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僵硬

僵硬

僵硬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9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外科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2篇、专利文献71篇;相关期刊320种,包括家庭医生、中华手外科杂志、药物与人等; 僵硬的相关文献由83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海燕、林晓克、林静静等。

僵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2 占比:85.60%

专利文献>

论文:71 占比:14.40%

总计:493篇

僵硬—发文趋势图

僵硬

-研究学者

  • 李海燕
  • 林晓克
  • 林静静
  • 查晔军
  • 芮永军
  • 余东升
  • 余华
  • 公茂琪
  • 卓高豹
  • 吴宇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郑彬洁; 郭晨明; 杨美美; 王海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芳香酶抑制剂相关的肌肉骨骼症状(aromatase inhibitor associate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AIMSS)与运动恐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0例,使用坦帕运动恐惧量表(TSK)对患者进行运动恐惧评估。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调查问卷评估髋部和膝部的疼痛、僵硬和身体功能;采用臂肩手残疾调查问卷(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 questionnaire,DASH)评估上肢疼痛和身体功能。使用Wilcoxon秩和或Fishers精确检验对所有研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分析,对P<0.15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发生AIMSS的受试者发生运动恐惧的可能性更高[OR=2.29(95%CI:1.36~3.86),P=0.002]。发生AIMSS(139例)且发生运动恐惧(56例)的受试者髋部和膝部WOMAC,臂、肩和手DASH的功能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下肢疼痛[OR=1.23(95%%CI:1.00~1.50)]、僵硬[OR=1.54(95%CI:1.34~1.85)]和下肢功能较差[OR=1.17(95%CI):1.11~1.20)]的受试者发生运动恐惧的风险增高。结论 发生AIMSS的乳腺癌患者发生运动恐惧的风险高于未发生AIMSS的患者。患有下肢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生运动恐惧的风险增高。
    • 程文静; 丁国正; 谢家兵; 王林
    • 摘要: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已被广泛认可,而目前对于掌侧钢板固定后腕关节僵硬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尚不明确。目的:了解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后桡腕关节僵硬情况,并探讨导致关节僵硬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2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一般资料、术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腕关节术前肿胀程度;从术前的X射线片中收集骨折类型和伴尺骨茎突骨折,在术后第12个月的随访中通过X射线片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并用量角器评估术后桡腕关节的运动情况,如果屈伸运动范围不超过对侧的一半,则认为存在桡腕关节僵硬。经过单变量分析,P<0.2提示为关节僵硬的潜在危险因素,然后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与结论:①在随访中约有1/3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后出现关节僵硬;②单因素分析示,年龄(P=0.13)、骨质疏松症(P=0.02)、术前肿胀(P=0.01)、骨折类型(AO分型)(P=0.01)、关节内骨折(P=0.01)、术后掌倾角(P=0.05)、术后外固定的使用(P=0.19)是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后关节僵硬潜在危险因素;③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骨折类型(AO分型)(OR=1.21,95%CI:0.98-1.56)、关节内骨折(OR=1.17,95%CI:1.06-1.97)、术前肿胀程度(OR=1.28,95%CI:1.12-1.85)、骨质疏松症(OR=1.32,95%CI:0.86-1.77)和术后掌倾角(OR=1.46,95%CI:1.01-1.89)是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后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④提示对于存在此类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充分评估,做出准确的术前计划以及术后随访过程中及时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是值得重视的。
    • 贾伟龙
    • 摘要: 天气冷了,脚踝僵硬,容易崴脚。这是因为人体肌肉的黏滞性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气候寒冷时,肌肉相对温度高时变得“僵硬”,专业术语叫“黏滞性增加”。
    • 闻风
    • 摘要: 改善上背部僵硬的练习动作演示/邹盼盼杭州【来吧优加】瑜伽中心问:我观察到拜日式后仰体式做得好的人上背部柔韧性都不错,我是腰部柔韧性还可以,但是上背部就很僵硬了。答:我想,你的上背部柔韧性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哈哈。上背部本来就不需要多少单独的柔韧性,而且确实也不好增强。因为这里有胸廓的肋骨限制。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思路,那么练习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途径。决定上背部的不是背部问题,而是胸前和胸侧部位,以及肩关节,有时候还包括颈部。胸廓部分,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肋间肌,有内外两层。肩关节涉及到的肌肉就更多了。
    • 查晔军; 蒋协远; 公茂琪
