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工艺美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专利文献41458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美术教育研究等; 马格利特的相关文献由62位作者贡献,包括姜霖、岳燕、张慧敏等。

马格利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41458 占比:99.83%

总计:41530篇

马格利特—发文趋势图

马格利特

-研究学者

  • 姜霖
  • 岳燕
  • 张慧敏
  • 张爽
  • 李慧
  • 杨向荣
  • 潘颖
  • 王怡静
  • 赵一珏
  • 严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俊
    • 摘要: 法国艺术家亨利·卢梭和比利时绘画大师勒内·马格利特虽然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受到的艺术教育和训练等都不相同,但他们一生都对绘画保持热爱并执着追求绘画艺术,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且作品都强烈地体现着梦幻与现实交织的绘画风格,如梦似幻的画面效果也展现了不同于一般学院派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所以本文从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相同点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分析他们绘画中所呈现的共性,更为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他们的艺术作品。
    • 李黔
    • 摘要: 《这不是一只烟斗》是福柯关于马格利特来信的回复,系统地阐释了马格利特曾向他致信探讨的问题。福柯主要以图形诗为例子评述马格利特《图像的反叛》这幅画作。福柯在回答马格利特有关resemblance(相似性)和similitude(对等性)的疑问后,认为这组画作有别于传统,画作打破了言语和图像之间固有的传统关系。结合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观点,可以反思或者审视福柯关于这组烟斗画作的解释,在马格利特去世后才回答疑问,福柯所陈述的并不是艺术作品本身,而是借此讲述自己在《词与物》中的哲学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落入强制阐释的误区。
    • 倪学敏
    • 摘要: 超现实主义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立足于现代艺术之中,与囿于直白再现的传统艺术不同,超现实主义艺术以隐喻和符号摆脱传统的框架结构,将语言文字表述之外的无法言说、不可描摹的事物暗示出来.超现实主义艺术的隐喻功能也正是因其自身符号的具象特质,成为形而上哲思趋向澄明的言说方式.以勒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作品中的神秘意象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时空、潜意识(梦)、形而上三种隐喻模式中发掘革命的力量揭示维特根斯坦所谓的"秘密".
    • 刘影
    • 摘要: 比利时画家雷内·马格利特,欧洲超现实主义风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自己创造出了的独具个人特色的荒诞而谐谑的图像符号,向我们揭示了,真相总是躲藏在直观所见的物体背后.而时至今日,他的艺术创作依旧影响着当代的艺术家们.
    • 王建筱
    • 摘要: 超现实主义认为,艺术就是人潜意识的表现.超现实艺术家们认为从梦中能看到人生命的本质,他们鼓励人们去满足自己那难驯服的欲望.透过他们的画面,我们能看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着他们的潜意识和欲望,以及一些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梦境.本文以四位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为引,浅析他们画面中所表现的内心世界.
    • 杨向荣; 周洪英
    • 摘要: 在马格利特的作品中,图像不再成为再现的媒介,图像通过组合、重复和命名等方式,将不可见性思想转化为可见性图符,赋予叙事无限可能性和张力。马格利特通过画笔传达形而上的哲理思考和隐秘的内心意识,实践着现代绘画的先锋性和革命性精神。在马格利特笔下,图像叙事展现不可见性为绘画的哲学探索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将观者引向对图与物、图与词、词与物的关系及其背后复杂话语张力的反思。
    • 江宇琳
    • 摘要: 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艺术到现代艺术,具象绘画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至今日,具象绘画也有很强的生命力,是绘画的主要艺术形式,探索更多的具象绘画表现形式具有无限潜力。具象重构指重构绘画语言的新秩序,是具象绘画的前沿,也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的过程。比利时画家勒内·马格利特的作品以梦幻般的方式表现一切平凡的事物,他时常将许多自然物体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并将它们重组成不同的部分,形成了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幻想。这里就运用了具象重构的手段,文章以油画创作的绘画语言即具象重构为研究的切入点,从而对马格利特的审美观念进行分析与探索。
    • 张爽
    • 摘要: 从绘画的古典时期到印象主义之前,绘画迹象都是以写实为主要目标,往后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象"与"迹",再往后,"象"的轮廓瓦解,"象"与"迹"混同。超现实主义便是如此。马格利特因为其作品中带有些许诙谐意味和引人深思的符号语言所以闻名于世,他在作品中进行的众多尝试带给了观者无限的思考和联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影响着许多绘画和设计的风格。本文分析马格利特作品,对"迹"呈现出什么样的"象","象"又带着怎样的"迹",画中"X"寓意为何,进行探讨。
    • 贾依冉
    • 摘要: 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采用的重复以往作品的母题进行再创作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方式有利于艺术家进一步探索和稳定自己的绘画风格,建立自己的艺术符号语言。如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系列,齐白石的《虾》系列作品等,都是对于同一母题进行的重复性创作的作品。出现这种绘画方式的原因和目的有多个方面,如商业性目的,即画家成名后将其代表性的画作进行大量的重复创作并投入艺术市场,以应合市场的流通需求和大众的消费需求,并获取商业利益。再如宣传性目的,画家在大量创作和实验中探索出自己擅长表现的对象和总体风格后,对一个或几个母题进行重复的再创作,来达到宣传推广的作用,也就是形成代表自己的符号语言,有利于大众更快捷地接受和记忆,能够提高自身的辨识度和知名度,也是为自身市场服务。所以,在艺术作品创作的母题重复性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关系。雷尼·马格利特作为西方超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处于艺术风格快速更迭出新的艺术环境下,其风格却变化甚微,作品中更是出现了大量地对同一母题进行重复创作的现象。以他为例,从其个性到共性中研究艺术作品的重复性母题创作的问题。
    • 张爽
    • 摘要: 从绘画的古典时期到印象主义之前,绘画迹象都是以写实为主要目标,往后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象"与"迹",再往后,"象"的轮廓瓦解,"象"与"迹"混同.超现实主义便是如此.马格利特因为其作品中带有些许诙谐意味和引人深思的符号语言所以闻名于世,他在作品中进行的众多尝试带给了观者无限的思考和联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影响着许多绘画和设计的风格.本文分析马格利特作品,对"迹"呈现出什么样的"象","象"又带着怎样的"迹",画中"X"寓意为何,进行探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