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33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80893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文献由59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奉春、郑佳冰、史婷婷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7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0893 占比:99.59%

总计:81223篇

风湿免疫性疾病—发文趋势图

风湿免疫性疾病

-研究学者

  • 张奉春
  • 郑佳冰
  • 史婷婷
  • 周彬
  • 宋绍亮
  • 张建华
  • 何勤
  • 兰蕾蕾
  • 吴玉斌
  • 唐福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英
    • 摘要: 近年来,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FPP)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该技术可清除人体内的致病物质,替代肝肾发挥解毒的作用,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DFPP技术最初用于治疗免疫紊乱介导的各类疾病,近年来该技术的治疗范围已扩大到200多种疾病(包括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副蛋白血症、严重的皮肤病等)。现阶段,DFPP技术已成为继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后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第三大手段。现就DFPP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王小婧; 杨新颖; 张淑芳; 张小敏; 康丽荣
    • 摘要: 目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组系统性炎症疾病,可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和器官。该病病程比较长,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会累及到各个脏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用药也比较特殊,如用法不当会出现很多药物的毒副作用,既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同时又给社会及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方法:风湿免疫科的专科护理对疾病的预后和转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延伸护理也称延续性护理,是慢病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患者从医院到家庭能够得到连续性的护理。结果:延伸护理突破了传统护理模式,让患者足不出户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结论:该模式的应用,既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疾病进程的了解,又可以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及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延伸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 戴微微; 冯伟伟; 李德富; 林钐; 秦苇
    • 摘要: 目的调查评估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抑郁与自杀风险评估分析,早期识别抑郁状态及自杀高危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保障住院患者安全。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用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调查,进行简易心理状态初筛,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及自杀风险。结果共收集861例患者资料,分析发现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心境障碍检出率24.62%,中度以上抑郁7.43%,有自杀风险比例3.72%;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痛风这五种常见风湿免疫病PHQ-9评分有自杀风险的人群比例为2.56%,中度以上抑郁比例为3.13%;不同疾病患者抑郁的发病率明显不同(χ^(2)=27.734,P<0.001),经Fish精确检验分析,提示不同疾病患者表现中度及以上抑郁者的比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3.187,P<0.05)。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类疾病患者,且中度以上抑郁和自杀风险比例也较其他疾病高。结论风湿免疫性疾病住院患者抑郁状态和自杀风险检出率高,且抑郁发病率与PHQ-9评分呈正相关,不同风湿免疫病引起患者抑郁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护理人员入院时运用PHQ-9评分行简易心理状态初筛,有助于分级分类落实护理路径干预,或可降低患者自杀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
    • 周纬
    • 摘要: 近年,我国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但较国外儿童风湿病领域及国内成人风湿病领域仍有差距。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已从以往的难治性、高致死性疾病转为慢性、可控性疾病,在规范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隐匿发展的如肺部受累等并发症。
    • 杨柳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至2019年住院治疗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各项护理指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31±9.13)分,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9±11.89)分和73.33%(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可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良好医患关系形成,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配合度显著提高,可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 明阳灿; 徐辉甫; 兰伟文; 范秋玉; 王娜; 徐婉仪; 丁艳; 汤建桥
    •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例MAS患儿,回顾性分析其原发疾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等。比较继发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和川崎病的MAS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死亡情况。结果(1)川崎病是最常见的原发疾病(10例,占50%),其次为sJIA(7例,35%)。诱发因素中,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病原体以EB病毒最常见。(2)20例患儿均有高热,95%(19/20)的患儿还存在多系统损害表现,包括皮疹、肝脾肿大、浆膜腔积液、神经系统损害、肾脏和胃肠道损害、关节痛和/或肌痛、淋巴结肿大。(3)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和外周血两系下降是最常见的实验室表现,共15例存在骨髓涂片异常(6例可见噬血细胞,9例可见吞噬细胞);接受可溶性CD25检查、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检查的患儿分别仅有5例、2例。与继发于川崎病的MAS患儿相比,继发于sJIA的MAS患儿的血沉、血清铁蛋白、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更高,而血红蛋白及血清肌酐水平更低(均P0.05)。结论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一旦出现多系统受累,尤其是合并两系及以上血细胞减少及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时,应高度警惕MAS的可能。临床上应积极完善病原学检查,寻找诱发因素,重视慢性EB病毒感染。组织学检查噬血现象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可溶性CD25、噬血相关基因检查有助于MAS的早期诊断。
    • 田洁; 张利娟; 张子云
    • 摘要: 目的:探索构建适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的“互联网+”风湿免疫性疾病管理平台,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医院医疗大数据信息和专家咨询法确定“互联网+”风湿免疫性疾病管理平台基本架构和主要功能,依托医院现有微信公众号平台技术设计系统模块。2021年7月—2021年12月平台进行5个月的试运行,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进行医患在线交流、出院随访、用药提醒、专科自我测评、健康教育等延续护理服务,辅助病人进行疾病自我管理。选取科室25名医护人员及145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试运行期间病人端共计630例病人加入平台并建档,登录次数3687次,使用“用药提醒”功能510次,“风湿智能咨询”浏览1356次,线上咨询453次,“知识推荐”浏览1048次,完成测评185次。医护端主动向未按照疾病管理计划执行测评的病人发送自测提醒通知533次、发送病情预警提示211次。超过80%的受访病人和医护人员对平台的界面设计、模块功能、技术维护均表示满意。结论:“互联网+”风湿免疫性疾病管理平台设计符合临床实际需要,能满足病人持续疾病自我管理的需求。
    • 崔家康; 高青杰; 孟庆良
    • 摘要: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种主要表现在关节、骨骼、肌肉等部位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目前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物与生物制剂等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耐受,达不到持续缓解、维持疾病低活动的状态。因此,开展新疗法对此类应答不佳的患者大有裨益。CAR-T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免疫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根据其作用机制,也为RA、SLE、SSc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但也有细胞因子风暴、感染率增加、神经毒性等副作用。本文就CAR-T疗法在部分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研究展开论述,旨在为后续开展CAR-T疗法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
    • 刘剑敏; 林奕凯; 黄鹤归; 黄烨; 范秋玉; 杨惠琴; 张韶辉
    • 摘要: 目的评价以药师为主导的全程化用药管理模式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2020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使用他克莫司或环孢素治疗的122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监管模式;观察组78例,采用以药师为主导的全程化用药管理模式,即由个体化药师和专科临床药师协同与主导,不仅参与药物治疗全过程,还参与治疗药物监测(TDM)全过程,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了医药护三方分工协作,并从住院延伸到出院对门诊和住院患者实施同质化监管。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日剂量、血药浓度达标率、问题标本(标本以例次计)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出院6个月再入院率、用药依从性评分、患者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实施TDM 53例次,其中他克莫司监测18例次、环孢素监测35例次;观察组患者实施TDM 123例次,其中他克莫司监测55例次、环孢素监测68例次。观察组患者他克莫司日剂量、环孢素日剂量、环孢素血药浓度达标率、问题标本发生率、出院6个月再入院率、用药依从性评分、患者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药师为主导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实施全程化、同质化用药管理并提供精准用药指导,可以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 檀真萍
    • 摘要: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33例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关节功能评级、疼痛感、不良反应与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压痛、肿胀个数少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CRP、ESR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评级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与神经系统毒性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治疗中,建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以缩短患儿晨僵时间、减少关节压痛与肿胀个数,并优化C反应蛋白、血沉等关键指标,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分级、降低疼痛感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治疗效果确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