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锡多金属矿

锡多金属矿

锡多金属矿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397323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中国地质、地球、矿床地质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等;锡多金属矿的相关文献由445位作者贡献,包括祝新友、张志辉、黄行凯等。

锡多金属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97323 占比:99.96%

总计:397486篇

锡多金属矿—发文趋势图

锡多金属矿

-研究学者

  • 祝新友
  • 张志辉
  • 黄行凯
  • 任德福
  • 蔡明海
  • 伍光英
  • 刘孜
  • 刘新
  • 周辉
  • 姜治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施玉北; 曾妍; 李蓉; 程胜辉
    • 摘要: 腾冲地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形成了东、中、西三个矿带,以及滇滩-大硐厂-红岩头铅锌锡铁硅灰石矿、铁窑山-小龙河锡钨铁铅锌矿两个重要矿集区。本文以前人研究资料为基础,按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研究方法,厘定了该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及亚系列,系统总结了该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燕山期是本地区最为重要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时期,该地区锡、铅、锌、铁、铜、钨、金、银、硫铁矿、硅灰石、萤石、宝石、云母、红柱石、稀土及稀有金属矿等矿产主要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构成了特定的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并根据花岗岩分带、矿床空间分布、矿化组合、成矿时代的不同,进一步分为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总结了矿床成矿亚系列特点,分析了该地区的找矿潜力,指出了找矿远景区,深化了对腾冲地区锡(钨)、铅锌、铁、硅灰石、铜等矿产成矿规律认识,为今后在该地区从事地质找矿、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提供参考。
    • 周振华; 毛景文
    • 摘要: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锡矿带,本文对其时空分布和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深部动力学模型和矿床模型,旨在推动区域进一步锡银找矿工作。研究表明,锡多金属矿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具有明显的成群分布特点,空间上夹持在二连—贺根山、黄岗—甘珠尔庙和西拉木伦深大断裂带之间,矿化时代集中在150~130 Ma之间,但在个别大中型矿床中表现出多期成矿的特征。尽管锡矿化规模巨大,但目前揭露的高分异含矿花岗岩体并不多见,成矿作用可能与该区高的成矿元素背景值有关,但同时矿体下部可能存在隐伏高分异岩体。锡多金属成矿系统以锡铅锌银为主,鲜有共生或伴生钨矿化,不同阶段或类型矿化是深部岩浆房多期次出溶的不同或相同性质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成矿流体与围岩的反应也会影响流体的组成和演化。岩浆流体出溶、地层活化萃取、地幔物质、大气降水、热卤水和变质热液共同参与了成矿作用,尤其是深部镁铁质岩浆底侵及脱气不仅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同时也可能提供了大量的成矿元素和挥发组分。在成矿过程中,流体温压的下降、不同来源流体混合、超临界流体不混溶作用、流体多次沸腾和水岩反应等是金属元素超常富集的主要机制。
    • 汤琳
    • 摘要: 陆河县塌山-江西坑地区位于武夷成矿带粤东段,北东向莲花山深断裂带西束中段。区内动力变质作用控制了锡矿床点的分布,成矿元素Sn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度分带及浓集中心明显。本文通过对塌山、江西坑及尖吉山三个典型矿区地质特征分析,讨论该区找矿潜力。
    • 黄光琼; 韦访; 周辉; 黄宝宁; 何芝慧; 韦良喜; 覃良朝; 董海雨; 张珩清
    • 摘要: 大坡岭锡多金属矿床位于三防岩体东侧,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橄辉岩体及四堡群鱼西组(Pt2y)石英片岩中,受层位和NNW、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与雪峰期花岗岩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雪峰期花岗岩形成时代为836 Ma~700 Ma,锡石硫化物期生成时代为800 Ma~717Ma,两者形成时代较为吻合。据矿物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等地质因素综合分析,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锡石硫化物型矿床。
    • 张志辉; 张达; 胡擘捷; 贾宏翔; 贾儒雅; 耿林
