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香果树

香果树

香果树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2558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生态科学、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生物质能发展论坛、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等;香果树的相关文献由46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发菊、梁宏伟、郭连金等。

香果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0.4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558 占比:99.54%

总计:32709篇

香果树—发文趋势图

香果树

-研究学者

  • 陈发菊
  • 梁宏伟
  • 郭连金
  • 陈子林
  • 康华靖
  • 熊丹
  • 刘鹏
  • 张小平
  • 李冬林
  • 王玉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萌; 罗洋; 郭连金; 程薪宇
    • 摘要: 为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对香果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PEG-6000浓度设置5个梯度以及对照组(ck)。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2浓度并不影响香果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能达到85%以上,T3浓度下发芽率下降到70%,T4、T5浓度下种子不发芽;发芽势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干旱处理40 d后,香果树幼苗地上鲜重及根鲜重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即使T1浓度下,香果树幼苗鲜重也仅有ck的1/16。并且在持续干旱处理中,香果树幼苗死亡率随PEG-6000浓度增加而上升,T3处理下死亡率达77%,仅剩的几株幼苗生长也受到极大限制。与ck相比,PEG-6000处理显著抑制叶片数量、叶面积的增加,并显示出剂量效应。与ck相比,PEG-6000处理显著抑制主根的伸长和侧根的形成,侧根量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但是主根长在T1、T2和T3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香果树耐旱能力较差,推测是香果树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为香果树种群的恢复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金雅琴; 陶积松; 王德满; 李冬林
    • 摘要: 为研究河南南部大别山区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的结构及分布格局规律,采用典型样方法对河南连康山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种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连康山香果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偏正态分布,且不同样地之间种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该种群表现出幼龄个体数量偏少、中龄个体集中、高龄级个体数量缺乏的共性特征,种群总体呈现衰退趋势;(2)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Ⅰ型,种群Ⅰ、Ⅱ级死亡率低,个体数量极少,但第Ⅶ和Ⅷ级死亡率大,存活曲线呈现下凹和断点,个体存活数(a_(x))和生命期望(e_(x))在Ⅱ级以上总体随径级增大而减少,e_(x)随径级增加呈现一定的波动变化,种群稳定性不良。(3)利用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_(δ))、Cassie指标(C_(a))、丛生指数(Ⅰ)、平均拥挤指数(m^(*))和聚块性指标(m^(*)/m)等参数对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果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但不同样地种群的集群程度存在一定差异。(4)连康山香果树种群总体上处于被排斥的劣势地位,栖息地生境恶劣,外界不利因素多,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较小,建议开展异地繁育和迁地保存,促进濒危种群的有效保护和健康延续。
    • 郑子洪; 郑伟成; 郑蓉; 唐战胜; 陈旭波; 骆争荣
    • 摘要: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是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之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文从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生理特性、遗传多样性和繁育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过去40年国内外学者对香果树的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成果,梳理了前人研究的空白与不足。本文认为,目前对于香果树花芽分化,雌、雄配子体和胚胎发育的研究仍存在空白,缺少针对香果树与其他物种种间关系的研究,今后应借鉴森林大型监测样地的研究方法,综合各学科的技术手段对香果树开展长期系统的监测研究,以期更深入地了解香果树的濒危机制,做好香果树的保护工作。
    • 薛苹苹; 郭连金; 王帆; 毛小涛; 肖志鹏; 吴艳萍; 王宝云; 曾颖; 范红霞
    • 摘要: 为了探究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自然更新的途径以及不同起源幼苗的种群特征,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香果树种群为研究对象,对野外样地中不同起源幼苗的数量进行统计,对幼苗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①香果树自然更新以根萌苗为主,数量占幼苗总量的65.44%,幼苗数量少,8年生幼苗仅占1年生幼苗数量的7.07%,幼苗死亡率较高;②经幂函数和线性函数模型拟合可知,香果树幼苗总体和实生苗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根萌苗种群介于Deevey-Ⅱ和Deevey-Ⅲ型之间;③香果树形态特征指标显示根萌苗的苗高、基径、叶数等均高于实生苗的数值,且随着年龄增加,两者差距增大;④树冠下、冠缘、林窗以及林缘空地4种微生境中根萌苗的形态指标均优于实生苗,根萌苗比实生苗更适宜生存于阴暗环境;⑤由于4种微生境中以冠缘和林窗处的香果树幼苗生长较好,故可对冠下幼苗进行地被物清理,增加光照,而林缘空地中的幼苗进行适当遮荫,以利于香果树幼苗的生长.
    • 宋丽莉; 吴琼; 吉喜燕; 罗瑞莉; 刘文娜; 赵华强; 侯梅芳
