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防御素

防御素

防御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9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04949篇;相关期刊215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七次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暨新疆畜牧科学院第六次学术年会、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殖药理学术研讨会、2012第四届中国兽药大会等;防御素的相关文献由1480位作者贡献,包括方向明、皮灿辉、吴琦等。

防御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4949 占比:99.66%

总计:105306篇

防御素—发文趋势图

防御素

-研究学者

  • 方向明
  • 皮灿辉
  • 吴琦
  • 谢青梅
  • 马静云
  • 毕英佐
  • 王伯瑶
  • 张辉华
  • 汪猜
  • 杨银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霞; 刘晓琳; 何亮; 杨泽众; 白义川; 谷希树
    • 摘要: 黑水虻是一种优良资源昆虫,其幼虫体内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和种类丰富的抗菌肽。以沙门氏菌液针刺诱导黑水虻3龄幼虫为原料,通过RT-PCR扩增并克隆了防御素类抗菌肽DFS1的编码基因,测序后发现其编码一个8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与所有已知的抗菌肽序列均有差异,是一个新抗菌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氨基酸残基中存在典型的Knottins结构域,是防御素类抗菌肽;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和同源性比对发现它与多种果蝇物种的防御素具有很好的序列相似性和进化保守性。
    • 苏美丽; 肖越文; 孔嵬潞; 徐可; 田丽红
    • 摘要: 防御素(defensin)作为抗菌肽的主要家族,在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分布,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和多方面免疫调节功能。近年来,发现防御素广泛在哺乳动物雌性生殖系统中表达,发挥抑菌抗炎的作用,预防微生物对子宫或生殖道等的感染,从而维持雌性生殖系统的环境稳定,同时参与动物生殖。论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防御素在哺乳动物雌性生殖系统中的表达分布、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 龚伟伟; 赵懿琛; 罗显麟; 杨玲玲; 赵德刚
    • 摘要: 花烟草(Nicotiala alata)的花中存在的植物防御素Nicotiala alata defensin 1(NaD1),对多种致病性真菌具有防御活性,在天然防御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分别对花烟草根、茎、叶、花组织部分以及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发育阶段叶片中NaD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qRT-PCR定量检测,结果显示,NaD1基因在花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先增加后降低。此外,通过热不对称交错PCR克隆得到NaD1基因5′端上游644 bp的片段,利用BDGP和Plant CARE在线软件分析启动子的转录起始位点及motif元件,发现其含有基本启动子元件和其他顺式作用元件,如光反应元件BOX-Ⅰ、乙烯反应元件ERE以及真菌诱导响应元件TGACG-motif等。通过对花烟草进行光胁迫处理,发现NaD1基因在花中的表达量随着暗处理时间的增长而显著增加,随着光处理时间的增长而显著降低,这与其启动子中存在的光反应元件BOX-Ⅰ相对应。通过启动子5′端缺失分析,构建了pCAMBIA1391z-pNaD1-644∶∶GUS与pCAMBIA1391z-pNaD1-310∶∶GUS两个植物表达载体,利用遗传转化获得包含-644~-1 bp和-310~-1 bp启动子片段的转基因烟草,GUS染色结果表明,NaD1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在-310~-1 bp中,为进一步研究NaD1基因的功能和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魏岱旭; 龚海伦; 张旭维
    • 摘要: 因具有广谱抗菌性和低耐药性,天然抗菌肽成为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并有望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耐药菌感染问题。除了抗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病原体,抗菌肽还具备抗癌、抗病毒、抗寄生虫和调节免疫等诸多作用,具有巨大的医学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抗菌肽的分布和抗性原理,重点归纳抗菌肽的生物合成方法,对比分析依托微生物表达系统的多种抗菌肽生物合成体系的利弊,并介绍合成生物学等新型交叉学科及手段在抗菌肽的设计策略,并总结了抗菌肽在消炎类药品、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品、抗癌药物、医学组织工程、药物递送系统、皮肤护理与医疗美容七大医学领域的应用。同时,本文针对抗菌肽生物合成含量少、分离提取困难、成本高、稳定性差、生物安全不足等潜在问题,提出了潜在的解决方案,包括利用计算机预测与定向基因编辑技术创建新型抗菌肽,以提升其抗菌性能,降低生物毒性;完善抗菌肽生物合成的工业化体系,开发快速回收高纯度抗菌肽的策略;将抗菌肽与现有抗生素联合用药,预防传统抗生素的细菌耐药性;与新型生物材料结合,降低抗菌肽对体内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等。
    • 杨江流; 宋青山; 乔军伟; 贾芳
    • 摘要: 防御素作为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一类抗菌肽,在抵抗感染性病原体的先天免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防御素能够形成保守的由3条β-链组成的反平行β-折叠片核心结构。分子内二硫键维持该三级结构的稳定性和活性。植物、真菌和无脊椎动物防御素形成相同的CSαβ模体结构。防御素能够通过膜透化破坏膜屏障、直接靶向脂质Ⅱ抑制细胞壁生物合成、中和分泌的毒素来减少细菌感染以及在细菌周围形成“纳米网”捕获细菌等多种抗菌机制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防御素在先天免疫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构和活性的关系、作用机制和治疗潜力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论文对几种不同来源防御素的结构,防御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防御素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解决临床耐药问题提供参考。
    • 邱晓媛; 郭广振; 吴鹏鑫; 尹福泉