    • 摘要: 广东天堂山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的东段,河源深断裂带与大东山-浰源-罗浮东西向深断裂带交会处附近,中生代大长沙火山岩盆地中南部边缘。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组成开展了相关研究,探讨成矿物质来源。矿石的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热液的δ^(34) S_(ΣS)存在2个峰值,分别为-0.5‰~0‰和5‰~6.5‰。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类似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认为成矿热液的初始硫源主要为岩浆硫,在成矿过程中因与浅部流体的混合,成矿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发生了一定变化。矿石的铅同位素结果显示,铅的来源与造山带源区有关,主要为上地壳铅,可能存在地幔铅的参与。结合华南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相关研究认识,根据矿区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天堂山锡矿受构造控制的岩体侵位与成矿流体运移过程,并由此提出以成矿地质体和控矿构造为中心的“由脉找体、由晕找源由体找脉、由源找带”的就矿找矿思路,期望为天堂山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帮助。
    • 易其森
    • 摘要: 广东省高潭幅调查区属莲花山锡铜多金属成矿带的核心区域,地质构造复杂。通过对调查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地质特征与典型矿点,分析成矿条件。结果表明,区内矿床、矿点在空间上沿莲花山断裂带作北东—南西向分布,除产在侵入岩内接触带外,其它均在外接触带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地层,与三叠—侏罗系地层的关系密切。区内北东向构造发育,控制了成矿母岩的形成和分布,同时为成矿元素富集提供导矿条件或容矿空间。高潭幅调查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锡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潜力较大。
    • 周小锋; 钟和礼; 谭勇谋
    • 摘要: 矿区位于广西融水县北面安锤乡,四堡~雪峰期桂北锡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的形成与超基性岩侵入时发生的接触变质有关,分布在距超基性岩外接触带一定距离的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带及其裂隙中,矿体呈似层状和脉状,属高-中温热液充填型锡多金属矿床。
    • 郭甲一; 王西荣; 胡静波; 陈鹏; 孙红涛; 姜治业
    • 摘要: 工作区在区域地球化学上属滇东南Sn、W、Ag、Au多金属地球化学区的南东端老君山Sn、Zn、Ag、W、Sb多金属地球化学分区.元素的化探异常分布与花岗岩和深变质岩系(花岗片麻岩、片麻岩、片岩类)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为Sn、W、Bi、U、Th、Be等元素高含量区,Li、B、Sr、Nb、Ta、Ag、As、Cu、Zn、Pb、Cd、Mo、F、Au等元素部分高含量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采用一种非正规网度,系统研究土壤中化探元素富集规律,总结其与基岩及矿化体的联系.通过运用化探找矿方法,发现化探异常并进行查证,优选了重要异常,确定找矿靶区;结合已知锡多金属矿化体部位,开展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圈定甲1类异常AP-3异常1个,经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初步确定为一中型锡多金属矿床.
    • 郭甲一; 胡静波; 陈鹏; 孙红涛; 姜治业; 谢白杨
    • 摘要: 云南省马关县南捞锡多金属矿区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上,成矿条件较为优越。矿区内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体的演化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岩体控制了矿床的空间分布、矿床类型、金属矿床贫富,其作用是提供金属和介质,使之成为具有经济意义的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等总结,本文探讨了矿床成因及矿床工业类型,初步认为矿床成因属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构造-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
    • 郭甲一; 胡静波; 陈鹏; 孙红涛; 姜治业; 谢白杨
    • 摘要: 云南省马关县南捞锡多金属矿区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上,成矿条件较为优越.矿区内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花岗岩体的演化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岩体控制了矿床的空间分布、矿床类型、金属矿床贫富,其作用是提供金属和介质,使之成为具有经济意义的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等总结,本文探讨了矿床成因及矿床工业类型,初步认为矿床成因属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构造-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