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醇化

醇化

醇化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765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49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中国烟草科学、现代农业科技、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8年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烟草工艺学术研讨会、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2005烟草化学学术研讨会等;醇化的相关文献由387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克良、王良友、申洪涛等。

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6.4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649 占比:93.43%

总计:1765篇

醇化—发文趋势图

醇化

-研究学者

  • 刘克良
  • 王良友
  • 申洪涛
  • 何结望
  • 吴风光
  • 杨欣玲
  • 梁伟
  • 闫铁军
  • A·A·皮拉
  • 戴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毕思强; 王国良; 杨杰; 杜薇; 刘洋; 周进华; 周东; 李新锋
    • 摘要: 为了减少复烤过程烟气香味的损失,通过调节烤机参数,研究了正常模式、低温干燥和直接干燥3种复烤模式(加工强度依次降低)对福建K326片烟物理质量以及不同醇化时间片烟的感官质量、化学成分、香味物质及霉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强度变小,出口温度和片烟结构变化率也逐渐变小,出口水分稳定性则相反;直接干燥对提升上部叶和中部叶感官质量效果比较明显,正常模式对维持和提升下部叶感官质量作用比较明显;醇化过程中片烟香味成分含量不断增加,且香味成分的变化呈现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的规律,而香味成分总量与复烤模式关系不大;化学物质中除钾、氯外3种模式无明显差别。
    • 李乾云; 申洪涛; 段卫东; 奚家勤; 王艳芳; 王小东; 刘领
    • 摘要: 探究相同复烤片烟在不同醇化环境中自然醇化进程及烟叶醇化质量的变化和差异,为复烤片烟进行合理异地醇化提供理论依据。将福建南平K326复烤片烟分别存贮于河南新郑和福建武夷醇化库进行自然醇化,分析不同醇化环境中片烟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醇化的进行,河南新郑醇化库和福建武夷醇化醇化片烟的还原糖、总糖、总氮和烟碱均呈下降趋势,与未醇化时相比,醇化24个月时,河南新郑醇化库片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12.74%和9.31%;福建武夷醇化库片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15.58%和12.56%。在整个醇化期,河南新郑醇化库片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福建武夷醇化库,两醇化库片烟中总氮、烟碱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随着醇化的进行,两醇化库片烟中叶黄素、β-胡萝卜素、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莨菪亭、山奈酚-3-芸香糖苷和芸香苷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福建武夷醇化库片烟中多酚类物质降解幅度高于河南新郑醇化库。在相同醇化时间,福建武夷醇化醇化的片烟外观质量均优于河南新郑醇化醇化的片烟。两醇化库片烟的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河南新郑醇化库和福建武夷醇化库片烟的感官质量分别在醇化16个月和12个月时达到最佳,福建武夷醇化片烟的最佳醇化状态较河南新郑醇化片烟提前4个月。福建武夷醇化的片烟感官质量评吸得分均高于同期河南新郑醇化片烟的感官质量评吸得分,且在醇化后期感官质量得分降低速率较慢,保质效果更好。总之,与河南新郑醇化库相比,在福建武夷醇化库进行醇化的片烟具有醇化时间短、品质佳、保质期长的优点。
    • 黄桂红; 谢华利; 彭黔荣; 彭兴; 杨洋; 惠建权; 石志发; 吴有祥; 欧明毅; 李琰
    • 摘要: 为探明烟叶醇化过程中代谢物和脂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烟叶醇化过程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醇化后的烟叶中糖类、氨基酸、脂质和核苷酸等初级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减少,黄酮类、苯衍生物、酚类和萜类化合物等次级代谢产物则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初级代谢产物的变化随醇化时间(1~7年)的增加而递减,而次级代谢产物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同一品种云烟87(YY87)在不同产地(广东和湖南)之间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主要为氨基酸和膜脂,而醇化后差异减小。综上所述,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方法能有效区分醇化和非醇化烟叶,并且能揭示不同醇化程度烟叶的特征及不同产地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胡逸超; 苏赞; 雷薇; 陈义昌; 邹克兴; 陈琦; 邹承武
    • 摘要: 【目的】明确一株具有烟草甲毒杀作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在醇化过程中对烟叶的影响,为烟叶仓库中应用Bt菌剂防控烟草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0.1 g Bt菌剂处理1 kg烟叶的比例作处理,以未喷施Bt菌剂的烟叶作为对照,在仓库中贮藏12个月后,每隔2个月采集醇化阶段烟叶,对总糖、还原糖、氯、总植物碱、钾、总氮和淀粉等7项常规化学成分,以及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透发性、柔细度、甜度、余味、浓度和劲头等10项感官品质进行测定和评估。