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村公共文化

农村公共文化

农村公共文化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9434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四川行政学院学报、世纪桥、新疆社科论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首届中国文化馆馆长年会暨“百馆论坛”、2006年首届浙江省公共图书馆馆长论坛等;农村公共文化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理财、于文武、卜亚妮等。

农村公共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9434 占比:99.34%

总计:29630篇

农村公共文化—发文趋势图

农村公共文化

-研究学者

  • 吴理财
  • 于文武
  • 卜亚妮
  • 吕振兴
  • 张良
  • 曾珊
  • 曾祥洸
  • 谢禾生
  • 赵静
  • 雷青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慧佳
    • 摘要: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是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与供给类型不断增加,但因供需错位而产生的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及现实成因基础上,认为可以通过实施多元文化供给、畅通村民文化诉求表述渠道、发展内生性公共文化服务等途径来有效化解农村公共文化供需之间的矛盾.
    • 王瑞波; 刘沫; 马健宇
    • 摘要: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服务机制不畅、人才队伍短缺、数字化应用使用率低等问题。今后,要充分发挥政府鼓励引导作用、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力度、增加供给质量、持续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力度,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马小凡; 古力斯坦·亚生
    • 摘要: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润疆工程的主要任务。当前,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弘扬中华文化深入人心,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设施及网络化跟不上发展步伐、人才短缺、农村群众对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参与性不强等问题。基于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提出相对应的建设路径,完善新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刘国贞; 吕丽红
    • 摘要: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各地乡村文化建设都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如乡村空心化严重、乡土特色不突出、乡土文化日益式微、数字化水平较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对此,课题组认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乡村文化自信的前提下,采取准确定位乡村文化、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促进文旅融合等策略。在一系列策略的导引下,既使乡村文化助力乡村高质量振兴,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 王文韬; 王承武
    • 摘要: 2021年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公共文化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新的发展机遇下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以临洮县文化馆作为典型案例,对县级文化馆的职能和责任进行精准定位,总结目前文化馆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将一些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出来,以此来探索文化馆助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新途径,最终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领头羊,县级文化馆可以从以下途径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保护、培育专业化人才、充分应用新技术,这一系列措施都将为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 曹敏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所作出的伟大战略构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是战略实施的关键,通过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结合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三个方面的机遇,有针对性的从五个方面提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措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推动产业兴旺;农村公共文化环境建设,营造生态宜居;农村公共文化习俗建设,和谐乡风文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农村治理;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建设,充实农民生活.
    • 吴小英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上升.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内生动力,但就中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仍存在公共文化整体服务效能不高、农村文化供需不符等问题.新时代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必须正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多措并举繁荣农村文化.在更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发挥优秀农村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前进步伐.
    • 聂应德; 刘召燕
    • 摘要: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进程,对促进乡风文明、保障社会稳定、增强农民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和政府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资金投入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需失衡、人才匮乏、资源开发不足、建设主体单一等问题.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要大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此,要注重通过构建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完善供需反馈偏纠机制、建立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健全农村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服务机制等路径,来解决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的需求.
    • 苏冉
    • 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振兴实际发展缓慢,因此还未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投入资金较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人才匮乏,管理机制陈旧;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农民主体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共同组成乡村文化振兴需要突破的困境.本文在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 陈金镟; 张军
    •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缓慢,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从乡村振兴和农村公共文化的概念出发,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意义,分析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