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以热定电

以热定电

以热定电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85397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中国科技纵横、节能技术、上海节能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09年鄂、苏、皖、冀四省电机工程学会汽轮机专业学术研讨会、2008年电力信息化高级论坛、海峡两岸第三届热电联产、汽电共生学术交流会等;以热定电的相关文献由24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漪、张敏、薛永锋等。

以热定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5397 占比:99.98%

总计:485497篇

以热定电—发文趋势图

以热定电

-研究学者

  • 王漪
  • 张敏
  • 薛永锋
  • 何青
  • 冯永新
  • 朱誉
  • 李千军
  • 王聪
  • 丁俊齐
  • 于惠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恒志; 周博文; 李广地; 华光辉; 孔祥淼
    • 摘要: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冬季供暖期通常受“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制约,区域电网电能调峰能力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提出在水源充沛地域引入水源热泵机组,实现热电解耦;同时,结合电制冷机、吸收制冷机、多元储能装置等能量转换设备,形成含水源热泵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构建了各设备机组运行模型并耦合形成系统总体架构,为实现“双碳”目标,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经济成本与碳排放成本,建立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优化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对所提模型及方法进行仿真分析,探讨求解得到的最优运行策略对综合能源系统各方面运行成本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模型及运行策略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 马立新; 程颍
    • 摘要: 热电机组“以热定电”运行时在调峰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中断负荷(interruptible load,IL)作为一种待挖掘的电力资源,可以应用在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和微网系统中,引导用户减少高峰用电。在含有热电联产机组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引入IL功能改善系统调峰能力,以经济性作为集成优化目标,建立相应模型。以北方某生态园区为算例,利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仿真求解。结果表明:引入IL功能后的园区微网可以进行削峰运行且运行经济性和供能灵活性均有较大提高。通过与传统算法的比较,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在优化结果精度和优化效率上均更优。
    • 王颖杰; 詹红霞; 杨孝华; 王博
    • 摘要: 随着综合能源中电、热负荷不断增长以及热电联产(CHP)装置、风机等电源迅速发展,弃风现象愈发严重。为解决弃风问题,提出考虑电、热综合需求响应的优化模型。首先,在负荷侧分析电、热负荷的可调度价值,对电负荷建立实时电价模型,并采用价格型需求响应进行调整;其次,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描述热负荷的传输延迟特性,并考虑模糊性供热舒适度,使得热负荷具有一定的弹性,即热力需求响应,通过2种响应模式对电、热负荷进行调整可增大风电上网空间;然后,在源侧增加电锅炉和储热装置,增加系统的灵活性,解耦CHP“以热定电”的刚性需求;最后,以系统的日运行费用与弃风成本最小为目标,在Matlab中调用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可显著提升风电消纳能力,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王春光; 朱国栋
    • 摘要: 目前,受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热电联产企业未能完全实施“以热定电”的运行原则。为了确保“以热定电”的顺利实施,建立多台机组“以热定电”的经济效益模型,用以评价企业的效益,并以2台机组为例,展示优化分配热负荷的方法,通过优化分配热负荷,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进而为“以热定电”运行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的条件。
    • 刘帅; 郑立军; 俞聪; 王曦; 孙立本
    • 摘要: 典型的热电机组抽汽供热一直难以摆脱“以热定电”的处境,为了缓解热电矛盾,本文以某电厂330 MW机组供热改造为例,分析了切除低压缸进汽供热技术的技术要素,以文献中的实验数据为依据提出了低压缸的冷却蒸汽控制参数。制定了更换连通管蝶阀、加装冷却蒸汽旁路系统及末级温度测点等技术措施,对改造后的供热与调峰能力进行了核算分析。结果表明:切低压缸供热技术有效的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对同类型机组供热改造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
    • 王颖杰; 詹红霞; 杨孝华; 王博
    • 摘要: 随着综合能源中电、热负荷不断增长以及热电联产(CHP)装置、风机等电源迅速发展,弃风现象愈发严重.为解决弃风问题,提出考虑电、热综合需求响应的优化模型.首先,在负荷侧分析电、热负荷的可调度价值,对电负荷建立实时电价模型,并采用价格型需求响应进行调整;其次,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描述热负荷的传输延迟特性,并考虑模糊性供热舒适度,使得热负荷具有一定的弹性,即热力需求响应,通过2种响应模式对电、热负荷进行调整可增大风电上网空间;然后,在源侧增加电锅炉和储热装置,增加系统的灵活性,解耦CHP“以热定电”的刚性需求;最后,以系统的日运行费用与弃风成本最小为目标,在Matlab中调用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可显著提升风电消纳能力,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周家秀; 王露宁; 刘雪洁; 崔苗; 郭健翔; 张敬奎
    • 摘要: 首先结合建筑负荷和设备性能特性确定了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备组成,然后借助TRNSYS软件对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了建模及仿真,同时对"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2种运行模式进行了设备容量计算、动态供能仿真和结果分析.研究发现:在满足区域冷热电负荷的条件下,"以电定热"运行模式下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平均值为66.83%,明显高于"以热定电"运行模式的系统平均一次能源利用率56.70%.基于综合建筑群负荷特性和系统设备特性,"以电定热"运行模式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优于"以热定电"运行模式."以电定热"运行模式下,系统制热量满足热负荷需求的时间占供暖季时间的90.84%,制冷量满足冷负荷需求的时间占制冷季时间的7.52%.
    • 刘帅; 郑立军; 俞聪; 王曦; 孙立本
    • 摘要: 典型的热电机组抽汽供热一直难以摆脱"以热定电"的处境,为了缓解热电矛盾,本文以某电厂330MW机组供热改造为例,分析了切除低压缸进汽供热技术的技术要素,以文献中的实验数据为依据提出了低压缸的冷却蒸汽控制参数.制定了更换连通管蝶阀、加装冷却蒸汽旁路系统及末级温度测点等技术措施,对改造后的供热与调峰能力进行了核算分析.结果 表明:切低压缸供热技术有效的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对同类型机组供热改造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
    • 王春光; 朱国栋
    • 摘要: 目前,受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热电联产企业未能完全实施"以热定电"的运行原则.为了确保"以热定电"的顺利实施,建立多台机组"以热定电"的经济效益模型,用以评价企业的效益,并以2台机组为例,展示优化分配热负荷的方法,通过优化分配热负荷,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进而为"以热定电"运行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的条件.
    • 韦古强; 胡从川; 刘乙学; 崔双双; 李红
    • 摘要: 以园区为研究背景,基于"以热定电"、"以电定热"两种模式,对园区内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研究.针对夏季、冬季两个典型日设计了八种方案来对比系统配置液化空气储能与未配置液化空气储能时各子系统输出功率及总成本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园区配置液化空气储能,采用"以热定电"模式运行时经济效益最高且能源损耗量最少.在大暑日,其总成本比未配置液化空气储能的系统降低6.1%.在大寒日,其总成本比未配置液化空气储能的系统总成本降低4.5%.同样配置液化空气储能的情况下,采用"以热定电"模式运行的系统要比"以电定热"模式总成本低.在大暑日总成本降低9.5%,在大寒日,总成本降低4.5%.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