    • 摘要: 目的 探讨肘关节僵硬合并肱骨远端骨性结构畸形的分类及其阶梯治疗方案.方法 纳入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且随访资料完整的91例肱骨远端骨性结构畸形的肘关节僵硬患者.其中左侧48例,右侧43例;术前屈肘60°~90°,平均79.34°±10.09°,伸肘30°~90°,平均54.40°±19.51°,屈伸活动范围0°~60°,平均24.95°±21.88°;前臂旋前0°~90°,平均81.43°±18.23°,旋后0°~90°,平均89.01°±9.44°,旋转活动范围0°~180°,平均170.44°±24.17°.将91例患者根据骨性结构畸形分为陷窝填塞、关节对合不匹配和关节面破坏三大类.其中陷窝填塞者58例,行桡骨头窝、冠突窝和鹰嘴窝加深再塑形治疗;关节对合不匹配者21例,行截骨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破坏者12例,行真皮间隔成形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肘关节稳定性、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91例患者随访8~88个月,平均(29.09±16.58)个月.末次随访时屈肘120°~140°,平均131.98°±8.06°,伸肘0°~30°,平均14.18°±11.55°,屈伸活动范围100°~140°,平均117.80°±12.72°;前臂旋前60°~90°,平均84.11°±7.01°,旋后60°~90°,平均89.67°±3.16°,旋转活动范围120°~180°,平均173.78°±8.69°.2例患者出现前外侧异位骨化,轻度影响屈肘活动,但无需特殊处理.1例间隔成形患者发生表浅的伤口感染,换药后好转.2例间隔成形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内外翻不稳定,未进一步处理.结论 复杂的肱骨远端骨性畸形可分为陷窝填塞、关节对合不匹配和关节面破坏三大类,在软组织松解后按照"陷窝再塑形—截骨内固定—间隔成形"的阶梯治疗方案进行处理,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朱丽娜
    •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手部小关节僵硬康复治疗中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创伤性手部小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患者37例,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38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畸形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畸形评分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畸形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评分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关节主动活动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创伤性手部小关节僵硬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邴建华; 周娃妮; 姜品
    • 摘要: 目的 分析肘关节僵硬康复中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文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8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40例),观察组给以冲击波治疗(40例),比较肘关节功能评分、疼痛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肘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均未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的应用于肘关节僵硬康复中具有明显效果,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肘关节功能等方面,值得临床应用.
    • 王荣华
    • 摘要: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晨僵"现象,起床后双手"僵硬"持续数分钟甚至一个小时,有时还伴有膝关节隐隐作痛、不能灵活伸直弯曲,甚至等到中午,"僵硬"症状才能逐渐恢复。这是怎么回事?关于"晨僵"你了解多少?什么是晨僵?晨僵指晨起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发紧、僵硬、活动不灵,同时可伴有肢端发凉、麻木等现象,在适当活动后可逐渐减轻。
    • 欧降红; 吕书勤
    •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省永州市中医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7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艾瑞昔布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分别为(1.91±1.42)分、(15.83±9.6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3±1.54)分、(28.34±13.9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联合针刺能够有效治疗肝肾亏虚型KOA,缓解临床症状.
    • 程文静; 丁国正; 谢家兵; 王林
    • 摘要: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已被广泛认可,而目前对于掌侧钢板固定后腕关节僵硬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尚不明确.目的:了解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后桡腕关节僵硬情况,并探讨导致关节僵硬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2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一般资料、术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腕关节术前肿胀程度;从术前的X射线片中收集骨折类型和伴尺骨茎突骨折,在术后第12个月的随访中通过X射线片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并用量角器评估术后桡腕关节的运动情况,如果屈伸运动范围不超过对侧的一半,则认为存在桡腕关节僵硬.经过单变量分析,P<0.2提示为关节僵硬的潜在危险因素,然后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与结论:①在随访中约有1/3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后出现关节僵硬;②单因素分析示,年龄(P=0.13)、骨质疏松症(P=0.02)、术前肿胀(P=0.01)、骨折类型(AO分型)(P=0.01)、关节内骨折(P=0.01)、术后掌倾角(P=0.05)、术后外固定的使用(P=0.19)是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后关节僵硬潜在危险因素;③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骨折类型(AO分型)(OR=1.21,95%CI:0.98-1.56)、关节内骨折(OR=1.17,95%CI:1.06-1.97)、术前肿胀程度(OR=1.28,95%CI:1.12-1.85)、骨质疏松症(OR=1.32,95%CI:0.86-1.77)和术后掌倾角(OR=1.46,95%CI:1.01-1.89)是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内固定后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④提示对于存在此类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充分评估,做出准确的术前计划以及术后随访过程中及时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是值得重视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