    • 摘要: 在“禁抗”大背景下,寻找能代替抗生素的安全替代物成为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防御素作为新型生物活性肽,是抗菌肽成员之一,性质稳定、抗菌谱广,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物。本文就防御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畜牧业的应用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以期为防御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陈丽萍; 吕志宝; 葛贵杰; 付东; 路丽; 余胜华; 王雪莉; 盛庆丰
    • 摘要: 目的 研究人8-防御素-3(human beta-defensin-3,hBD3)对肠上皮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及其介导的自噬调控对肠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雷帕霉素(Rapamycin)诱导肠上皮细胞IEC-6构建细胞自噬模型.根据实验设计分为对照(Control)组、雷帕霉素(Rapamyein)组和人β-防御素-3(hBD3)+雷帕霉素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肠上皮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mRFP-GFP-LC3自噬双标腺病毒感染肠上皮细胞动态监测自噬流.应用CXCR4抑制剂和siRNA进一步验证hBD3调控自噬的潜在机制.划痕实验检测肠上皮细胞迁移能力,通过ATG7 siRNA转染的肠上皮细胞进一步佐证hBD3是通过调控自噬从而影响肠上皮细胞迁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Control +NS,n=1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模组+生理盐水(NEC+NS,n=12)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模组+hBD3(NEC+ hBD3,n=8).通过配方奶喂养+缺氧冷刺激诱导构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鼠,收集肠管组织检测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中应用200 nmol/L雷帕霉素处理IEC-6细胞24 h后,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和LC3Ⅱ/Ⅰ相较于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44±0.05、1.17±0.05和1.32±0.05,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6和0.0014),成功构建了肠上皮细胞自噬模型.hBD3+雷帕霉素组IEC-6细胞中p62、Beclin1和LC3Ⅱ/Ⅰ相较于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86±0.04、0.75±0.04和0.95±0.03,与雷帕霉素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027和0.003),提示hBD3预处理可以显著抑制肠上皮细胞自噬水平.雷帕霉素组mRFP+ GFP+斑点和mRFP+ GFP-斑点计数分别为(38.33±2.02)个和(72.33±2.61)个,较对照组(3.67±0.88)个和(4.67±1.20)个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1);hBD3+雷帕霉素组mRFP+ GFP+斑点和mRFP+ GFP-斑点数分别为(14.67±1.76)个和(16.00±2.41)个,均较雷帕霉素组明显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1),提示hBD3对IEC-6细胞自噬流有抑制作用.AMD3100+ hBD3+雷帕霉素组IEC-6细胞中p62、Beclin1和LC3Ⅱ/Ⅰ相较于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22±0.04、0.91±0.02和1.16±0.02,与hBD3+雷帕霉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0.0223和0.005),而CXCR4 siRNA+ hBD3+雷帕霉素组IEC-6细胞中p62、Beclin1和LC3Ⅱ/Ⅰ相较于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39±0.03、1.02±0.04和1.13±0.02,与hBD3+雷帕霉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0.0096和0.011),提示阻断或沉默CXCR4可有效逆转hBD3对自噬的抑制作用.雷帕霉素组肠上皮细胞迁移速率为0.58±0.04,hBD3+雷帕霉素组肠上皮细胞迁移速率为0.86±0.03,两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3).转染ATG7 siRNA后,雷帕霉素组和hBD3+雷帕霉素组的肠上皮细胞迁移速率分别为0.95±0.04和0.99±0.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NEC+ NS组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的表达量分别为2.01±0.06和2.49±0.09,较Control+ NS组(0.96±0.04和1.01±0.02)和NEC+ hBD3组(0.78±0.07和1.06±0.08)显著增加,组间差异有(0.78±0.07、1.06±0.08,P均<0.001).结论 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的肠管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过度激活,hBD3通过与CXCR4结合能明显抑制肠上皮细胞自噬且hBD3介导的自噬抑制是其促进肠上皮细胞迁移的可能机制之一,从而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挥保护作用.
    • 刘东旭; 沙万里; 尹柏双; 李国江
    • 摘要: 为研制防治仔猪腹泻的无抗添加剂,本试验以乳酸菌为表达载体,重组猪β-防御素及PR-39抗菌肽,构建重组乳酸菌pNZ8148-β-PR-39、pNZ8148-β及pNZ8148-PR-39,并饲喂21日龄断奶仔猪.结果 显示: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重组乳酸菌可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重组乳酸菌pNZ8148-β-PR-39可有效抑制仔猪肠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P<0.05),仔猪腹泻率降低39.62%,腹泻指数降低33.07%,差异显著(P<0.05).结果 表明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本试验构建的重组乳酸菌,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肠道有害菌含量,并降低仔猪腹泻率.
    • 谭植襄; 王祥盛; 童怡兰; 杨希林; 余墨声; 朱占永
    • 摘要: 糖尿病创面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感染、伤口清创、外科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其疗效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探索新的途径,找到潜在的治疗策略,以达到更好的糖尿病创面治疗效果.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防御素能够在抗菌、免疫调节、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组织再生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总结了防御素在糖尿病创面中的现有研究进展,以期为糖尿病创面新的治疗方案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