同时对醇化24个月的烟叶样品使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比较分析喷施Bt菌剂和未喷施Bt菌剂的烟叶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结果】Bt菌剂处理后,烟叶的7项常规化学成分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感官质量的5项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下同),其中香气量和杂气的评吸得分表现为处理组优于对照组,香气质、透发性和甜度的评吸得分表现为对照组优于处理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细菌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在处理组中,纲、目、科和属分类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分别为杆菌纲(Bacilli,95.9%)、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95.9%)、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96.0%)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95.9%),而在对照组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分别为丙型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47.6%)、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31.3%)、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33.7%)和志贺氏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22.9%)。处理组和对照组的Alpha多样性指数中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Chao1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处理组的细菌群落丰富度显著低于对照组,Beta多样性分析证明2组间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处理后,烟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较小,不造成烟叶品质的下降,说明在仓储中使用该菌株防控烟草甲的经济风险较小。
    • 王玉华; 姜振玲; 崔志军; 刘中庆; 王微棕; 高阳; 孙玉军; 杜传印
    • 摘要: 为探究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在烟叶醇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对自然与人工2种醇化方式下烟叶进行跟踪取样,并对7种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醇化方式下,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该类物质总量逐渐增加,其中12~18个月是显著提升期。苯甲醛、苯酚、苯乙醇和苯乙醛4种化合物含量呈增加趋势;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含量在醇化过程中呈现降低趋势;苯甲醇和苯乙酮变化不明显。人工醇化条件下前6个月内总量显著增加47.25%,同时期自然醇化条件下总量增加29.39%;12~30个月期间,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量在自然醇化条件下高于人工醇化,自然醇化条件下总量达到最大值时间较人工醇化提前12个月左右。自然醇化条件下,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量与杂气、刺激性指标在0.01水平上成正相关,与总分指标在0.05水平上成正相关;人工醇化条件下,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量与杂气、刺激性指标在0.05水平上成正相关。
    • 李雪峰; 康超; 宾俊
    • 摘要: 烟草潜香物质是影响香气品质的重要指标,烟叶关键的潜香物质主要来源美拉德反应物、类胡萝卜素、赖百当类、西柏烷类和糖苷类。在烟叶及卷烟生产过程中,醇化是烟叶产生香气的最关键步骤,综述了上述几种潜香物质的醇化降解规律,对未来烟草醇化过程研究做出展望。
    • 刘利平; 潘勇; 谭再钰; 方欣; 吴英乔; 周亚彬; 朱婷婷; 王荣浩; 黄友谊; 王剑
    • 摘要: 为提升雪茄烟支品质及风格特征,研究了木质容器醇化处理对雪茄烟支挥发性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法分别检测了杉木、香柏木醇化处理前后雪茄烟支的挥发性成分,分析了醇化处理对雪茄烟支中挥发性成分种类、质量分数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从雪茄烟支样品中共检测出55种挥发性成分,以烯烃类为主,其次为含氮化合物。杉木和香柏木醇化处理均能够明显增加雪茄烟支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增加的挥发性成分以烯烃类为主,其中,香柏木醇化处理增加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更多。②与原料烟支相比,杉木醇化处理烟支中主要筛选到25种质量分数差异的挥发性成分,其中,23种成分的质量分数显著上调(FC>2、P2、P<0.05)。③杉木和香柏木醇化处理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雪茄烟支的香味、杂气、刺激性、余味等感官品质得分,其中,香柏木醇化处理的效果好于杉木。通过杉木和香柏木两种木质容器醇化处理均能提升雪茄烟支的品质和风格特征,并以香柏木的醇化效果更佳。
    • 张鑫; 汤朝起; 杨凯; 李强; 刘勇
    • 摘要: 为考察复烤片烟醇化过程消耗氧气的规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山东诸城仓库对8个代表性等级复烤片烟密封垛内的氧气浓度、温度、湿度进行了3年的跟踪监测,分析了垛内氧气浓度、烟叶醇化耗氧速率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温度、相对湿度、氧气浓度对耗氧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复烤片烟醇化过程伴有较明显的耗氧现象,年度最大耗氧速率逐年降低,年度内呈现季节性变化.②烟叶耗氧速率受温度影响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温度超过20°C时,耗氧速率呈线性增加趋势.③不同醇化阶段烟叶耗氧速率受氧气浓度影响程度不同,醇化第2年、第3年烟叶耗氧反应充分进行所需氧气浓度下限分别为14%和8%,在氧气浓度小于6%时烟叶耗氧反应明显减弱.复烤片烟醇化过程所需氧气供应随醇化周期、贮存环境而改变,在气调养护时可对垛内氧气浓度做针对性调控,以便于提高烟叶醇化质量、节约养护成本.
    • 马亚萍; 李力; 罗诚; 李东亮
    • 摘要: 研究了不同打叶复烤关键参数(al为一润出口温度,a2为复烤一区温度,a3为复烤二区温度,a4为复烤三区温度,a5为复烤四区温度)和醇化时间下四川凉山烤烟烟叶绿原酸、新绿原酸、4-O-咖啡基-D-奎尼酸、莨菪亭、芸香苷、山萘酚糖苷、多酚总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一润出口温度对多酚总量的影响显著,并呈正相关性,复烤一~四区温度与多酚含量无显著相关.②绿原酸、新绿原酸、芸香苷、山奈酚糖苷、总酚含量随醇化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降低趋势,4-O-咖啡基-D-奎尼酸、莨菪亭含量随醇化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增大趋势.③醇化时间对多酚含量的影响大于打叶复烤.④B0~B5、C0~C5、X0~X5烟叶香气感官质量最优的打叶复烤参数为al为60 °C、a2为50 °C、a3为79 °C、a4为67 °C、a5为70 °C、醇化时间12个月,此时烟叶多酚含量、感官质量均为较优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