    • 摘要: 以光照强度54μmol·m^(-2)·s^(-1)为对照,对高光胁迫(光照强度180μmol·m^(-2)·s^(-1))下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幼苗叶片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分析;采用RNA-seq技术筛选高光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和表达分析及qRT-PCR验证。结果表明:高光胁迫下,香果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花青素和脱落酸含量显著升高。高光胁迫下,香果树的差异表达基因有6776个,其中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3063和3713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的GO功能条目分别有2022和1835个,显著富集的GO功能条目分别有196和129个,基因功能均包括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3类。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光合作用等20个代谢通路中。其中,光合作用相关基因Lhca4、Lhcb1、Lhcb2、Lhcb5、psaA、psaE、psaG、psaH、psaK、psaL、psaO、psbC、psbK、psbO、psbP、psbQ、psbR、psbW、petA、petC、petG、petE、atpC1、atpI、RBCS、rbcL、RCA、HEMA1、PORA以及脱落酸合成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CED1、NCED3、CYP707A、PP2C5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psbS、atpA、atpD,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抗氧化酶相关基因以及脱落酸合成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BGLU11、BGLU46、BGLU23、BGLU24、BGLU34、PYR/PYL、SnRK2C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供试8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与RNA-seq检测结果一致。综上所述,香果树主要通过调控光合作用、抗氧化酶系统、脱落酸代谢及信号通路以及花青素代谢通路响应高光胁迫。
    • 张梦鸽; 冯营营; 郝宇峰; 蔡露娟; 宋丽莉
    • 摘要: 以珍稀濒危植物香果树的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并针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褐化严重的问题进行抗褐化剂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叶柄是香果树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外植体,依次用75%酒精处理60 s、0.2% HgCl2处理15 min灭菌效果最好,并选定了香果树愈伤组织最适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
    • 张梦鸽; 冯营营; 郝宇峰; 蔡露娟; 宋丽莉
    • 摘要: 以珍稀濒危植物香果树的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并针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褐化严重的问题进行抗褐化剂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叶柄是香果树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外植体,依次用75%酒精处理60 s、0.2%HgCl_(2)处理15 min灭菌效果最好,并选定了香果树愈伤组织最适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
    • 付贞仲; 莫家伟; 费仕鹏; 姚雾清; 吴尚川
    • 摘要: 采用样线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茂兰保护区野生香果树的物种分布、种群数量、树龄结构以及植株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果树有87株,数量较少,分布狭窄且较为分散,主要生长于石面和石缝上,海拔在750~850m.并且针对茂兰保护区香果树资源现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 郭连金; 肖志鹏; 殷崇敏; 吴原榕; 胡金平; 刘艳艳; 钟友春
    • 摘要: 论文研究了濒危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子萌发特性.通过室内萌发实验初步检测了香果树种子的休眠,采用靛蓝检验法检测了生活力,通过室内室外条件的贮藏检验了种子寿命,通过人工气候箱研究了萌发对温度、光强条件(9—24°C,500—9000 lx交互)的响应.结果表明:香果树果实成熟后,种子无明显的休眠,有生活力种子75.3%±7.9%,无生活力10.9%±9.2%,空粒6.5%±1.8%,涩粒7.4%±6.4%;贮藏四个月,室内外贮藏种子萌发率高于78.6%±6.5%,贮藏八个月,室外贮藏种子全部失去活力,贮藏一年,室内贮藏种子萌发率20.2%±8.3%.无光照时香果树种子不萌发;在500—9000 lx处理下,12—24°C香果树种子最终萌发率均高于90%,9°C下均低于80%.9°C时,光强显著影响最终萌发率,500 lx下为33.3%±6.9%,3000 lx下为70.3%±4.2%.温度升高,香果树种子平均萌发周期缩短,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上升.在12°C、15°C下的2000 lx、3000 lx下平均萌发周期显著低其他光强处理下,萌发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光强处理.总体上,12°C、15°C时,光强增强,活力指数在500—3000 lx上升,在3000—9000 lx间下降.在温度较高的18°C、21°C、24°C下,平均萌发周期,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受光强的影响明显弱于12°C、15°C下.野外香果树种子萌发期间,野外环境温度在12—18°C之间,光照强度对香果树种子萌发有重要影响.合适的光照环境(1000—3000 lx)可能是野外香果树种子萌发、幼苗建植的关键.
    • 魏俊; 朱坤; 陈文德; 卢雨田; 蔡艳琨; 吴群; 黄仲宣
    • 摘要: 香果树香果树属中己知的唯一现存种,中国特有的濒危保护植物.关于香果树的现有研究多以中东部地区为主,对西南地区香果树的潜在适宜分布区进行预测研究可以填补相关空白.本研究主要采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20世纪末期、2020s、2030s、2050s和2090s共5个时期内西南地区香果树的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其中,当前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香果树的中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重庆北部和东南部,贵州省域内零散分布,西藏的东南边缘分布有少量低适宜区;适宜区的总面积约为4.42×105 km2,占西南地区总面积的18.1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影响香果树现状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是最干月降水量、海拔、1月太阳辐射、表层粘土含量、表层土砾石含量和表层土基本饱和度,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2.7%,并根据因子响应曲线分析了主导因子的阈值.结合历史时期和未来时期的预测结果分析发现:只在气候环境变化的条件下,西南地区香果树适生区面积整体上将会有所增加,其中最干月降水量、海拔和等温性等是未来时期香果树适生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