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IPO定价

IPO定价

IPO定价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090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合作经济与科技、会计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0(EBM2010)(2010年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会议)、第三届(2010)《中国金融评论》国际研讨会等;IPO定价的相关文献由21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孝华、刘春玲、姚海鑫等。

IPO定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12.7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1090 占比:86.92%

总计:1254篇

IPO定价—发文趋势图

IPO定价

-研究学者

  • 周孝华
  • 刘春玲
  • 姚海鑫
  • 宋顺林
  • 陈胜蓝
  • 高陆菡
  • 任庆波
  • 周少聪
  • 唐斯圆
  • 唐珊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琳
    • 摘要: 作为股票发行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环节,新股发行定价的研究一直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IPO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指出制度因素是影响IPO定价的根本因素,国内股票发行制度的优化过程也是消除行政管制的过程,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张卫国; 姚若凡
    • 摘要: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港交所推出“三十年来最重大改革”政策,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越来越多,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首日上市破发现象。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IPO定价效率与破发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理论,考虑企业基本面、发行特征以及市场与宏观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构建了IPO发行定价随机上边界模型和随机下边界模型,对境内企业在香港上市的IPO定价效率进行测量,并与港股市场整体IPO定价效率进行对比。针对中资股破发情况,采用随机边界模型进行了二级市场定价效率的研究,开展了破发程度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行价格偏高、二级市场状况低迷、企业规模偏小、资金周转率过低是导致破发的主要原因。研究为我国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合理定价、控制融资风险等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 陈国民; 王仁杰
    • 摘要: 新股发行定价考虑的因素很多,监管层、承销商和投资者等利益都需要权衡。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30多年蓬勃发展,我国IPO定价也经过了几个阶段,从审批制到注册制,从依靠政府管控、市场参与度较低的定价到市场占主导的询价制度,在IPO定价的过渡阶段,新股定价制度不断改进,市场化道路也在不断摸索。但是注册制下IPO发行定价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IPO定价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出现了很多无效的IPO定价,导致IPO大幅度抑价,市场也因此出现波动。在我国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笔者对相关理论和影响IPO定价的因素进行系统梳理,提出适合的IPO定价策略,为提高定价效率作支撑参考。
    • 宋顺林
    • 摘要: 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外IPO定价的重要理论,并探讨了这些理论对中国IPO定价现象的解释力;其次梳理了中国IPO定价领域的新近文献,并讨论了现有文献的不足;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注册制下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由于制度背景的差异,基于美国市场的新股定价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到中国市场;第二,现有文献表明,政府管制、社会关系和投资者行为等理论对中国新股定价现象有重要解释力;第三,IPO定价领域的研究存在很多结论不一致的情况,主要源于核心概念界定不清晰、变量度量不准确以及制度背景考虑不足三方面原因;第四,展望未来,研究注册制下的"四新"问题(新问题、新场景、新数据和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徐辉; 周兵; 周孝华
    • 摘要: 以IPO定价为切入点,从一、二级市场两个维度综合考察政府补助对IPO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加剧了IPO新股发行溢价,也刺激了二级市场交易溢价,且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地,基于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的IPO抑价分解结果表明:政府补助会促使IPO抑价提升,且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是IPO高抑价的主要诱因,但溢价效应占主导地位。此外,项目补助、税收返还以及创新支持类政府补助会导致IPO新股定价被高估,但在信誉奖类补助中未发现这一现象。
    • 董银红; 姜雨杉; 祝文达
    • 摘要: 通过引入外部技术冲击和市场估值对企业随机现金流的影响,构建基于创新型企业上市的实务期权理论模型,用以分析该类企业的上市决策。基于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利润增长率、利润波动率及市场估值均影响上市临界值,且与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有关。此外,通过选取2012年2月24日至2019年5月24日创业板核准制上市新股,以及2017年6月30日至2020年10月10日创业板注册制上市新股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企业所拥有的成长性因子越高,越倾向于较早上市;反映市场估值的信息不对称因子与投资者情绪因子对企业上市时机选择并没有影响。这说明创新型企业上市时机选择侧重于其内在价值驱动而非市场择时,企业的内在价值因子能被市场合理定价。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稳步推进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减少管制性的定价规则,能够使影响IPO估值的价值因素反映在IPO定价中,支持和鼓励更多“好”企业上市,更能提升新股质量。
    • 罗党论; 杨文慧; 张思宇
    • 摘要: 保护好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期新股破发现象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此轮破发是源于承销商和大股东有意定高价圈钱的“贪婪”还是源于询价机构盲目追随市场热点的“冲动”?本文以2019~2022年IPO的发行数据为例,实证检验注册制下新股破发的影响。研究发现:“贪婪”动机主导了新股破发,具体来说,作为中介的承销商和作为发行主体的大股东越“贪婪”,其主导的公司新股破发的可能性越大,进而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伤害也越大。本文的结论丰富了IPO定价领域的文献和对注册制改革经济后果的理解,为政策制定者完善制度性约束提供了微观证据。
    • 刘鸿雁; 李林波
    • 摘要: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行监管体制直接影响着实体企业的上市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为了探讨发行监管约束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监管约束的理论模型,借此研究发审委控制和发行价格控制影响IPO价格的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使用证监会颁布的15项新股发行的承销法规通过手工挖掘方式得到新股发行监管指标,并用2004—2018年IPO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了IPO高溢价,而且降低发审委控制和发行价格控制有助于提高IPO定价效率,但这种影响受到承销商行为、投资者情绪和信息不对称的制约.上述结论对推行新股发行改革的目标、时间表及制度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
    • 杨咸月; 应成
    • 摘要: 研究运用OLS模型和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科创板IPO和二级市场的定价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股票价格一、二级市场存在价差的原因.我国科创板IPO和二级市场定价机制重视企业研发水平,充分体现了科创板的科技属性,两个市场不同之处在于IPO定价关注企业盈利,二级市场定价则受股票市场供需影响更大.总体上,科创板IPO定价并不低,新股上市后出现较大的首日超额收益率也主要由二级市场股票溢价引致.研究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IPO定价制度和推进注册制改革提供依据.
    • 杨咸月; 应成
    • 摘要: 研究运用OLS模型和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科创板IPO和二级市场的定价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股票价格一、二级市场存在价差的原因。我国科创板IPO和二级市场定价机制重视企业研发水平,充分体现了科创板的科技属性,两个市场不同之处在于IPO定价关注企业盈利,二级市场定价则受股票市场供需影响更大。总体上,科创板IPO定价并不低,新股上市后出现较大的首日超额收益率也主要由二级市场股票溢价引致。研究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IPO定价制度和推进注册制改革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