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冰川作用

冰川作用

冰川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0681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中国国家地理、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学术研讨会等;冰川作用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希涛、姚檀栋、张永双等。

冰川作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0681 占比:99.74%

总计:50815篇

冰川作用—发文趋势图

冰川作用

-研究学者

  • 赵希涛
  • 姚檀栋
  • 张永双
  • 郭永志
  • 周尚哲
  • 屈建军
  • 曲永新
  • 朱大岗
  • 李孝泽
  • 郭长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苗; 廖三红
    • 摘要: 一、封面图像主题的对比解读对2019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两册教材封面图像河流进行对比解读如表1所示。二、第一册封面区域的地理环境解读1.阿拉斯加的自然地理特征第一册封面图像区域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美国阿拉斯加州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是纬度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各要素受其影响表现的相应特征是:高纬和高海拔地区多冰川,地貌受冰川作用影响强烈;河流封冻时间长,冬季会断流;植被以针叶林、苔原为主(动物具有耐寒特征);土壤发育差,冻土广布。
    • 陶媛媛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初,在华工作的德裔美籍地质学家葛利普根据地质观察正式提出中国地质学上“震旦系”的概念,但是其内涵还不够准确。抗战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址云南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整合后的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成为当时国内重要的地学教学和研究机构,形成了西南联大地学家群体的学术谱系。该谱系内众多学者从葛利普提出的概念出发,对“震旦系”年代地层系统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以晋宁运动还是冰川作用作为确立震旦系下界的标准,不断推动我国震旦系范围的细化和确立。回顾“震旦系”概念确立的过程,认为包括米士、马杏垣、王鸿祯、黄汲清、刘鸿允等人在内的西南联大地学家群体,其研究成果被学界采纳并确立为学术传统,为推动“震旦系”概念被广泛认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 张永双; 任三绍; 郭长宝; 吴瑞安; 杜国梁; 李金秋
    • 摘要: 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重要的活动构造区,高原峡谷区斜坡陡峻,高位崩滑灾害多发。采用遥感解译、地面调查、钻孔勘探及测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藏洛隆察达沟和易贡扎木弄沟两处高位崩滑堆积体的多动力多期次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沿陡峻沟道发生的高位崩滑灾害多为复合成因,兼具内动力和外动力作用交替促发特征;(2)洛隆察达沟晚更新世以来的堆积物形成序列可分为4期,分别经历了以冰川作用为主的冰碛物堆积、古地震引发的高位崩滑-碎屑流堆积、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冰-岩崩滑堆积及近代重力崩滑堆积;(3)易贡扎木弄沟在过去5500年中,先后发生了8次以上较大规模崩滑堆积,测年结果显示了巨型崩滑事件存在百年数量级的复发周期,由于不同期次巨型崩滑体的成因不同,复发周期可能存在长、中、短的差异;(4)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冰-岩崩滑灾害频现,可能成为高原峡谷区高位远程地质灾害研究的焦点。本文关于高位崩滑灾害多期次演化过程的认识对于高原峡谷区重大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燕青
