水脱落细胞异倍体DNA含量及VEGF表达丰度值均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年龄、BMI、职业、医疗保险情况、吸烟年限(年)、吸烟量(支/周)、胸水脱落细胞异倍体DNA含量以及胸水脱落细胞VEGF含量是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水平的胸水脱落细胞异倍体DNA含量以及VEGF含量是肺鳞癌胸腔积液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 李雯雯; 刘立强; 帕米尔·艾尼; 王亚楠; 程功; 廖康
    • 摘要: 分布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的野杏(Armeniaca vulgaris)是第三纪暖温带阔叶林的孑遗群落,其分布区域广阔,具有庞大的实生群体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探索适合杏属植物的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体系,以快速、准确的对杏属植物的倍性和DNA含量进行检测,本研究选取野杏不同供试材料(幼叶,老叶),通过不同保存方式(新鲜,冷藏,液氮保存)处理,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外标,利用杏流式细胞术检测体系对10种常用的解离液进行筛选与优化,并检测了野杏的细胞倍性和DNA含量.结果表明,新鲜幼嫩的叶片,使用经优化的MgSO4解离液与Lysis解离液(LB01)的混合液(MgSO4-LB01)制各样品进行检测,其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最低,上样速率达150events/μL.随着试材冷藏时间的增加,样品CV值随之增加.冷藏4d以内的幼嫩叶片CV值在5%以内,老叶及液氮保存的叶片制备细胞核悬浮液CV值较高,呈现出分辨率差的峰,背景碎片较多.本研究检测得出供试新疆野杏均为二倍体,DNA含量范围为288~321 Mb/C.新鲜或冷藏4d之内的幼嫩杏叶片是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理想材料,经优化的MgSO4-LB01混合液是最适杏的解离液,利用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杏属植物的倍性及DNA含量.本研究结果为杏属植物基因组学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