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钛酸锂

钛酸锂

钛酸锂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1841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6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205909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中国粉体工业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第二届无机新能源材料研讨会等;钛酸锂的相关文献由3021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丹农、王丹、张春明等。

钛酸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6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05909 占比:99.86%

总计:206201篇

钛酸锂—发文趋势图

钛酸锂

-研究学者

  • 何丹农
  • 王丹
  • 张春明
  • 吴晓燕
  • 杨茂萍
  • 王浩
  • 唐致远
  • 田东
  • 贺艳兵
  • 康飞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邓昊天; 王传伟; 陈守潇; 潘思宇; 吕超; 郭明佳; 刘君珂; 魏国祯; 周尧; 李君涛
    • 摘要: 通过结合固相和液相包覆在Al掺杂LiCoO_(2)表面共包覆了钛酸锂(Li_(4)Ti_(5)O_(12))和聚吡咯(PPy)。这种双包覆方法不仅稳定了高电压下LiCoO_(2)的表面,还增强了材料的离子和电子电导率。电化学测试表明,当活性物质、导电剂和黏结剂的质量比为80∶10∶10时,在0.5C(1C=180 mA·g^(-1))电流下,循环3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6.9%,且在5C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为150 mAh·g^(-1);由于双包覆后LiCoO_(2)电子电导率大幅提高,当活性物质、导电剂和黏结剂的质量比为90∶3∶7时,在0.5C电流下,循环20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2.8%,且在5C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为130 mAh·g^(-1)。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包覆层可以在循环中保持稳定且能抑制LiCoO_(2)材料在高电压下的表面副反应。
    • 姜宇龙
    •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中旅客运输的主要载体,其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设计了一款轨道交通车载储能系统,利用钛酸锂电池的储能特性及高倍率充放电特性,实现了车辆在离网故障下的应急自牵引及辅助系统的紧急供电,同时满足车辆制动能量的回收需求。
    • 吴冰; 刘磊; 王献志; 肖潇; 杨豹; 赵锦涛; 古成前; 马雷
    • 摘要: 以Li_(2)CO_(3)与锐钛矿型TiO_(2)为原料,六水合硝酸钇(Y(NO_(3))_(3)·6H_(2)O)为钇源,采用球磨辅助固相法合成了Li_(4)Ti_(5-x)Y_(x)O_(12)(x=0,0.05,0.10,0.15,0.20)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别对材料的物相与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电荷输运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Y 3+掺杂没有影响尖晶石型Li 4Ti 5O 12(LTO)材料的尖晶石结构,x=0.15时,Li_(4)Ti_(4.85)Y_(0.15)O_(12)样品的离子与电子电导率分别为2.68×10^(-7)S·cm^(-1)和1.49×10^(-9)S·cm^(-1),比本征材料提升了1个数量级,表现出良好的电荷输运特性。电化学测试表明,Li_(4)Ti_(4.85)Y_(0.15)O_(12)样品在0.1 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71 mAh·g^(-1),且在10 C与20 C高倍率下仍然拥有102 mAh·g^(-1)和79 mAh·g^(-1)的较高比容量,循环200周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2.6%和89.1%,表现出良好的倍率特性。
    • 秦小康; 刘杜; 邓建军
    • 摘要: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以及智能电网等领域对轻、小、高功率可充电锂离子电池(LIBs)需求的日益增加,高安全性、高功率、循环寿命长、低成本、环保的电极材料得到迅速发展。与目前锂离子电池中广泛使用的碳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Li_(4)Ti_(5)O_(12))由于具有“零应变”结构特征,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结构几乎没有变化,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优异的循环性能,是长寿命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负极材料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Li_(4)Ti_(5)O_(1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Li_(4)Ti_(5)O_(12)的结构和性能,重点讨论了Li_(4)Ti_(5)O_(12)的制备和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对Li_(4)Ti_(5)O_(1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今后Li_(4)Ti_(5)O_(12)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龙芮涞; 吴显明; 吴秀婷; 尹偲硕
    • 摘要: 以Li_(2)CO_(3),TiO_(2)为原料,无水乙醇为分散剂,采用高温固相法,通过两步煅烧方式制备出不同煅烧温度下的Li_(4)Ti_(5)O_(12)粉末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表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等方法测试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800°C下煅烧6 h后可得到晶型完整的纯相Li_(4)Ti_(5)O_(12),其颗粒均匀分布在200~400 nm.Li_(4)Ti_(5)O_(12)在0.5C倍率下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57.67 mA·h/g,库伦效率为96.1%,经过1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98.63%;在5C倍率下首次可逆比容量为107.0 mA·h/g,经过1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84.1%.
    • 周德让
    • 摘要: 锂离子电池作为如今乘用车使用的重要电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涉及的技术也更新较快。在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中,对电池性能起决定作用的是负极材料。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由于具有放电电位低、易析出锂枝晶、扩散速率低等缺点已逐渐被淘汰。钛酸锂(Li4Ti5O12,LTO)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作为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就锂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优势原理进行阐述,对钛酸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行分析,从而为锂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制备提供参考。
    • 王础; 刘泽慧; 孙鹞鸿; 高迎慧; 严萍
    • 摘要: 锂离子电池的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等特性使其成为电动汽车能源和新能源电网储能的重要载体。功率性能和安全特性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两个主要挑战。钛酸锂Li_(4)Ti_(5)O_(12)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性能、长循环寿命、高功率特性和高低温放电性能,被认为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良好备选。综述了以钛酸锂材料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相关工作,介绍了钛酸锂材料的结构、电化学特性、制备方法和作为电池负极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介绍了钛酸锂负极电池的全电池性能和健康状态研究等方面。
    • 陈垒; 王点点; 崔海滨; 张梦如
    • 摘要: 富锂锰基材料(LMNC)由于电压平台高、比容量高,在锂电池材料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针对LMNC材料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不可逆容量损失较大、倍率性能差等问题,运用包覆改性方法改善材料性能。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MNC富锂锰基材料,采用Nb_(2)O_(5)、SiO_(2)、钛酸锂进行包覆改性,并通过激光粒度测试仪、XRD、SEM等方法对材料的宏观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结果发现,Nb_(2)O_(5)、SiO_(2)包覆改性使材料性能变差,钛酸锂包覆改性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提升了10~20mAh/g。
    • 田龙飞; 方逸尘; 徐言哲
    • 摘要: 钛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钛酸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气体,影响了其广泛使用.本文通过控制LFP/LTO电池制作工艺,增大材料压实,采用高温加压化成,选择合适的高温老化时间,抑制了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产气,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LFP/LTO电池.
    • 廉恬柔; 卢玉晓; 吴冰; 石光跃; 马蕾; 刘磊; 娄建忠
    • 摘要: 以酞酸丁酯和乙酸锂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纳米钛酸锂Li4 Ti5 O12(LTO)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别对材料的物相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研究了煅烧条件和包覆改性对LTO输运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煅烧温度为800°C,时间为10 h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输运特性最佳,离子电导率为8.8×10-8 S/cm,电子电导率为8.53×10-10 S/cm.均匀的碳包覆层可以有效地改善样品的输运特性,LTO/C复合活性材料的离子与电子电导率分别达到4.35×10-7 S/cm和9.63×10-8 S/cm.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碳包覆后的活性材料在0.1 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72.4 mAh/g;在5 C高倍率下循环充放电50次后,容量保持率可达94.4%,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