    • 摘要: 本文利用一个1 km分辨率冰盖模式和11个PMIP4全球气候模式,研究了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气候和冰川的变化特征。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显示,(1)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年平均温度较工业革命前期降低了约0.7°C,夏季气温升高约0.7°C,冬季气温降低约1.8°C,全新世中期年平均降水略微增加(0.5%),但夏季和冬季降水分别增加和减少了约16%;(2)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冰川较工业革命前期整体显著退缩,面积减少了约13%,体积减小了约8%。在区域尺度上,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北部冰川的面积(体积)减少了约58%(47%),西部冰川的面积(体积)减少了约26%(25%),而南部冰川的面积(体积)增加了约20%(39%);(3)全新世中期夏季升温主导亚洲高山区北部和西部冰川的退缩,而降水增多是亚洲高山区南部冰川扩张的首要控制因子。本研究有助于加深理解全新世中期亚洲高山区冰川的变化格局和驱动因子。
    • 摘要: 在自然界中,珍稀植物大多生长在山区,这是有客观原因的。首先,从地质演化来看,大约在3000万年以前,地球上曾发生过多次冰川作用。发生冰川作用后,从北极南下的冰川使平原上的植物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在山区,由于高山阻挡了冰川的南下,许多古老的植物侥幸生存下来成了珍稀物种。
    • 苏玥; 姚令侃; 魏永幸; 黄艺丹; SARFRAZ Ali
    • 摘要: 拟建中巴铁路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南下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巴铁路廊道位于喜马拉雅、喀喇昆仑、兴都库什三大山系的交汇区,裂点分布密集,类型齐全.为了增强对裂点地貌效应的认识并合理利用,以中巴经济走廊红其拉普—塔科特段为研究区,首先基于铁路选线对地貌观测尺度的需求,提出了裂点规模的判据并建立了不同类型裂点的判识方法;然后通过对裂点上下游山地灾害数量的对比,证实了裂点上游河段更稳定的规律;最后基于不同类型裂点河流地貌演变效应的分析,提出构造型裂点上游的河流相基座阶地、滑坡型裂点形成的淤积地貌均为铁路布线的良好地形,对于冰川型裂点形成的开阔地形,须确认属小冰期冰川未到达的区域方可利用.
    • 董磊(文/摄影)
    • 摘要: 珠穆朗玛峰山脚下,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U形谷内,一株多刺绿绒蒿在砂石之中傲然绽放。这张照片摄于2018年,摄影师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寻找良久,才找到了这株开花状态还不错的“模特”。待珠峰云开雾散,露出真容之后,他按下快门拍摄下这张世界之巅与怒放花朵的合影。早在2006年,一群自然摄影师便开始关拍摄珠峰的生物多样性,用影像记录着栖居在世界之巅万千生命的自然之美。
    • 沈永平; 刘蜀雯(摄影)
    • 摘要: 中国有全世界最壮观、最美丽的山岳冰川,而219国道就是串起众多冰川的一条理想大道。在这条国道周边,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一系列最高大山脉所孕育的诸多经典冰川,还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类型的冰川作用景观。可以说,219国道是一条无与伦比的世界级冰川景观大道。
    • 赵亚祥; 姚令侃; 魏永幸; 黄艺丹; Sarfraz Ali
    • 摘要: 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试区和重点项目区,拟建中巴铁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走廊区域经历了多次强隆升作用和冰川作用,存在河流阶地、洪积扇、泥石流扇、冰碛台地等沿河台地.以中巴经济走廊Thakot至Khunjerab段为研究区段,归纳总结各类沿河台地的分布特征以及铁路选线的可利用性.结果表明:由于强隆升作用导致河流阶地拔河高度较大并出现了泥石流扇抬升后成为流通区的现象,Ⅰ级阶地和老扇面区成为可利用的地形;小冰期时冰川活动未企及的冰碛台地也可利用.研究结果有益于中巴铁路线路方案的优化.
    • 王照波; 王江月; 李宝杰
    • 摘要: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活动贯穿整个第四纪,旋回性明显,发育良好的冰川遗迹,为火山喷发与冰川作用的耦合性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通过对长白山天池第四纪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岩分布特征研究,收集火山喷发年代学与冰期-间冰期旋回年代学数据,并利用卫片解译了火山喷发与冰蚀U谷的关系。在年代学数据的约束下,根据天池火山锥体周边广泛发育的U谷遗迹,将研究区冰川作用分为3个冰期:锦江冰期、漫江冰期和二道白河冰期,分别对应中国东部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和庐山冰期。长白山天池火山造锥阶段喷发形成的白头山组3个阶段(Ⅰ、Ⅱ、Ⅲ),与上述3个冰期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天池内部冰斗为白头山冰期(即中国东部东山冰期,MIS4)产物,经黑风口冰期与气象站冰期(即中国东部蒙山冰期,MIS2)、全新世冰川作用及火山作用的双重改造,其基本特征保存至今。长白山天池冰盖消融导致的释压反弹,可能诱发了天池火山呈旋回性喷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